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认识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说出动物都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科学探究
1、能利用感官观察动物的特征。
2、能简单归纳出动物的某些特征。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怀结论,并和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观察动物表现出浓厚兴趣。
2、能实事求是、客观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在认识植物、利用动物的时候,一定要爱护植动物,保护植物资源,让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放大镜
小鱼、蜗牛
教学重点
运用学的感官知识,了解动物的特征,并能归纳动物的某些特征。
教学难点
能简单归纳出动物的某些特征。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材图片,让学生说说是否认识这些动物,然后直接引入问题:
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呢?
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与发现:
1、课前观察。观察一两种小动物,它们吃什么?怎么运动?怎样呼吸?记录他们的特点。
2、活动1:课堂观察
获取信息:观看视频,整理课前观察。
分析信息:汇报看视频的结果,交流课前观察的情况。
得出结论:每一种动物都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由此可以得出动物的共同特征是: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交流评价: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活动2:观察实物
要求:一要爱护小动物。二要保持安静,不要打扰小动物的正常活动。
学生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到手册的第11页。
三、应用与拓展:观察一种小动物
比较观察活动,根据当地植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植物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从高矮、粗细、软硬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动物都需要食物。它们吃的食物一样吗?2、分组讨论,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3、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渗透动物的食性。
板书设计
8、认识动物
动物的共同特性
需要食物、能运动、会呼吸。
课后反思
1、可以让学生各自从家里带动物来观察,材料的多样性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丰富学生对动物的认识。
2、学生的观察侧重于表象,不善于归纳发现。3、交流的时候要鼓励学生注意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