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实·诗词品鉴
362021.05[摘 要] 李白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体现出盛唐气象的诗歌。在李白流传下来的一千多首诗中,含有“长安意象”的诗歌在他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李白诗歌创作中所使用的长安意象,简要归纳李白诗歌中这些长安意象分别代表的具体含义,从而得出长安意象在李白诗歌创作中的重要影响与积极意义。
[关键词]李白  长安意象  盛唐诗歌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03(2021)05-0036-03论盛唐气象下李白诗歌创作中的长安意象
□ 陈安祺
信阳学院文学院
李白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研究李白诗歌的名家名作。他诗歌中所出现的“月”“花”“酒”等意象都曾反复被后人推敲玩味。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在李白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他诗歌中的“长安”,虽然没有上述意象数量多,但却是李白诗歌创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长安意象为我们研究李白的生平和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李白诗歌研究中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一、李白长安意象概述
1.白衣打马长安道——入长安
李白诗中长安意象的具体概况,根据时间可以大致分为入访长安和离开长安两个阶段。
在李白三入长安的经历中,他写下了很多含有长安意象的诗歌。这些诗歌或描写长安繁华,抒发对长安城的热爱,或书写与长安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在长安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对统治者的讽谏劝诫,从而达到抒发自己的政治远见与理想抱负的目的。
李白三入长安的经历,要数第二次入长安官拜翰林对他的影响最深。天宝初年,唐玄宗诏李白入都城长安为官。当时已经四十岁的李白迎来了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他毫不掩饰内心深处的激动,在行至南陵与亲人告别时,写下了著名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这首诗最直接地体现了李白西入长安时溢于言表的激动心情。其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也成为传诵不衰的名言佳句,是李白人格和才华的最好诠释。
李白在长安供职时曾一度受到了玄宗的赏识和信任。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赞美长安繁华、政治清明的诗歌,他在组诗《清平调三首》里用瑶台仙子、汉宫飞燕和含露牡丹等词汇做比,盛赞大唐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也是对玄宗治理下盛世大唐的无限赞颂。
李白在长安供职的三年里所写的政治讽谏诗意义也颇为深远。当时大唐帝国正值全盛,敏锐的李白却看到了盛世太平下被掩盖的奢靡与堕落。唐玄宗宠信宦官弄臣,逐渐怠于政事,朝野上下多有怨辞,社会风气日渐腐化,“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是李白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自己誓守纯洁之心,不愿与尔等同流合污的自证之辞。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他只得感叹“行路难”。
这一类作于长安时期的政治讽喻诗还包括《古风五十九首》中的名篇《大车扬飞尘》。这些针砭时弊的诗作,集中体现了李白济世忧国的思想,在有志不得伸的忧愤之中依旧带着以身许国的热血本性。这种本性,也是盛唐赋予它那个时代的诗人根植于灵魂深处的独特精神气质。李白在长安的体验,既有名扬京师的荣耀与骄傲,也有润鸿业所带来的成就与满足感,还有赐金放还的失败受挫感。这些丰富
作者简介:陈安祺,信阳学院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诗词品鉴·新纪实
37
2021.05
的人生体验和情感体悟为李白的长安意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为他的诗歌注入了深厚的艺术生命力。
2.长安不见使人愁——忆长安
李白在长安生活的时间并不长,相比于入长安时的诗歌,他留存后世的诗歌更多是离开长安后忆长安的诗篇。这些诗中的长安意象与留居长安时相比,更能体现出李白诗歌创作的一般特点。这个时期的诗歌情感更加丰富细腻,艺术手法更加沉稳娴熟,是李白长安意象的主要来源。
李白在遭小人嫉妒陷害后,被玄宗“赐金放还”。他的一生,一直都在回忆长安。李白离开长安后忆长安的诗歌,多抒写对长安旧友的怀念,表达对长安城的深深眷恋。这种怀念,也是他对圣主不遇、壮志难酬的感伤,是他对理想执着追求、九死不悔的自然流露。《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就是这种深切怀念之情的最好证明。
李白经历了“赐金放还”和“长流夜郎”两次重大人生打击,这两次重大打击构成了李白忆长安的主要内容。在遭妒被迫离开长安后,李白继续着四处云游的生活。他在云游至单父时遇到本家兄弟李沈,兄弟一起游览欢饮,后李白写诗送别,“但见长安日,不见长安人”,既是对兄弟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更是诗人自己对长安无限挂牵的真实再现。
李白晚年长流夜郎,对长安城眷恋日益。他目睹了“安史之乱”引发的时局动乱,国家凋敝、国运堪忧的一系列后果。流放途中的李白,只能空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忍受报国无门的煎熬。《观胡人吹笛》中“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非常准确地表达出了他魂牵国都、心忧圣主的复杂心情。诗中既有对自己凄苦身世境遇的愤懑不平,又有对圣主用人不淑,惨遭国难的担忧与痛惜,感情真挚自然,矛盾深刻。李白虽然
离开了长安,可诗中惦念国都,不曾易志的主旋律一直没有改变。李白在他的文章《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明确表示了“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终极人生志向,并且一生都在为这个理想而不懈努力。
二、李白长安意象的积极意义
1.真挚情谊的自然流露
在李白一千多首流传后世的诗歌中,含有长安意象的诗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些长安意象, 有时就充当了诗人与兄弟、朋友之间深情厚谊的见证,是真挚情谊的自然流露。
