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1课标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
一、课标
    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生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本校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增强,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发展水平不均衡。八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年多的历史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可以初步分析史料、图表,研究历史问题,并且在小组合作的背景下已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所以在授课中不仅要有面向整体的基础知识讲授、史学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更要兼顾生生间不同水平对课堂有所延伸。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改革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利用史料研读和故事讲述了解农村改革的背景、过程和结果;通过小组探究发现城市经济体制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背后的改革精神;感受中国改革成就的伟大,为改革的成就而自豪;同时认识到将来作为新时代改革践行者的责任。
四、重点难点
重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六、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教材、历史图册。
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七、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中国人每年最重视的是哪顿饭?
今天就在课堂的开始之前,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从建国以来咱们的餐桌发生了什么变化?播放视频。
大家发现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呢?
回顾上节课,咱们学习了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改革开放是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八课,一起来了解这一场伟大的改革!
【自主学习】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迅速浏览课本和地图册,限时五分钟,在阅读的过程中,手中的笔要动起来,把关键信息在书本上标画出来。
展示问题:
1.改革从哪里开始?采用了什么方式?
2.改革后我国建立起怎样的经济体制?
3.改革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开启改革】
了解完书本内容之后,今天的改革之路就要正式启航了,请问改革最早是从哪开启的呢?
展示材料:
材料一:1976年全国农村每个社员从集体分得的收入只有63.3元,1977年全国有1.4亿人平均口粮在300斤以下,处于半饥饿状态。1978年全国有三分之一的生产队,人均收入在50元以下。1978年全国有2.5亿绝对贫困人口。
——《三十年前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开放》
材料二:头遍哨子我不买帐,二遍哨子我伸头望,三遍哨子我还得慢慢晃。
——改革前安徽流行的顺口溜
农村在改革之前是怎样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从材料当中,大家能不能出有效信息结合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历史知识来谈一谈,回答老师的问题?
展示材料:
小岗村是个只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因全村老小大部分都外出乞讨,早已是远近闻名的乞丐村。很多人一年365天,300天讨饭。
——《法制日报》2011.6.20
在当时的安徽凤阳小岗村,这样的问题更加夸张,而这一切问题都摆在了1978年9月上台做生产队长的严宏昌面前。再这么继续下去,肯定是不行了,那么,小岗村的生产队长严宏昌到底该怎么办呢?谁来帮他出出主意?
人民公社制度是国家制度。分地改革,那可是犯法的事儿啊,一边是分地坐牢,一边是继续饿着,严宏昌最后做怎样的决定呢?展示材料并讲述:
在上任之后两三个月时间里,他偷偷的劝说全队人,于是在1978年12月18日,这个队18户人家聚在一起,在严宏昌的带头下,一个个在包产到户的契约书上盖下了自己的红手印。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封小岗村告别饥饿的宣言书吧!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1978年12月18日
透过这封盖满红手印的契约书和契约书上的文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那么这18户人家后来有没有杀头坐牢呢?并没有,因为就在同一天,中国发生了另一件大事!大家注意材料时间。
坐在人民大会堂里开会的大人物们,和小岗村田间地头的小人物们,在那个时刻共同决定了中国改革的方向!
材料中还告诉我们一个关键信息,小岗村的改革实践采用的是什么方式?这个方式后来成为了哪项农村改革新制度的核心内容?
下面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解释一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概念。
回顾一下已经学过的土地制度:封建时代——地主所有制;——农民所有制;三大改造——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把使用权交给农民,这种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做法,是历史上的一种创新。
这样富有创造性的制度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呢?同学们通过阅读分析来说说材料分别反映了农村怎样的变化?
展示材料:
材料一: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安徽流行的顺口溜
材料二: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凤凰历史频道
材料三:
《1979-198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
——2014福建南安中考
人还是那些人的还是那些地,关键是制度一变,人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于是到了1983年,全国农村基本上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再拉回到小人物严宏昌的身上,那个带头解决了农村温饱问题的盐鸿昌,后来日子过得怎么样呢?
展示材料:
(严宏昌回忆)1984年,我家已不愁吃穿,就开始想致富。回村后我开始发展工业,办过塑料编织袋加工厂、养鸭场…后来还建立了“小岗农工商实业总公司”,名下有三家厂……     
——陈桂棣《小岗村的故事》
【深化改革】
农村改革的成功,为改革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改革的步子踏入了城市。下面让我们进行小组探究,一起变身城市改革规划师,利用老师提供给大家的材料和书本的案例,谈谈你在城市经济体制中发现的问题和你提出的改变措施。
展示材料:
材料一: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著名的国营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商场开始寻新的出路。那个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十块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
——课本P41知识拓展
材料二: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也炸不死人。
——改革前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
大家发现了没有你们的措施,都是从积极性,这个核心下手,而农村的改革实际上也是从农民的积极性上面下手。大家的智慧和中央的决策不谋而合啊!
