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一种动物》教学教案与反思
    一
    教材分析
    在之前的课上,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里面的植物,本课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同时经过本节课的的学习,便于本单元第四课的教学,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爱心,但是部分同学依旧对蜗牛有抵触情绪。
    学生在之前的一册科学书里面的教学已经掌握观察物体,但是对于特定动物的观察,还需要进行训练。学生对于蜗牛的还不能准确的观察,对于蜗牛触角的大小长短不能观察的认真。
    部分学生还对于其他生命没有太大的概念,对于小动物的认知还停留在,心爱、有趣毛茸茸的感官上,还不能尊重生命。
    学生还不能分清楚写实科画和带有人物表情的漫画有什么区别。
    三
    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目的
    知道蜗牛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器官。
    科学探究目的
    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
    科学态度目的
    认识到蜗牛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产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蜗牛身上有壳、腹足、触角、眼睛、口等。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蜗牛的身体构造。
    五
    教学准备
    每两名学生一只观察的蜗牛,放大镜。
    六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观察一种动物》属于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课。在本节课授课之前,学生已经观察了校园里的动物。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方便激发学生对于动物的生长环境进一步观察的兴趣。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蜗牛有壳、腹足、触角、口等器官。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蜗牛的外部特征,了解到蜗牛的应急反应和运动方式。
    我一开始进行备课的时候,准备采取故事绘本的形式进行授课,用一个故事将整节课串联起来。让学生通过朋友,认识新朋友,这样的学习方式认识蜗牛。同时,因为交朋友让学生了解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需要尊重朋友,和朋友友好相处的科学态度渗入到课程当中。
    但是通过试教和教学研讨发现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不易于也不利于放在同一节课内进行,假如将本节课内容在一节课当中进行会造成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深,同时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太大很有可能造成本节课学生的注意力松散,达不到课程要求和效果。因此将本节课内容进行拆分:第一课先来观察蜗牛的外部特征第二节课观察蜗牛的应急反应和运动方
式。
    因为自己为一节课的内容,现在分为两节课。因此,除了课堂上的内容外,还需要对课堂内容的深度进行拓宽。需要思考怎样将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宽,怎样把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反复强调,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课程规范,得出教学重点当中对蜗牛外部形态特征观察中的教学难点即蜗牛的两对触角的形态和蜗牛眼睛位置,是否有嘴巴这几个难点进行反复琢磨,尝试针对此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
    在形容蜗牛的触角的时候,因为有不同的形容词:两对、四条、四只,均可以较为精准的描述蜗牛的触角数量。但是因为在一节课上使用不同的表述方式会对学生的理解和认知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可能还没有建立起“一对”的概念,不能够理解两对的名称。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是超出学生的理解和知识范围。
    对于绘本课程的故事构建要切合实际。开始针对于课堂内容设计的是:小蚂蚁丢了自己的好朋友“蜗牛”,但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蚂蚁和蜗牛是天敌,蚂蚁会对蜗牛产生攻击性行为,因此在科学课当中需要对现实生活当中情境和实际相结合,这样对于除了对于情境构建之外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生活当中的认知进行够潜移默化的影响。
观察一种小动物
    针对课堂上学生第一次见到蜗牛会产生兴奋的情绪,出于天性会对盒子拍打等动作。这个应该在下达观察的时候先对学生提出任务和目的,让学生带着问习题进行观察,同时要明确观察的注意事项,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做法提前做出约束,这样以保证课堂有秩序的进行。
    同时反思的时候,思考了一个问习题,对于科学画来讲,是否采用绘本的形式会影响漫画和科学写实画的互相理解?是否需要对小蚂蚁的漫画形象进行更改,仍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讨论。
    广州市天河区第一实验中小学李思韵
    一、教材分析
    《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中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动物》单元第3课,是在观察了校园里的动物后,进一步缩小观察对象,对一种小动物(蜗牛)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本课也为下一课的教学做准备,学生在饲养蜗牛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观察蜗牛的身体,通过观察,学生知道蜗牛的身体构造;第二部分为观察蜗牛的应激反应和运动,通过使用棉签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和观察蜗牛在不同物体上的爬行,帮助学生知道蜗牛的应激反应、运动特点。
    本节课对教材的处理是完成第一部分:观察蜗牛的身体,活动二放下一个课时。一年级学生的观察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他们需要较多的时间进行观察和记录。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和突破重难点,故将有限的课堂时间放在观察蜗牛的身体。
    二、学情分析1
    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一年级学生基本能运用多感官观察。但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在观察中往往会先注意到蜗牛的运动。此外,一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认识了较多的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蜗牛一类的动物并没有细致的观察。
    虽然一年级学生已经历了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他们仍在科学记录方面未能做到真实性,有部分学生会物体拟人化,未能做到照实记录。
    三、教学目的
    1.科学概念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