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送别、思乡、爱国、闺怨诗中考题练习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回答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人将明月人格化,“明月”在诗中扮演什么角?
【来源】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真题
【答案】明月扮演了知心人的角。“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中,“明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将“明月”人格化,运用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象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不仅要托月寄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意近即可)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鉴赏。
“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中,李白将自己的情感投射给明月,让明月承载他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愁心”不仅仅是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更是对友人遭遇的不平与愤懑。而明月作为诗人的知心人,将这份情感传递给远方的王昌龄,让友人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谊。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将明月人格化,使得明月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物,更是一个富有情感的象征。这种奇特的想象将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总之,在这首诗中,明月扮演了知心人的角,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诗人将明月人格化,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思乡的诗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应白居易所赠之诗,着重抒写这特定环境中自己的感情。
B.颔联运用典故,既表现了世态的变迁,又表达出生疏怅惘之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D.全诗情感起伏跌宕,整体基调是悲凉的,是一首优秀的酬赠诗。
3.请说说尾联的意思并简析其作用。
【来源】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真题
【答案】2.D    3.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此句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也表达共勉之意,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解析】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辨析。
D.有误,本诗首先紧承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尾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对自己被贬谪、造弃置的境遇,表达了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然后写自己归来的感触: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无限悲痛怅惘之情,不禁油然而生。诗人于是推开一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末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所以“整体基调是悲凉的”理解有误。
故选D。
3.本题考查理解诗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意思是: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此句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意,也表达了共勉之意。“长精神”的意思是振奋精神,由此可以看出诗人虽然遭遇了许多的挫折,但是诗人最终决定要振奋精神,要重新投入生活,由此表现了诗人坚忍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小令全篇不见一个“秋”字,只用白描手法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
B.前三句在九种事物前冠以修饰语,使事物不仅个性鲜明,还在暮中构成统一整体。
C.小令用“枯藤”等有形可感之物表现主人公无形抽象之情,使情感变得生动具体。
D.小令运用景物烘托法,前面写景,末句写人,用人物的悲凉来衬托景物的萧瑟。
5.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都写到“天涯”,当两位诗人或远离朝廷、或远离家乡身处天涯时,所抒发的情感却有所不同,请说说两位诗人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来源】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答案】4.D    5.龚自珍抒发了离别时的忧伤和逃离令人桎梏樊笼的轻松愉快之情,更抒发了自己虽然脱离开官场,却依然心系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情。马致远抒发了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漂泊之苦、思乡之情)
【解析】4.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D.表述不恰当。根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先写景物的萧索,再写人物的思乡之情可知,是用景物的萧瑟来衬托人物的悲凉,而非“用人物的悲凉来衬托景物的萧瑟”。
故选D。
5.本题考查诗歌思想感情。
《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天涯”相对于故乡而言,作者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结合“断肠”二字,可知,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意思是: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天涯”指诗人家乡——杭州,暗指离京都遥远。马鞭一挥,离京远去,直至天涯,很难再回京城,用夸张的手法,表现离别之愁,伤怀之意,含而不露。结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知,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报国壮怀。
阅读《渔家傲•秋思》和《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渔家傲•秋思》的上阕开篇“异”字起笔,统领全景:先用大雁的“无留意”,表现①      ,再用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②        ,暗示③       
7.这两首诗都借秋景来抒发愁绪,结合内容比较两首诗 “乡愁”的不同。
【来源】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答案】6.    “无留意”反衬边地的荒凉,暗示边塞将士的悲凉心境    西沉落日中闭门的孤城    战事吃紧    7.示例一: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句中,作者借一杯浊酒来写乡愁,但这种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与壮志难酬(渴望建功立业)的忧国之情形成矛盾,他的愁中有悲壮的彩;而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借秋天萧瑟凄凉景,借
夕阳只是表达游子深沉的思亲念乡之情,他的愁是单纯的悲愁。
示例二:《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将军白发征夫泪”,都表明诗人戍守边关,想为国建功立业,但因战功未竟,有家不能回,因而生成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诗人因漂泊在外羁旅天涯,不能回家,因而生成思乡之情。
【解析】6.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第一空,“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向衡阳飞去的雁,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这里表面写的是雁,实在写人。即连大雁都不愿在这儿呆下去了,更何况人?但是,边塞军人毕竟不是候鸟,他们却坚守在边塞。“无留意”反衬出边地的萧瑟荒凉,暗示了边塞将士的悲凉心境;
第二空:“长烟落日孤城闭”,意思是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联系题干中“风吼马啸夹杂着号角的边声,崇山峻岭里升起的长烟”的内容句式,可概括为:夕阳西下中闭门的孤城;
第三空:“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思是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
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暗示出边塞战事紧张,戍边将士严阵以待。
7.考查对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解答时,全面把握诗文内容,抓住重点诗句来进行分析。
《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是全词的核心。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正因为他们热爱家乡,所以他们才更热爱祖国,他们也就不会像雁那样“无留意”地飞走,而是坚守在岗位上。“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就是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计议了。可见边防军人不回家是主动地、自觉的。这首边塞词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思是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诗歌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示例:《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明了戍守边关的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凄凉、伤感的“乡愁”中,有悲壮的英雄气在回荡着。《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诗人只是因长期漂泊在外,孤苦无依,而生发的“乡愁”,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
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①      ”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