这么大刀阔斧的改革之后,效果如何呢?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咱们还记得刚才那个青岛电冰箱厂吗?你们知道他后来变身成了什么吗?
海尔的涅磐重生,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到1987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国家财政,人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历史发展到这儿,你觉得改革好不好?还要不要继续呢?
【护航改革】
然而我们学习了解了不少的改革、变法,比如?改革中新事物会取代旧事物,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遇到了风浪。
展示材料: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国家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解体……
——北师大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推行资本主义化的改革,还是推行社会主义改革?”——《人民日报》1990年2月
在风浪之中,我们要如何去护航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呢?关键的历史时刻,关键人物的出场将决定历史的走向,他是谁呢?
1992年,88岁的老人顶住了风浪,发表了南方谈话,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位智者的话语。
展示材料: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南方谈话
在这段话中,我们看到解决了人们对什么问题的困惑?面对着外界对社会主义改革的种种质疑,这套“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理论,为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好了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个新名词,它是什么意思呢?谁能在书本上到概念解析?
  这个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让中国从1978到2018年这激荡的四十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我们,每一分钟都在感受着改革的成绩,让我们观看视频,感受改革带来的成就!播放视频。
看完视频的你有怎样的感觉?
这改革的奇迹背后,离不开每个中国人的努力。我们为什么能这么成功?教师做小结引导学生思考。
在座的各位也都是未来中国改革的践行者,推动者,更是自己人生的创造者,梦想的实现者。希望,勇气,智慧和坚定,这些永恒的品质能够伴随你的一生!
【布置作业】
1978到2018改革,已经跨越了40年的岁月,但是改革的步伐仍旧在继续前行,结合了解的时事新闻,你能不能为中国的改革提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呢?(答案例:生态环境问题——美丽中国;贫富差距问题——扶贫攻坚,消灭贫困;外部环境动荡的问题——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等。)
回答问题。
生:年夜饭。
生:菜肴变得丰盛、家庭变得富裕。
根据指导,阅读书本。
生:农村。
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联系已学知识解决问题。
生:穷,饿,懒。在人民公社化体制下,老百姓丧失了生产积极性。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生:把地分了,改变现状!不再当乞丐村!
学生齐读,感悟历史场景。
生:红手印代表信诺,以命相抵,绝对的支持,在材料当中杀头也甘愿,体现了他们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
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生:包产到户。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生: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包产到户),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学生与教师共同回忆所学。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生:百姓拥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岗村的产量明显提升,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效果非常的显著。
人民农民的家庭人均收入有了大的提升。
生:农村老百姓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兴办民营企业越来越富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接受教师指导。讨论完成后小组代表发言。
生:主要的问题有,员工生产积极性不高,企业没有自主权,缺少经费。主要的措施有:实行股份制、按劳分配发放奖金、政府放权等。
生:海尔集团。
生:改革要继续!
生:商鞅变法、戊戌变法……
生:!
学生齐读,思考。
生:市场经济手段可不可以被社会主义制度使用。
生: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生:市场为主,国家调控。
观看视频,感悟改革成就。
生:自豪、感动……
生:勇气、智慧、坚定……
采用生活化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热情。
在问题引领下,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大致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运用已有的学习能力,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
通过简单的史料研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运用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去分析历史问题。
以历史人物真实故事创设历史情境,运用教师语言的渲染,让学生神入历史,体味历史人物的精神,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运用历史解释,对历史概念进行解读,扫清学习中的障碍,突破课标的要点,强化对主干知识的识记。
运用多种类型的史料,促进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并借此机会做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进一步养成。
借助历史细节,见微知著,进一步了解农村改革取得的成果。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教师作为主导者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以变身“城市改革规划师”的情境为背景,基于史料解析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方位的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横纵联系相关史事,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的背景,有助于理解新的历史概念并突破本课难点。
以冲击力较大的视频为载体,用直观的数据让学生感悟到改革开放第四十年中国每一分钟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改革的拥护、对祖国的自豪、对未来的使命感,达到家国情怀的养成。
利用课堂小结引导学生体会中国的改革精神,树立为人生奋斗的信念,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开放性问题作为收尾,将课内的兴趣延伸到课外,促进学生了解时事、运用历史思维观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