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三首赏读
人教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主要学习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这里选择三首短诗加以赏析,希望能为大家学习本单元带来帮助。
回旋舞
保尔·福尔
假如全世界的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
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
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
那时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
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保尔·福尔(18721960),法国诗人、剧作家,被称为象征派诗王 他的诗集共有32卷之多,有名的《法兰西短歌集》便是包含了他全部作品的总集。保尔·福尔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写作巴拉德” (Ballades,民歌形式的短歌),这是他毕生诗歌创作的固定形式。保尔·福尔的诗歌观念和创作技法对我国诗人李金发、戴望舒等都曾产生过影响。戴望舒称他为法国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朴、最光耀、最富于诗情的诗人
保尔·福尔的这首《回旋舞》会让人不禁想到他的同胞马蒂斯的名画《舞蹈》。《舞蹈》描绘了五个携手绕圈的舞蹈着的人体,朴实而具有幻想深度。这幅画没有具体的情节,描绘了一种轻松、欢快而又充满力量的场面。这幅画是马蒂斯1909年到1910年在地中海岸边创作的。不知道马蒂斯创作《舞蹈》时,是否受到了保尔·福尔的这首著名的小诗的影响,或者相反,保尔·福尔受了马蒂斯的启发。
戴望舒译的这首《回旋舞》是一首观念的诗歌——是给予关于和平、沟通、爱和友谊等美好观念以一个形象化的表达,或一种想象的表达的诗歌。第一节:“假如全世界的女孩都肯携起手来,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这里以大胆的想象开篇,呈现了一幅壮阔的胜景——全世界的女孩手牵手围绕着浩渺无垠的海洋跳欢快的回旋舞。女孩通常是和平与爱的
象征,而大海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阻隔人们交往的力量,回旋舞是一种法国民间舞蹈形式,需要手牵手围成一个圆圈,那么全世界的女孩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就表达了和平、友爱、欢快的主题。诗歌的第二节: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这里的水手,都象征着劳动、交流和沟通。诗的最后一节:那时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条件分句的后置,使得诗行的结构与前两节发生了变化,这样既突出了世界大同的美好憧憬,又使得假如……都肯这个前提条件变得更加重要。
这首诗没有什么难解之处,它的观念是单纯的,无须更多的阐释。诗歌三次反复使用了假如……都肯,既在诗的结构形式上形成了回环复沓的外在节奏,又在某种程度上使善良愿望的表达得以强化。这首诗是观念的形象化表达,之所以感人,是因为情感的真挚。联想写作这首诗时的历史环境,第一次世界大战这种人类浩劫的阴影正悄然袭来,这种世界大同和乌托邦的愿望和呼唤更显得那么宝贵。和平、友爱、世界大同始终是人们的终极理想,正是因为战争等灾难总不能绝迹,这种理想和追求才弥足珍惜。同样是写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望,我国诗人海子在其诗篇《麦地》中写下了与保尔·福尔《回旋舞》相映生辉的动人诗句——“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在河流两岸/在
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就让我这样把你们包括进来吧/让我这样说/月亮并不忧伤/月亮下/一共有两个人/穷人和富人/纽约和耶路撒冷/还有我/我们三个人/一同梦到了城市外面的麦地……”
风雨
芦荻
风中大地卷来
雨中大地卷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
芦荻,我国现代诗人, 30年代即从事诗歌创作,与人合编《今日诗歌》、《中国诗坛》、《诗场》等刊物。 芦荻的这首《风雨》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风中大地卷来/ 雨中大地卷来。我们自然知道是风和雨在卷来,但在感觉中施动者发生了易位,成为大地卷来,诗人以此来表现风和雨的撼人的力量。这是本诗的最精彩之处。所谓的观察力与感受力,是指把握住视觉或感受中真实的幻觉与错觉现象,而不是用常识去规范与纠正这种经验的真切性。并且能够把它恰切地表述出来的能力。有了前面连续两个大地卷来,接下来的两个比喻就显得很自然了: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诗歌写到这里似乎也可以结束了,成为表现自然界某个瞬间力量的作品,为人留下余味。到此为止,诗人什么都没有说,他只是呈现了他眼前的世界,这是诗歌传统中一个自足的诗学功能。但诗人仍然意犹未尽,建立在海和舟的比喻之上,他进一步表白: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大地的海的感受引发了更浪漫的舵手的比喻,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白出现了,它表现了青春期的某种模糊抱负。风雨在前面的描写中着重的是自然现象的呈现与感知,并没有明显的社会和人生的象征意义;舵手是诗人自我意识的表达,它投射出某些间接的社会与人生的象征意味。有时候观念的出现会扩展作品的意识深度,但如果其意识不够丰富与复杂,反而会限制诗歌已经呈现出的多义性,给诗歌所描述的现象规范了解释空间。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短诗歌大全,这些表白给前面所描写的情景一个较为明确的意义指向,同时也给了这些描写以单义性的限制。
