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20年的历史发展,把握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挫折的同时,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主要表现,深刻理解只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才能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从而坚定走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了解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及其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认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及经验教训。
三、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阶段取得的理论成就和经济成就。分析正确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及其原因
四、教学时间:2学时
五、主要内容: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提出建设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东方大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马列主义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没有现成的道路可选,历史向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在实践中进行探索的新的课题。经过一五计划的实践,我们积累了初步的建设经验,这就给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可能。同时,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苏联的经验不完全适合中国,特别是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这就更加坚定了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决心,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一)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是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
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现在,要建设社会主义了,怎样到一条适合中国自己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呢?指出:“……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针对苏共20大后的形势。提出怎样结合的两条原则: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是实现第二次结合的根本前提。
第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这是实行第二次结合的当然要求。鉴于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生的缺点和错误,我们应当更加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这样才能少走了一些弯路。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提出“第二次结合”的重要意义:
首先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不畏苏联的挫折和西方敌对势力的气势汹汹所吓倒,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其次,为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以避免重犯苏联的错误,同时告诫我们探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不犯错误。
(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为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1956年1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为此党中央公布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鼓舞了人民,特别是农民。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召开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向现代科学进军”。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向知识分子提出了我国科学技术的空白,激发了探索精神。
三、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从1956年初开始,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一)《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十大关系的内容:前五个是经济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后五个是政治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一个基本方针: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也成了随后党的八大召开的指导思想。
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如处理农、轻、重的关系方面,指出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粮食产量一直达不到战前水平,提出今后我国要在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同时,适当调整重、轻、农的投资比例。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提出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在党与非党的关系上,提出了共产党要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
《论十大关系》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自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
(二)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集中探索。
八大最重要的历史功绩就是对社会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探索。
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根本任务: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大会还采纳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主张。即: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为补充。这个思想成为突破传统观念、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经济体制的重要步骤。
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发展党内民主生活,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1、历史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不少人对新的社会制度还不能马上适应,再加上党和政府的一些工作部门存在着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引起一些众的不满。1956年下半年,一些地区出现了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民退社等情况。与此同时,国际上出现的波兰、匈牙利事件,也在国内引起一些人的思想波动。各级领导干部对此缺乏思想准备,或者束手无策,或者习惯于把一些闹事问题作为敌我矛盾来处理。1957年2月,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2、主要内容:4个方面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理论;
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3、重大意义
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提出并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它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它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的一个伟大理论成果。
(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 :由于党在全国范围内处
于执政地位,有必要在全党进行一次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这场运动采取开门整风的形式。和中共中央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党外人士对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批评、监督,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众的联系。
在整风运动中,人们提出了各种意见,其中绝大多数是诚恳的、有益的。但确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
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人民日报》同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一场全国规模的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
对极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实行坚决反击,是完全正确的和必要的。正如指出: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确实有一股势力、一股思潮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核心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共产党。有些人确实杀气腾腾,想要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扭转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反击,我们就不能前进。
斗争的实质是要不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反击是必要的。
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到1958年夏季运动结束时,全国划定的右派分子约达55万人,其中绝大多数属于错划。许多党的干部和有才华的知识分子由此受到长期压抑和打击。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损失,更是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严重损失。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及其纠正
(一)“”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发动的原因:
1.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增强了信心;(激发人民在短时期内彻底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的斗志。)
2.因为胜利,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
3.片面夸大主观意志的作用;
4.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严重估计不足。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
(二)”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纠正
1.由发动到高潮阶段(1957.11-1958.11)三面红旗、人民公社
2.初步纠正“左”倾错误阶段(1958.11-1959.7.22)
队为基础、分级管理、三级核算、各计盈亏、按劳分配、承认差别的方针。
薄一波:如果不是从纷繁的事务中,出人民公社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的事业就可能被“共产风”所葬送。
3.反右倾、持续跃进阶段(1957.7.23-1960.11)
4.国民经济调整阶段(1960.11-1966.5)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三)评价
主要是在经济战线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探索,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但仍取得很大成就(还清了全部外债;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3倍;成功爆炸第一颗;1960年的石油大会战迅速建成了大庆油田等)。
1981年历史决议肯定:十年中积累了经验、我国建设的物质基础在此时期建立,经济文化建设骨干力量也在其时期培养起来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