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关于⼉童唐诗三百⾸朗诵:静夜思·李⽩,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作品简介】
思乡的诗歌 《夜思》由李⽩创作,被选⼊《唐诗三百⾸》。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如话的语⾔雕琢出明静醉⼈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百读不厌,耐⼈寻绎。⽆怪乎有⼈赞它是“妙绝古今”。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的唐诗三百⾸栏⽬。
【原⽂】
《静夜思》
作者: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诗》原版】
床前看⽉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
低头思故乡。
现存《静夜诗》是明代以后的版本。11世纪宋蜀本的《李太⽩集》即是原⽂,并且⽬前⽇⽂版本也⽤的是李⽩原⽂。
【注解】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以为。
举:抬,仰。
【韵译】
皎洁的⽉光洒到床前,迷离中疑是秋霜⼀⽚。
仰头观看明⽉呵明⽉,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翻译】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洒在地上的⽉光,宛如层层的⽩霜。仰⾸看那空中的⼀轮明⽉,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的故乡。
【评析】:
这⾸诗写的是在寂静的⽉夜思念家乡的感受。明⼈胡应麟说:“太⽩诸绝句,信⼝⽽成,所谓⽆意于⼯⽽⽆不⼯者”(《诗薮·内编》)。这⾸《静夜思》可以说是李⽩诗歌的“⾃然”和“⽆意于⼯⽽⽆不⼯”的艺术特⾊的极好说明。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刹那间所产⽣的错觉。⼀个独处他乡的⼈,⽩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到夜深⼈静的时候,⼼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明之夜,更何况是⽉⾊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动地表达了诗⼈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光误作铺在地⾯的浓霜。⽽“霜”字⽤得更妙,既形容了⽉光的皎洁,⼜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的唐诗三百⾸栏⽬。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凝望着⽉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的照耀下。于是⾃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动作描画出诗⼈完全处于沉思之中。⽽“思”字⼜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草⼀⽊,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不在思念之中。⼀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五⾔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了诗⼈的内⼼活动,鲜明地勾勒出⼀幅⽉夜思乡图。诗歌的语⾔清新朴素,明⽩如话;表达上随⼝吟出,⼀⽓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赏析】
《静夜思》是我们每⼀个⼈都⾮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就没有不会背这⾸⼩诗的,为什么这样⼀⾸语句平⽩如话,情感朴实⽆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个⼈的⼼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的叙事,夜深⼈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
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睡、似醒⾮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反应是霜,⽽第⼆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
是“床前明⽉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于为什么第⼀反应恰恰是秋霜,则⼜是颇为令⼈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种感伤的暗⽰,它表⽰这⼜是⼀年秋风起,唤起⽆数客⼦⼼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五)正是他内⼼的表⽩。在他的笔下,秋霜时⽽铺在了床前,时⽽⼜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今⼣何⼣,⽉⾊如霜,虽然四下⾥没有⼀点声⾳,⽽天上的明⽉和地下的⽉光却好似在⽆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的内⼼再也⽆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动,有⼀股同样是⽆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光就好似⼀只看不见的⼿,⽆声地播动了他的⼼弦,从⽽使他再也⽆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处何地,⽽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下⼦恍然⼤悟了,明⽩了是什么触动了⾃⼰的⼼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所不在,⽩⽇⾥,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灵的⾓落⾥,⽽到了此时,⽉亮从天上,⽉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中对家乡的思念,对
亲⼈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真是⼀⾸“所谓⽆意于⼯⽽⽆不⼯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的唐诗三百⾸栏⽬。
李⽩这⾸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永久的艺术⽣命⼒。⼤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们,就会有⼈在⽉下吟起这⾸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点评】
胡应麟说:“太⽩诸绝句,信⼝⽽成,所谓⽆意于⼯⽽⽆不⼯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龙标(王昌龄)⼆家诣极。李更⾃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然”,才是“⽆意于⼯⽽⽆不⼯”呢?这⾸《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华美的辞藻;它只是⽤叙述的语⽓,写远客思乡之情,然⽽它却意味深长,耐⼈寻绎,千百年来,如此⼴泛地吸引着读者。
⼀个作客他乡的⼈,⼤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
就难免⼀阵阵地在⼼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明之夜,更何况是明⽉如霜的秋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的唐诗三百⾸栏⽬。
⽉⽩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形容⽉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帝萧纲《⽞圃纳凉》诗中就有“夜⽉似秋霜”之句;⽽稍早于李⽩的唐代诗⼈张若虚在《春江花⽉夜》⾥,⽤“空⾥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光,给⼈以⽴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种修辞的⼿段⽽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在特定环境中⼀刹那间所产⽣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朦胧地乍⼀望去,在迷离恍惚的⼼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层⽩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是⽉⾊。⽉⾊不免吸引着他抬头⼀看,⼀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是分外光明的,然⽽它⼜是清冷的。对孤⾝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亮,也最容易使⼈产⽣遐想,想到故乡的⼀切,想到家⾥的亲⼈。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了诗⼈内⼼活动,鲜明地勾勒出⼀幅⽣动形象的⽉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是体味不尽的。诗⼈所没有说的⽐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深曲的,但却⼜是脱⼝吟成、浑然⽆迹的。从这⾥,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绝句的“⾃然”、“⽆意于⼯⽽⽆不⼯”的妙境。
【作者介绍】
李⽩(701——762),字太⽩,⾃称与李唐皇室同宗,祖籍陇西成纪(今⽢肃天⽔)。少年时居住在四川,读书学道。
⼆⼗五岁出川远游,先后居住在安陆、鲁郡。在此期间曾西⼊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后来奉诏⼊京,供奉翰林。不久因受谗⾔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之乱起,为了平叛,加⼊永王李军幕僚;后来永王为唐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被流放夜郎。遇赦东归,投奔族叔当涂(今属安徽)县令李阳冰,不久病逝。他因写诗⽽闻名,为当时的⼈们所激赏,称赞他的诗可以“泣⿁神”。他以富于浪漫主义⾊彩的诗歌反映现实,描写⼭川,抒发壮志,吟咏豪情,因⽽成为光照古今的伟⼤诗⼈。李⽩有“诗仙”之称,是伟⼤的浪漫主义诗⼈。其⽗李客,育⼆⼦(伯禽、天然)⼀⼥(平阳)。存世诗⽂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英汉对照】
静夜诗
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IN THE QUIET NIGHT
Li Bai
So bright a gleam on the foot of my bed --
Could there have been a frost already?
Lifting myself to look, I found that it was moonlight.
Sinking back again, I thought suddenly of home.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