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内容标准
知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新旧社会的交替,“双百”方针的提出,推动了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文学艺术领域硕果累累。
2.了解“”时期文化事业遭到严重破坏,认识政治高压不利于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符合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过程与方法
1.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分组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赞赏和鼓励学生发表创新见解。
2.选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或图片资料讲“活”枯燥的文化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双百”方针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
2.各个领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这些成就激励学生发奋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
本目重点、难点
重点:“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课前预习
1.“双百”方针提出的社会背景、时间、历史意义及在此方针指引下取得的硕果。
2.“”期间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表现。
3.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的特点及其原因、表现。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经“焚书坑儒”,汉代董仲舒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显而易见,这都是为了满足当时的政治需要,而对一个民族的思想发展、文化走向有不良影响的。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终于摆脱了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迎来了科学文艺领域的春天。为了让各个领域结出更多的硕果,五十多年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我国科学、文学、艺术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繁荣时期。2013年是“双百”方针提出57周年。那么什么是“双百”方针呢?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此方针?对此,我们来一起进行探究。
一、背景
【探究】请阅读课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后,为什么在科学文化领域要提出“双百”方针?
生1:1953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剥削制度即将被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生2:三大改造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广大知识分子,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设社会主义,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生3:知识界的政治思想状况已有了根本的变化,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能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拥护社会主义,成为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生4: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文化领域受苏联学术中粗暴作风影响,同时国内长期存在“左”倾思想影响,把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当成政治问题,意识形态的争论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部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与党、国家面临的任务不适应。
生5:国际上,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东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尤其是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巨大震动,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部分众反对政府的事件,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推动中国冲破苏联模式的立场,加快中国化的探索。
(多媒体课件)
师:我们常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双百”方针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在承认社会主义仍存在着各种矛盾基础上提出的,是国家迅速发展,人民对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摆脱苏联模式)上的一
次重要尝试,是科学文化工作的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同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也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科学文化的经验和教训,也借鉴了其他国家领导科学文化的经验和教训。
二、内涵
【思考】请同学们身边的现实结合教材理解“双百”方针的含义:
生1:“百花齐放”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生2: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生3:举例:比如我们同学现在可以看电影、电视、小说,或者上网去发表自己观点,玩游戏;爷爷、奶奶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戏曲,都体现了“双百”方针。
(多媒体课件)
在人民内部,不但有宣传唯物主义的自由,也有宣传唯心主义的自由。只要不是反革命分子,不管是宣传唯物主义或者是宣传唯心主义,都是自由的,两者之间的辩论也是自由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思考: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出哪些信息?其中所指的自由,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所主张的自由有何不同?
生1:“双百”方针的实施有一定界限和范围,“这是一条政治界限:政治上必须分清敌我”,“是人民内部的自由”。
生2: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保证社会主义方向,最终有利于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师:在“双百”方针的形成和执行过程中,时任中宣部部长的陆定一做了大量的工作。
(多媒体课件)
陆定一(1906—1996)出生于江苏无锡。由于他的积极推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方针形成了。他在工作实践中深感对学术问题不能简单地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提出学术性质、艺术性质、技术性质的问题要让专家自由讨论。他还亲自布置召开遗传学座谈会,推动“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在“”中,陆定一遭到严重迫害。
【过渡】“双百”方针提出后,在科学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来。他们紧跟时代,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的文艺作品。
师:学术领域:比如生物学领域,长期以来受苏联影响,认为摩尔根学派的生物学家,是唯心主义的、反动的,是资本主义的,与此相关的课程及科研项目被迫停止。“双百”方针提出后,两个学派参加座谈会,会上畅所欲言,表述各自观点,不再乱扣政治帽子。当时中宣部部长陆定一曾表示他不能同意“巴甫洛夫是社会主义的,魏尔啸、西医是资本主义的,中医是封建的”,“摩尔根、孟德尔是资产阶级的,李森科、米丘林是社会主义的”这样的说法,把资
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帽子套到自然科学上去是错误的。这场会议是第一次贯彻“百家争鸣”的会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
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布置查相关的文学作品,并简要介绍内容,从中概括这些作品的特点。
文学作品:
生1:《林海雪原》
1946年八年抗战刚刚结束,内战在东北一触即发。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东北境内土匪活动猖獗,到1946年冬天,已经对民主改革形成致命威胁……《林海雪原》讲述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一支骁勇善战的小分队与在东北山林盘踞多年的数股土匪斗智斗勇的故事。(主要人物有杨子荣、少剑波、白茹)
生2:《红岩》
整部作品描写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的革命战士与美蒋反动派坚决斗争的场景。“满天风雨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留得子胥豪气在,三年归报楚王仇!”“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革命者那种“不毙,就活着;毙了,精神不死”的英雄精神太伟大了。尤其是那“小萝卜头”在狱中长大,虽瘦骨嶙峋,发育不良,却聪明能干,帮大人传送消息。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电影和戏剧:【视频播放】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