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雷锋》主题活动信息化应用案例
作者:王碧延、郑国良  广州市中山二路小学
摘要:在计算机网络条件下,以建构主义理论组织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并落到实处,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内容。
关键词:学雷锋;信息化;案例
正文:
一、 案例背景
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日”,雷锋这个名字,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是我们努力学习的榜样。他所代表的助人为乐、大公无私、勤俭节约等精神,教育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在今天这个追求功利、物欲之风盛行的时代,雷锋身上所体现出的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精神、勤俭节约,恰恰是当前个人生活与思想多元化的时代所需要的。雷锋精神的存在,不仅能起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矫正社会不良风气的作用,对于教育下一代革命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也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所以,本案例选择信息技术与主题活动整合。课题教学选择在网络多媒体计算机室进行。
活动目的
1.利用网络,了解雷锋的生平简介及其实的故事,使学生知道雷锋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向雷锋叔叔学习。
2.通过观察寻身边的“活雷锋”,使用数码相机、DV录像机记录下来,制作PPT幻灯片。使学生知道雷锋精神已在现代社会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3. 通过学生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使雷锋精神在学生中发扬下去
4. 在活动中,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二、 案例描述
第一节: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
1. 雷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身边的活雷锋事迹2. 雷锋精神是什么?
3. 寻身边的“活雷锋”,我们的身边,有没有像雷锋那样的人和事?
在课内课外,上网探究、学习,观察、寻身边的好人好事,用数码相机、DV录像机记录下来,做成PPT幻灯片,作为展示的准备。
第二节:主题班队课
)教师导入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5日是什么活动纪念日?
    屏幕展示国家领导人为雷锋题词的图片
    思考:雷锋是什么人?为什么有那么多国家领导人号召向他学习?
(二)学习雷锋好榜样
雷锋做了什么事,给我们留下深远的影响?
    带着问题,进入雷锋纪念馆网站浏览
1.雷锋的生平
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雪锋叔叔因公牺牲时,年仅22岁。
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2.《雷锋故事联播》
故事:(由学生a打开相关网页,讲述)人民的勤务员
  五月的一天,雷锋早晨5点多冒雨赶早车去沈阳,路上看见一位大嫂领着一个小女孩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把自己的雨衣和干粮都给了大嫂和小女孩,雷锋还抱着小女孩,冒着雨一直把她们送到家。
故事由学生b打开相关网页,讲述一次义务劳动
  1960年初夏的一个周日,雷锋肚子痛得厉害,来到卫生连开药,看见一个建筑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是一个小学在建教学大楼,雷锋情不自禁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建筑队伍中去,直到建筑公司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特殊的星期天。
3、讨论:
雷锋精神内涵是什么?从雷锋身上出一点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由五位学生分别点击网站相关网页,介绍雷锋精神的内涵:
政治立场;崇高思想;敬业的态度;优良的作风;钉子精神。
)挖掘活雷锋  弘扬新风尚
通过挖掘现代社会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使学生明白雷锋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以点带面,促进更多的同学向雷锋学习
由一位学生播放PPT照片:介绍同班姚悦同学受伤后,得到很大同学帮助的事例。
由另一位学生播放DV视频:介绍我校六年3班文峰同学身残志不残,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坚持上学,自强不息,被评为“广州市十佳少先队员”的事迹。
小结:
一个个精彩的故事都在激励着我们,社会要想和谐美好,得有“我为人人,才有人人为我”的思想观念。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的能为别人着想,能为别人做好事人,许多同学在做了好事以后有许多心得体会,在这些体会中,大家觉得最大的感受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是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四)行动实践  争当小雷锋
在电脑上制作电子板报
要求:以雷锋精神为主题,介绍雷锋生平事迹,交流学习心得,图文并茂,彩丰富 ,以板报的形式呈现。
学生在堂上操作,学生作品展示
(五)老师总结  提出期望
雷锋叔叔在数百篇日记里,记录了他成长的足迹,总结出许多人生的格言,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
一块好好的木板,钉子为什么能打进去因为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
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同学们,风里雨里,泥里水里,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这就是雷锋叔叔,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闪回在五一班的集体中。雷锋是我们心中的偶像,雷锋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雷锋精神又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通过这次会,雷锋精神已经在我们每一位同学心中发芽,我相信会有更多的小雷锋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继承革命英雄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做一个当之无愧的现代“小雷锋”。
(六)课外实践活动。
以实际行动践行学习雷锋精神,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继承雷锋精神并发扬光大,在校内外践行学雷锋活动,拍摄视频上交。
本案例活动大致的流程图:
   
                                                               
三、 案例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提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
的学习,是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网络计算机条件下的探究学习,其主要形式有: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本案例在建构性理论指导下,使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并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知识整合的学习环境(情景、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活动中,用数码相机把身边的好人好事,拍成数码照片、DV视频记录下来,同时带着问题,上网收集资料、素材,围绕雷锋的人和事,进行探究活动,并在课堂上合作交流。
为了使学生“知情、明理、到行”,使学雷锋活动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学雷锋实践活动,并把活动用数码相机记录下来,做成PPT幻灯片在班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