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人物事迹5篇
  大家在写事迹材料时不得随意夸大或美化事实,保持真实性是首要原则,我们在写事迹材料时要以真挚的叙述,凸显人物对于社会的无私奉献,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袁隆平人物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袁隆平人物事迹篇1
  所有最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而在许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在共和国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极具标志性的存在,是中国数十亿人深情爱戴的国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劳在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一线,只为14亿中国人有饭吃。在普通中国人的认识中,袁隆平三个字是一个充满意义和情感的象征,象征着一个国家的人民从饥饿走向温饱,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赶上时代走向引领时代。从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到今天天问一号跨越行星际,
共和国的科学家们向真理之路不断探寻,靠着自力更生、顽强执着和大胆设想、认真求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话。袁老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的一生都在追梦,在大地上追梦。袁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测,还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类福祉的使命追求。杂交稻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对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对中国人民的负责。袁老用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实验室就是国民经济主战场,他的科研目标很纯粹,就是解决吃饭问题。
  袁老是共和国最不平凡的农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曾经历过旧中国贫穷落后年代的人,内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变中国的种子。这位老人也是最伟大的农民,他留给青年人的话是: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他躬身力行,在农田里做实验,90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坚持做科研,实现高产更高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他心头的重中之重,他要解决的不只是当代人的吃饭问题,他想永远解决中国人的饭碗问题。
  今天的中国,一项项代表着人类科技前沿的成果频频凝聚全球关注的目光。我们深知,没有科技自立自强,在国际竞争中腰杆子就不硬,正如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让中国人民的腰杆子挺起来。今天一位科学巨擘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还在深深濡染着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们必将其代代传承。
  袁隆平人物事迹篇2
  向袁隆平致敬,让我联想起当前全省开展的治庸问责活动,百亩试验田亩产926.6公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个富有智慧之人,更是一个在某些方面存在平庸之人。印象中,一次央视活动中,其拿话筒都没有拿好的细节足以说明其在社交领域是一个存在不足之人。
  然而,这位朴实厚道、务实求真的科学家一再取得事业辉煌成绩,说明一个道理:人的精力更是有限的,庸与智是相对的,用对地方便会做出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反之,袁隆平如果参加工作起,就琢磨仕途升迁,将智慧用于社交领域,或许现在是一个八面玲珑之人,但是事业上永远没法取得如今的成就。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鸟美在翅膀,人美在思想,这句鄂西北老河口谚语诠释出袁隆
平同志可敬的人生品质。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开展治庸问责活动,各部门纷纷从下面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专班,出台许多方案、制度,不厌其烦地奔向一线督察,结局如何,一言难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无疑上下均没有达到袁隆平庸与智技术,更没有感悟出其人生之道。或许,在上级个别官员眼里,文章、数字出业绩,让一些秀才闭门造车、绘制蓝图;或许,在上级个别官员眼里,联系众方式就是治庸问责,屁股上挂镜子——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或许,在下级个别官员眼里,研究研究、来来往往便可以达到上下和谐、考核过关;或许,在下级个别官员眼里,报假数字、编假汇报等,便可以显示智慧而掩饰平庸。确实,这些官员社交方面能力比袁隆平高出许多,不会出现拿错话筒的尴尬局面。
  当然,治庸问责活动本身没有错,是上级为纠正不正之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一种途径而已,问题是方式未必妥当。原因很简单,从袁隆平庸与智看修养,说明每一个公务员内在思想的重要性胜于外在考核形式。显然,人的思想很难通过上级治庸问责活动扭转其看法。不妨来个双向治庸问责活动如何?百姓先对执法者不记名投票形式治庸问责,下级对上级领导不记名投票形式治庸问责;等百姓觉得上级过关后,再来上级对下级治庸问责。如此逆向思维后,估计上述从下级抽调专人来回巡查,扰民之举便会消声匿迹。我想:各地上下公务员队伍均会看清自己岗位责任,明白袁隆平庸与智之道,将主要精力用在对事业有意义活动
致敬袁隆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