诗中,大地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大地本是稳固的人们赖以栖居的家园,而则是动荡、漂泊的同义语。大地的海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对未来感到茫然。大地的海的意象是与风雨如晦的现实联系在一起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了房舍如舟年轻的舵手等联想,形象地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产生的一种被动、困惑、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在一个地铁车站
庞德
人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72),美国诗人、评论家。1908年离美赴欧,在伦敦
加入了以诗人叶芝为中心的一批作家、诗人的小圈子,后来成为意象派的领袖。1914年编成《意象派诗选》第一辑。庞德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推动了英美现代派诗歌的发展,他对东方文学、哲学的翻译和介绍引起欧美文学界对东方的兴趣,不少后起作家在他的帮助下成为英美文学大师,其中包括詹姆斯·乔伊斯、T.S.艾略特、海明威。
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是欧美意象派诗歌的代表性作品,在我国就有多个翻译版本。为了更好地欣赏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有必要先将意象派作简要的介绍。意象派的产生最初是对当时诗坛文风的一种反拨。20世纪初,传统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维多利亚诗风的作品蜕化成无病呻吟、多愁善感和伦理说教式的东西。意象派诗歌则特别强调意象和直觉的功能。从诗歌意象的内在形式看,意象派受日本俳句和中国古诗的影响。意象派诗歌革新,首先是从模仿学习日本俳句开始的。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短诗给其以极大影响。如松尾芭蕉的《古池塘》,古池塘,青蛙跃入,水清响,青蛙暗示春天,古池塘象征永恒,青蛙跃入,悦耳的清响,又归于平静,具有宗教的空静哲理,此地有声胜无声,声响冲破了以前的凝固、寂静,传达出世界宇宙亘古不变的禅意。俳句中这种刹那间对诗意内涵的直觉领悟令意象派诗人深深迷醉。意象派诗人进一步发现日本俳句源于中国格律诗。在他们看来,中国诗是组合的图画。中国的古诗完全浸润在意象之中,是纯粹的意象组合,如马致远的诗句:枯藤老树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中国诗歌完全由意象主导,贯穿全诗,犹如一幅挂于眼前的图画,情景交融,物与神游。中国诗人的这种表现意象而不加评价的诗风,正与意象派主张相吻合。
《在一个地铁车站》一诗,据诗人自己说是这样创作的:一天,他从巴黎协和大街附近的一个地铁站走出时,看到一张张美丽动人的女人面庞,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他苦苦思索,想用诗的语言把这一美好的印象表达出来,当晚写成一首30行的诗,但不满意;半年之后把它压缩成15行的诗,仍不满意;又过了半年之后,他再次把它凝炼成现在的日本俳句似的两行诗。诗中只有两个意象,人中的脸和黑枝条上的花瓣并置在一起,这完全是在匆忙的行走的人中获得的瞬间意象,写出了诗人一瞬间的视觉印象,一瞬间的内心感受。在地铁车站的密密麻麻的人中,诗人站立其间,过往的行人迎面而来,匆匆忙忙从身边走过,整个气氛阴森潮湿,令人窒息。几张女人和孩子苍白美丽的面孔时隐时现,打破了这种冷清沉闷,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从而让人感受到一些活力。两个并置的意象幽灵般的面孔湿漉漉的黑枝条上的花瓣映入大脑,构成俗陋与优美、潮闷与清新对比强烈的画幅。既表现了都市人繁忙庸碌的生活,给人以一种挤压感,描绘出现代人的焦虑不安、紧张动荡、繁忙而又单调的生活现实,同时又展示了心灵对自然美的依恋与向往。这首诗中的两种
意象,被诗人高度个性化的直觉力量吸引、叠加,使诗歌迸射出更加丰富的含义。叠加的意象中渗透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不同的读者又能从叠加的意象中到各自不同的生命体验,这使得诗产生了无穷的意义。根据意象派的创作风格,第一行的面孔与第二行的花瓣是两个不同的孤立的意象,诗人把这两个独立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新的意象的复合体(在两个意象之间起着沟通作用的是高度个性化的直觉),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的意象分析之外,这首短诗的原文(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读起来有很好的节奏感和音乐性。第一行中重复出现了长元音“a”“o”以及词尾软音。这些词尾软音使单词可以从一个滑到另一个,这种方式令人联想到地铁站里移动着的人。花瓣petals)这个词通过词首双唇辅音和短促有力的音节之特性,突然展现出一幅画面;其效果由于需要停顿一下的同韵单词湿漉漉wet)而得以加强。庞德是很注重诗歌的音乐性的,正如他所说,诗歌离开了音乐,或者至少离开想象的音乐,它就枯萎,‘干瘪’……对音乐不感兴趣的人是蹩脚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