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第二学期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一、单选题
A.2019年3月,全国政协呼吁追究失职监护人的法律责任
B.重庆一中家长课程邀请法制副校长到校开展法治教育专题讲座
C.鉴于一些地区学生溺水事故不断发生,学校德育处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防溺水知识安全教育
D.初二学生朱某因盗窃财物构成盗窃罪,兼顾“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保护原则,法院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一年
禁毒宣传进校园2.生活中很多人都遭受过噪声的侵扰。近期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对夜间施工噪音等问题作出了相应规定。该法颁布实施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公民道德规范,健全社会法治体系 B.强化监管主体责任,提高政府服务意识
C.提高公民参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D.发挥法律强制作用,保障公众生命健康
3.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大会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慈善法》等。全国人大会议通过《慈善法》表明法律( )
A.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 B.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为生活制定规矩
4.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开始,未成年人保护法便给予父母或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和抚养的义务;转眼该上学了,义务教育法确认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拥有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的权利;成年之后,根据宪法,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们可以投票选举代表自己意志了;年纪大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让我们享受社会服务和优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②法律能调整公民的所有关系
③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相伴相随 ④法律规定我们的权利与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被称为“管法的法”。我国现行立法法是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了部分修改,这是对《立法法》的第二次修改。对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良法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④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6.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要求,学校必须按国家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体育法的修订( )
①不利于学生专注学习 ②有利于保障学生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
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体育强国的目标 ④体现了国家对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男子蔡某骑摩托车未戴头盔被交警开罚单,蔡某不仅手撕罚单,还辱骂交警,被带到派出所后仍继续狡辩。最终,蔡某因阻碍人民警察执行公务被依法行政拘留6日。这表明( )
①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不高
②每个公民都应提高法治意识,做到严格执法
③公民应增强法治意识,认可、崇尚、遵守、服从法律
④公民应依法办事,自觉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2018年12月26日,湖南省人民法院对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厅长蒋益民接受宣判,以受贿罪判决,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300万元。这体现了法律的作用是( )
A.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B.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合法权益 D.为我们的行为提供准绳
9.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在原基础上修订第六条“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体现了( )
A.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B.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C.科学立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D.我国人权保障已完善
10.现实生活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时有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民法典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有助于解决“英雄流血又流泪”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规定与道德要求全相符 D.法律是既约束又保护着我们
11.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当前疫情形势下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要求,长沙市教育局开展调研测试、风险评估等工作,并经综合研判,决定对2023年长沙市体育中考项目做出调整:取消耐力跑项目、降低跳绳项目计分标准。长沙市教育局此举有利于( )
A.做好新一轮疫情防控 B.积极开展好调研工作
C.维护考试的绝对公平 D.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12.为切实加强电竞酒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起草了《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加强电竞酒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增强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B.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
C.能确保所有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D.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政府保护
13.2023年1 月17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共青团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集中力量开展生命健康守护、心理健康守守护、网络素养提升、法治意识提升、困境体关爱等五个重点行动。这表明( )
①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
②提高了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
③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④有利于落实学校保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一个13岁男孩偷骑家里报废摩托车上学,途中被交警查获。在了解情况后,交警依法对其不予行政处罚,扣留车辆后责令其父母将男孩带回家严加管教。经过交警和父母的教育,男孩认识到了错误,承诺不会再犯。对此,下列看法符合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的是 ( )
A.未成年人违法无关紧要,理应不予行政处罚
B.应加重对男孩处罚,才能起到警醒作用
C.不予行政处罚体现国家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D.违法必究,不应免除男孩的行政处罚
15.为增强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深圳某街道开展了“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为学生讲解的危害。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坚决向说“不”。开展此活动的原因是( )
A.社会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阵地和基础
B.确保未成年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远离
C.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D.政府应该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守护生命健康
16.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财产权做了如下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对该规定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法律保护我们的财产权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④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二、简答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2)为什么要强调“法治”?
三、情境探究题
18.某校同学开展了有关民法典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新闻速递】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是公民依法开展民事活动、判断是非曲直的一把标尺;民法典是公民审视自己和他人行为的一面镜子;民法典也是指导公民依法进行民事活动的优秀教科书。
(1)由材料可知: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法律既______________着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又________________着我们的生活。
【高点解析】
中共中央印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民法典的精神灵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写入民法典第一条。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2)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创制法律的哪种基本形式?国家创制法律还有什么形式?
[普法活动]
我们要在校园里开展关于学习、宣传民法典的专题活动,让同学们了解有关民法典的条文,帮助同学们树立______________意识。
(3)请将材料补充完整。
[自我实践]
(4)请你策划在校园内开展宣传民法典的活动形式(写出一种即可)。
四、分析说明题
19.材料一 2022年8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史文清受贿、非法持有支案,对被告人史文清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非法持有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材料二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材料三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取消了原《中学生守则》中的“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等要求;公安机关对校园及周边安全环境积极治理,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了防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