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蔬⼀饭,皆是⽣活,⼀勺⼀菜,都是爱
⽂:骁骁
策划:⼗点读书
平凡⽇常的记忆,
最关⼀餐⼀饭。
平淡⽣活的温暖处,
也许就是与家⼈、孩⼦在⼀起分享美⾷,
分享品味美⾷的愉快⼼情。
⽆论⾛多远,
最终也只是为了回家,
回到餐桌前。
——黄磊
在我们眼中,黄磊是⼀名优秀的演员,他是《⼈间四⽉天》⾥儒雅风范的徐志摩,是《似⽔年华》有着
为⼈所称道的优雅⽓质的⽂。那时候的黄磊,留着长发,像⼀位浪漫⼜多才的诗⼈,把丰富的⽂学修养与浓厚的⽂⼈⽓息都融⼊了⾃⼰所扮演的⾓⾊中。
但他并未以“⽂青”的定位来给⾃⼰设限,慢慢地,在参演的⼀些家庭情感剧中,黄磊为观众呈现了“家庭好煮夫”的形象,回归现代剧中表现出的作为⼀个好⽗亲的温柔、智慧、善良等等优点,与现实中的他并⽆出⼊。
⼴为⼈知的是,黄磊还是⼀位好⽗亲,参加综艺节⽬《爸爸去哪⼉》后,他与⼥⼉多多之间的互动⼀时间被⽹友称赞不已,从多多的乖巧懂事不难看出黄磊在对待孩⼦教育上的认真与⽤⼼。
在真⼈秀节⽬《极限挑战》中,更多⼈⼜折服于他“神算⼦”⼀般的智慧之下。
⽽现在,提到黄磊,我们会⽴刻想到“黄⼩厨”。
黄磊会做菜,⼤家都知道。
黄磊做菜不拘⼀格,在他参加的真⼈秀节⽬⾥可见⼀斑。
不管节⽬组如何刁难,⽆论是怎样恶劣的条件,黄磊似乎总能利⽤⼿边最简单的⾷材,烹饪出连随从摄影师们都垂涎的⼀桌饭菜来。
“黄⼩厨”是⼀种⽣活⽅式
2015年9⽉11⽇,黄磊的⽣活⽅式品牌——“黄⼩厨”⾯世。在这⾥,黄⼩厨会跟⽤户秀⾃⼰的厨艺,也会⽤语⾳跟⼤家分享⾃⼰关于⽣活、美⾷之类的感悟,在“黄⼩厨”举办的线下社活动中,他还会通过视频与⼤家对谈,参与进来,亲近得像⼀个⾝边的朋友。
如今,“黄⼩厨”已经声名鹊起,当粉丝们期待着厨艺精湛的黄磊会不会开⼀个餐厅时,他却说⾃⼰当不了专业的厨师,也不想把黄⼩厨开成餐厅,相反,他更愿意的是随性为家⼈朋友露两⼿的感觉。
他享受把⾃⼰亲⼿做的菜端上桌时带给家⼈朋友的惊喜,⽽不是餐厅⾥⽴点即有的客套与包装。
“黄⼩厨”代表的是⼀种⽣活⽅式,它倡导的,就是回家吃饭,多陪家⼈,爱美⾷,爱分享,爱家⼈,爱世上美好的⼀切。
真正有品质的⽣活是⾃⼰动⼿去经营
今年,黄磊出版了新书《黄⼩厨的美好⽇常》,这并不是他的第⼀本书,却是让“黄⼩厨”通过书本来与⼤家见⾯的第⼀次尝试。
《黄⼩厨的美好⽇常》
黄磊著
浦睿⽂化×黄⼩厨出品
湖南⽂艺出版社
写这本书的初衷,黄磊希望能成为未来送给孩⼦们最好的礼物,于是他更努⼒地留下⽂字,保留关于⽣活中与孩⼦相处的点滴影像,除了这些,能为孩⼦们留下的,还有⼀餐⼜⼀餐的来⾃爸爸做的饭菜。
在《黄⼩厨的美好⽇常》这本书⾥,黄磊分享了很多菜谱,⼤多是⽇常菜系,其中很多包含着⾃⼰的回忆,和⾃⼰对这道菜的理解。
汪曾祺先⽣在《家常酒菜》中说:
家常酒菜,⼀要有点新意,⼆要省钱,三要省事。偶有客来,酒渴思饮。主⼈卷袖下厨,⼀⾯切葱蒜,调佐料,⼀⾯仍可陪客⼈聊天,显得从容不迫,若⽆其事,⽅有意思。如果主⼈⼿忙脚乱,客⼈坐⽴不安,这酒还喝个什么劲!
黄磊的⾷谱,正像汪⽼先⽣所说,没有⾼不可攀⼜程序复杂的菜肴,满满的是温馨家常菜,随意⽽做,便可宴请佳客。
书⾥写到了他去电影学院考试后⽗亲亲⼿为他做的腌笃鲜,有在中秋节与家⼈们在⼀起吃的黄焖鸭,也有在乌镇拍戏时吃到的书⽣⽺⾁⾯,和⽤院⼦⾥的桂花制成的糖桂花,还有与孩
生活需要爱
⼦们⼀起动⼿做的布鲁姆⾯包和⾹蕉蛋糕,或是⼀个⼈时很⽅便做的鸡汤拌⾯、⼈⼈都会做的西红柿炒蛋,以及这些年来他辗转多处吃到的各种各样的美味。
葱油⾯
海南鸡饭
⾹蕉蛋糕
翻开黄磊的微博会发现,他不仅是⼀个瞩⽬的明星,还是⼀个⽣活⽓息⼗⾜的家庭“煮夫”,微博⾥除了
⼀些⽇常⼯作之外,更多的是给家⼈做的⼀桌菜,与妻⼦孩⼦们之间的互动。
黄⼩厨做的年夜饭
做菜与表演是不同的,黄磊觉得做菜是⼀种过程,⽽跟美⾷有关的事情总是带着烟⽕⽓,⼀堆⾷材经过
搭配、组合、蒸煮、煎炒烹炸,就能变化出⽆数种好吃的⾷物来。这个过程能激发很多好奇⼼与成就感,是⼀种距离⽇常⽣活很近并且能与之交流的时刻。
做菜的时候,黄磊不喜欢按精确的菜谱⼀丝不苟地照着做,更多时候是⾃⼰⾃由发挥的结果,他都是随性、凭感觉,最关键的是要好吃,就⾏。
⽐如做布鲁姆⾯包,黄磊做的常常会⽐买来的更好吃。
像是布鲁姆⾯包,多妈经常问我“为什么我照着那个配⽅的量,都做不成功,你随便弄⼀弄都能成功?”我说,其实那些配⽅的量啊、发酵时间啊,都是为了什么?为了让⾯团发酵到合适的程度呗!我都
是凭感觉,多⼀点少⼀点,只要相应地调整发酵的时间、温度,最后都能做出好吃的⾯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