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袁隆平》观后感800字
电影《袁隆平》观后感800字篇一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3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听到这个噩耗传出时,我心头一颤、难以相信这个消息,原来有的人伟大到让我们以为他没有生老病死。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有两个梦:“禾下乘凉梦〞、“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并将此作为毕生追求。他带着中国科研团队一次次攻破难题,为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做出重要奉献。看完《袁隆平》这部电影后,我颇有感悟。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回忆袁隆平院士的一生,他心怀“禾下乘凉梦〞,秉着“躬耕田垄情〞,毕生辛勤耕耘,让全球数亿人口摆脱饥饿,用一生为这句话写下了注脚。我们要读懂袁隆平院士“平凡〞背 niubb.n niubb et后的“非凡〞,用坚决不移的理想信念、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朴实无我的奉献精神,写就非凡人生。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怀院士揣着“让中国人民吃饱饭〞的理想,决心向“饥饿恶魔〞发出挑战,深扎实践热土,努力发挥聪明才智,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成为现实。
“操场里跑不出千里马,花盆里长不出万年松。〞袁隆平院士凭借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水稻育种经验,做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双结合〞,推动杂交水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古代先贤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试想,如果没有在平凡岗位上锲而不舍、日积月累的创新创造,哪有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成就斐然。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勤于“下田〞、善于“蹲苗〞、敢于“拓荒〞,努力从实践中汲取“创新〞之经、“闯关〞之法、“夺隘〞之策,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努力做敢于担当的排头兵、善于作为的领头雁,以水滴石穿的韧劲和迎难克难的姿态践行为民之情,实现报国之志。致敬袁隆平
接续奋斗,是最好的纪念。我们要从袁隆平的“非凡人生〞中汲取成长力量,播种为国为民之梦,修养创新创造之能,积蓄苦干实干之功,在为民造福、奉献社会中发光出彩。
2023袁隆平电影观后感篇二
袁隆平常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正因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坚持,才有了他的信念坚决、矢志不渝,才有了稻浪中的米香、百姓家中的笑脸,才有了水稻高产梦的实现,“杂交水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了实现梦想,他从未停止过向前探索的脚步,用一生致力于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他却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诠释着什么是信
念坚决,什么是矢志不渝。他信念坚决,不管碰到怎样的难题和困难,他都不变方向、稳扎稳打、逐一攻关;他矢志不渝,一直坚持下田,只为心中所梦。向他学习,就是要如他一般听党话、跟党走,做勇敢的“追梦人〞。
风吹过稻浪,总能看到一个朴实无华的背影,时而如普通农民般辛勤劳作,时而在田里现场记录水稻的相关数据,时而在为身旁的其他研究院或者学生耐心讲解着。那背影便是稻田里的“耕耘者〞——袁隆平。一缕米香里,有他的怀揣梦想、辛勤付出;一阵稻浪里,有他的脚踏实地、勇敢逐梦;一方禾田里,有他的悉心呵护、用心照料。每一次小小的成功、大大的突破里藏着他的脚踏实地、默默耕耘、不辞辛苦。淌下的是汗珠,换来的是饱满的穗子;付出的是努力,收获的是端稳的中国饭碗。如他一般脚踏实地、不辞辛苦,才能在耕耘中有所收获、在创新中不断突破、在奋斗中成长进步。
袁隆平23岁时就说过“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字里行间流露出他浓厚的为民情怀。从起初发现“鹤立鸡〞的饱满稻株的异常欣喜,到百试无果的曲折低落,再到走入正轨后的渐入佳境,他一直走在“让大家吃饱又吃好〞的路上。倘假设没有他心中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一心为民、无私奉献,就没有那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成果,就没有杂交水稻的应用与推广,就没有风吹稻浪时的芬芳。最好的纪念就是向他学习,最好的致敬便是如他一般。如他一般时刻与人民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
起,当好“效劳员〞,把众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真正端稳中国碗、装满中国粮。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让我们如他一般信念坚决、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努力做一粒好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