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译的定义
什么时候有了一个民族或部落同另一个民族或部落的接触,什么时候就有了翻译。
西方自一世纪、中国自商周时期开始就有了跨语言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唐代贾公彦在《义疏》中写道:“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辞源》对翻译的解释是:“用一种语言表达他种语文的意思。”
《大英百科全书》:“将用一种语言或者一套语言符号所表示的内容用另
一种语言或者一套语言符号进行转换的行为或者过程。”
对于翻译较为完整的定义,要数现代翻译家奈达的:Translation consists in 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即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上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且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义上,其次在文体上。
人物简介
贾公彦-
贾公彦(生卒年不详,活动期公元7世纪中叶)中国唐代学者。铭州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发
指纹的特征及用途。他官至太学博士。撰《周礼义疏》50卷、《仪礼义疏》40卷。指纹是手指远端掌面的凹凸花纹。
由长短、形状、粗细、结构不同的纹线组成,分弓、箕、斗三种基本类型,具有终生不变、各不相同的特点。因此,
指纹被广泛用作侦破案件、人身保险、研究遗传疾病和人的自然素质的依据,成为法医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据德国R·海因
德尔撰写的《指纹鉴定》(1927年)一书中指出:“世界上第一个用作鉴定的指纹的著作者是中国唐朝的贾公彦,他是唐代的著作家。他的作品大约写于公元650年,他是着重指出指纹是确认个人的方法的第一人”。
贾公彦,其字不详,唐州永年(今河北邯郸市东北)人。其生卒年月已难详考,约当在公元六至七世纪之间。唐朝儒家学者,经学家,《三礼》学专家。唐学者。洺州永年(今属河北)人。永徽(650-655)中,官至太学博士。撰有《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均收入《十三经注疏》。
据《旧唐书·儒学上·贾公彦传》中极其简单的记载,贾公彦曾在唐高宗的永徽(650~655)年间,"官至太常博士,撰《周礼义疏》五十卷、《仪礼义疏》四十卷"。又据《新唐书·艺文志》中载,贾公彦曾参与孔颖达编《五经正义》中的《礼记正义》,当时其职位为国子助教。
贾公彦精通《三礼》,《周礼义疏》是由贾公彦负责编撰的。何时开始编《周礼义疏》已不详。据署名"朝散大夫行太学博士弘文馆
而已集学士臣贾公彦等奉敕撰",似乎奉唐高宗之命集体编集的。他选用郑玄注本十二卷,汇综诸家经说,扩大为《义疏》五十卷。义疏体例基
本上仿照《五经正义》。清乾隆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公彦之疏,亦极博该,足以发挥郑学。朱子语录称五经疏中,《周礼疏》最好。"现存本四十二卷,不知何时加以合并。
《仪礼义疏》也是由贾公彦等编撰的。从署名来看,似乎不是奉敕编集的,而是贾公彦及其同好者等为之。采用北齐黄庆、隋朝李孟愆两家之疏,定为今本,依郑玄之注。清代学者阮元在《仪礼注释校勘记序》中指出:"《仪礼》最为难读,……贾疏文冗蔓,词意郁吝,不若孔氏《五经正义》之畅。"引日唐书·贾公彦传》作四十卷。引日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五十卷,今本同。
隋唐两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唐代,更是学人辈出,唐初贾公彦就是其中之一。中国语言学的库藏十分丰富,唐代正处在中国语言学史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贾公彦是唐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在语言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涉及诸多内容。贾公彦对语言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语言学在唐代的发展和特点,贾公彦语言学是了解唐代语言学的一个窗口。然而,研究贾公彦语言学的文章寥寥无几,这对了解唐代语言学的全貌来说,确实是一个遗憾。贾公彦没有语言学专著,他的语言学主要存在于《周礼义疏》和《仪礼义疏》中。因此,该论文试图通过研究分析《周礼义疏》与《仪礼义疏》,对贾公彦语言学进行全面的总结,填补贾公彦语言学研究的空白。贾公彦语言学具有丰富的内容,但却是零星散见的,缺乏系统性的论述。所以,探讨贾公彦语言学以归纳法为主,对有关资料进行“穷尽式”统计。通过收集、鉴别、排比资料,从众多零散的资料中抽绎出贾公彦语言学。通过爬罗剔抉、分析整理,贾公彦语言学成就主要表现在
四个方面: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
奈达-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
拉何马市。1943年获密歇根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接着长期在美国圣经学会主持翻译部的工作,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1980年退休后任顾问。
奈达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他到过96个国家,在一百多个国家做过讲座,来中国有13次之多,直至2003年,奈达89岁高龄时,仍到非洲讲学。
【相关理论与著作】
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
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奈达有关翻
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 词汇对等;
2. 句法对等;
3. 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
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馀篇,另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参
考书。奈达的第一本专著是1946年出版的《<;圣经>翻译》(Bible Translating),最有影响的是1964出版的《翻译
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其次要数《翻译理论与实践》(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系与查尔斯·泰伯合著(1969)。
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翻译事业历史悠久,约有2000年的光辉历史,已经形成自己的体系。在我国的翻译事业中共出现过5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高潮
翻译佛经
安世高(安息-波斯人)东汉桓帝建和二年
(公元148年)
第二次高潮
西方科学、文学、哲学徐光启、林纾、严复
明代万历年到清代
第四次高潮
(1)1949-1956上半年:
翻译队伍初具规模
(2)1956下半年-1966上半年:
我国翻译事业有组织、有计划
发展时期
第三次高潮
西方文化思潮、文学作品
陈独秀、胡适、鲁迅等
“五四”运动
第五次高潮
1978年至今
我国的翻译事业
蓬勃发展的时期
中国翻译简史——第一次高潮
安世高--小乘佛经的首译者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发展,最终形成中国佛教,大致经历译经、形成学派、创立宗派三阶段。印度佛教在中国最初的传播,是与译经相联系
的,最早的一批译经者,不是中国本土人士,而是西域来华僧人。安世高可
以说是佛经汉译的创始人,他首先译介了印度小乘佛教禅类的经典。
安世高(约二世纪),本名为清,字世高,是西域安息国的王太子,因为这一王族地位,所以西域来华的人都称他为“安侯”,他译的一部《十二因
缘经》,被称为《安侯口解》。安世高是个神异之人,在西域地区,也早就
传扬着他的“俊异”之名。
父王死后,安世高继承王位,但一年之后,就把王位让给了叔叔,出家为僧。安世高在国内的佛学造诣以禅学和阿毗昙学见长,学成后,他曾遍游
西域诸国,弘传佛法,后来又来到中国。
安世高来华的时间,大致在汉桓帝(147—167)前后,《梁高僧传》记为“汉桓之初,始到中夏”(《安世高传》)。汉桓帝的第一个年号是“建
和”(147—149),安世高在这一时期到达中土洛阳。
来华不久,安世高就掌握了汉语。安译禅法类经典,影响最大的是《安般守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