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总纲
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总纲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曾被有些人认为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它的理论,总觉得与现代的科学名词挂不上钩,许多抽象的用语,如经络、三焦、阴平阳秘等等都拿不到化验室,难登现代科学的大雅之堂。
比不了现代科学能通过仪器检验和化验,在人们面前展示,像西医那样有根有据。因此,中医曾一度受到冲击,也曾出现过西医热。一段时期内,中医好还是西医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其实很简单,中医是我国的原创医学,本就不是现代概念下的科学,但中医学还是科学的,和现代医学相比,所关注的层面不一样,并没有一个比较的标准,因此没有可比性,更不能简单地以物质眼光看待中医学,因为中医学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东西,甚至哲学社会文化属性等。
近年来,在中国、在西方,甚至在全世界,中医的地位又开始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自身确实存在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它在治病救人方面的功绩。
中医的辨证论治,很少产生西医西药的副作用;某些在西医看来需要切除的器官,中医可以通过药物使其恢复正常;某些西医诊断的不治之症,中医也有一些相应的办法……中医具有这些长处,在当今信息时代重新受到重视也成为一种必然。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的根本。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阴阳学说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中医。
阴阳学说贯穿了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阴阳的概念在现代人眼中也显得有点太玄妙神秘,似乎很难理解,其实只要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理解阴阳概念其实并不难。
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
《素问·生气通天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古书中经常提到“四时五行”或“四方五行”,说到五行,那何为五行呢?
甲骨文的“行”,是一个十字路口的形象。《说文解字》中说:“行,道也。”这里,“行”暗含着四个方向、四种行动的意思。如果一个人站在这个“行”字的中央,也就是处于十字路口时,会有五种选择:前进、后退、左拐、右行,而另一种选择就是“不选择”,也就是站在原地不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所以说“行”有五,是指的四种“行”以及一种“不行”。从字面上看,“行”字本身就是四种行动方向的象形,当然同时也就包括了那个无形的“中”。
五行与“木、火、土、金、水”又怎么扯上关系的呢?《黄帝内经》认为,凡是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的一切事物,无论是地上划分的九州,或者是人体中的九窍、五脏、十二关节,都是与自然界阴阳之气相互贯通的。
由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而产生了木、火、土、金、水五行,并且可以根据五行的性质,将一切事物加以概括和分类。《黄帝内经》又说:“东方生风,风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寒生水”。这样,五行便演变成了我们所说的“木、火、土、金、水”。
从中医观点来看,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五行之间同样保持着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其中,木、火、土、金、水又分阴阳。
中医学里讲,只有阴阳保持平衡,五行之间的承制关系才能正常进行,五行之间也才能保持和谐。
五行的属性
“木曰曲直”:指树木生长的状态,有升发、向上、向外、舒展等特性,凡具有升发、向上、向外、舒畅之特性的事物均属“木”。
“火曰炎上”: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之特性,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之特性的事物均属“火”。
“土曰稼穑”:稼者,育种,穑者,收获,指土有播种和收获的作用,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特性的事物均属“土”。
“金曰从革”:从者,顺存,革者,变革,指金有克刚、清润、变革之特性,凡具有清润、敛降特性者统属“金”。
“水曰润下”:指水有滋润或向下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特性的事物统属为“水”。
五行具有相生相克的特点
五行相生:即五行顺位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即五行隔位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相克,有利于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生与克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无生,就不足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无克,就不足以保持平衡,形成紊乱。
中医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法,根治的办法常常是治母也治子。有一位针灸医师曾为一位患者腰痛病,扎针20天之后,她的腰痛渐渐痊愈了。
何为阴阳她还说:“原来的咳嗽也好多了。”这是因为金生水,肺金是肾之母,因此治其子竟将母病也治好了。值得说明的是:不一定所有人都适合这个方法,因为人是复杂的。
要想五行和谐,更要注重食补。《黄帝内经》认为:如黑食品入肾和膀胱;红食品入心、和小肠;白食品入肺和大肠;黄食品入脾、胃;绿食品入肝、胆。
因此,肾虚者宜多吃黑芝麻、黑木耳之类黑食品;肝病者要多吃青菜和水果;脾胃病、肺病患者宜吃黄与白食品,如胡萝卜、黄豆、百合、银耳、莲子等;心脏病患者宜吃荔枝(壳红)、红皮花生米等。
当然,这些只是一般规律,生活中要因人而异,补也要补得适当,要注意饮食多样化,不宜挑食、偏食、滥食,否则人体会发生紊乱,导致阴阳失衡而引起疾病。
五脏有五行之分。
肝具有升发的特性,故肝属木——肝在体主筋,开窍于目。
心具有温煦的作用,故心属火——心在体主脉,开窍于舌。
脾具有生化的特性,故脾属土——脾在体主肌肉,开窍于口。
肺具有肃降的特性,故肺属金——肺在体主皮毛,开窍于鼻。
肾具有主水的特性,故肾属水——肾在体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
从五行分布来看,中央的位置很特殊,“中央生湿,湿生土”,而脾又属土,这也决定了脾在人体的重要地位,如何解释这一说法呢?
脾属土。以脾的造字来说,左边的部分为“肉月”,右边为“卑”。《周易·系辞》认为,“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从这里可以看出,卑是地、是土。所以,脾的这样一个造字,便将它的属性、它的定位很明确地表达出来。脾的定位在土,脾的性质在土。
“土”的最大的特性是生化、承载、收纳,意思是说:植物种在土里,从土里吸收一切营养;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万物之母。脾胃有消化吸收的作用,脾胃把食物的营养吸收进人体各个器官,二者的特性都是供应营养,故脾属土。这里也反映出,多吃埋在深土里的食物是可以健脾的。
土何以配湿呢?土是万物之母,是生养万物的。土不能离开湿,如果土失去湿性就会变成焦土了,就像大地如果持续干旱,就会种不成庄稼。当然,土也不能过湿,如果过湿就会涝。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