李白在江夏遇到了在长安结识的旧友韦冰,写下了《江夏赠韦南陵冰》一诗。诗人由初遇故友的惊喜联想到终将分别的伤感怨愤。这是李白对人世无常的真实反映,也是时代背景下不可逆转的结局。全诗构思奇巧、自然天成,情感热烈真挚。“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也同样饱含着对旧友的深切挂念,暗藏着对昔日与友同游长安的无尽怀念。
在李白的名作《流夜郎赠官》中,对长安以及与长安“五侯七贵”宴饮时欢乐场面的描写,也能看到李白对长安旧识的追忆与感伤。“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 风流肯落他人后”是李白对长安诗酒生涯的真实描绘。他的另一首送别佳作《金乡送韦八之西京》中,“客自长安来,还归长
安去”,也借用长安意象写出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与赠韦冰诗不同的是,这首送别韦八的诗还包含了对都城和圣主的怀念。“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是李白对自己忠心和抱负的激愤告白。
虽然这些送别诗都饱含着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但是这些诗歌中的长安意象在抒发情谊时依旧流露出了诗人渴望入仕长安求取功名的雄心壮志和不得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2.家国之思的深切眷恋
李白的长安意象,还承载了他沉重的家国之思。《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就集中体现了这种深重的家国之思。“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被逐出长安的“迁客”,举目向西,既望不见长安,又望不见故乡,只空留这黄鹤楼上凄婉的《梅花落》曲调,心中的悲愤伤感溢于言表。
李白在他的组诗《秋浦歌十七首》中写有“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的诗句。“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他借绵延不绝的江水委婉表达对长安城的怀念和
新纪实·诗词品鉴
38
2021.05
李白的长相思
向往。对国家的眷恋伴随着一腔报国热血,化作江水代他到往扬州,抵达长安,这种借江水表达家国之思和无尽愁绪的手法也是诗人常用的情感表达方式。
李白诗中不仅有长安,更为后人乐道的是他诗中的月意象。李白对月,尤其是故乡的“峨眉月” 情有独钟。《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就是借用月与长安的双重意象,表达着他对故乡峨眉和代表了最高理想的长安的向往。“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在失意的时候,会尤其怀念自己的故乡。李白在离开长安后,一边抱着对长安城所代表的报国理想的渴望,一边追忆象征着心灵港湾的故乡峨眉,这种矛盾的心理贯穿了李白的晚年。
3.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
李白诗歌中最高层次的长安意象,是对人生理想的执着探索。大多数人认为李白性情孤傲不,诗风飘逸不羁,后世也多称其为“诗仙”或者“谪仙人”。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影响的李白,始终坚守的是与杜甫相同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最高理想,为此他一生都在不懈地追求探索,即使屡次遭遇人生中的重大挫折,也依旧愈挫愈勇。
李白体现出对理想不懈追求的诗歌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长相思(其一)》。诗歌首句“长相思,在长安”也被后人解读出多重意味。大多数人把这首《长相思》当作李白少有的爱情诗来解读。乐府组诗《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书写长相思的名篇佳句,而李白的这首《长相思》,更像是一首求而不得的述志
诗。“美人如花隔云端”单独成句,更像是情感的转折与升华。继屈原《离骚》后,古诗文中以“香草美人”喻指理想追求的手法并不少见。长安中让李白长相思的,更有可能是皇宫中的玄宗,是可以造就繁华盛世的圣主,或是他一生都在追求的理想抱负。
除了最具代表性的《长相思二首(其一)》,《登金陵凤凰台》也是李白“屈心而抑志”,有志难伸展的激愤控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陆贾在《新语·慎微篇》中形容:“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古代诗文
中经常以“浮云蔽日”来代指君主被奸臣所惑或理想被挫而难以实现。这种内心深处的痛苦和矛盾在《灞陵行送别》中也有很明显的表露,“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也是用“浮云蔽日”来表达壮志未成的苦闷。这一层境界的长安诗在李白的长安意象中最为重要,而其他层面的长安意象大多也是最终为了达到这层境界而服务的。三、结语
综上所述,李白诗歌创作中的长安意象,一直紧密地与他三入长安的经历相连。无论是入长安时的意气风发,还是离长安后回忆的怀念感伤,长安意象始终寄托了李白复杂而深沉的艺术情感。他在诗中所反复提及的长安不再只是一座简单的城市,而是可以承载他复杂情感和政治理想的艺术符号。无论是真挚感人的情谊,还是恋家忧国、寄托政治理想,在某种意义上,“长安”已经成为触发李白创作冲动的特定艺术灵感。这种长安意象所体现的丰富情感伴随着李白的诗歌经久不衰,并且最终成为影响诗歌创作的典型符号,同时也构成了长安城独特的盛唐文化底蕴和时代气质,并由此流传至今。参考文献
[1] 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李白诗选译[M].南京:凤
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11.[2] 李太白全集[M].李长路,赵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
[3] 郭玉萍.一曲经久不衰的情感之歌——李白《长相思(其一)》的独特意蕴[J].古典文学知识,2008(5).[4] 刘洋,雷蕾.唐诗名家十五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
[5] (南朝)萧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6]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7] 周晓琳.“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试论李白的“长安情结”[J].中华文化论坛,2003(2).[8]
(日)松浦友久.李白的长安体验(上)——关于两度进京说的诸问题[J].尚永亮,译.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9]
魏耕原.李白心系长安论[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