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一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形状出发,探索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
2、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出发,探索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
难点: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激趣促学
【设计意图:从苏轼《题西林壁》中蕴含的数学意义作为本节课教学的起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所得到的认识是不一样。为了能更清楚了解事物,我们必须从不同的侧面和整体的角度去分析。以此思想和学法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画一画,直观感知
《搭一搭》教学设计
1.课件出示三个立体图形,学生从中选出其中的一个先画出正视图和左视图。
2.交流汇报。
3.比较这3个立体图形,再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形状。
小结:小立方块位置的变化了,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形状有相同也有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三视图,这节课以这个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个人的数学知识与经验,先让学生画一画,再进
行比较,在复习旧知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小正方体位置的变化导致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形状有相同也有不同,体会面与体的位置关系,同时也初步感受从2个方向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形状的,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想一想,操作确认
课件出示一组由5个小立方块搭出的立体图形,给出从正面、上面画下来的形状。
《搭一搭》教学设计《搭一搭》教学设计
(上面)(正面)
1.想象立体图形。
2.评判哪个队搭得对,并说明理由。(平面立体)
3.学生搭一搭验证。
4.尝试不同的搭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想象、判断的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在空间位置中的关系与变化;尝
试引导学生用分析推理的思路表述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开阔性、灵活性和概括性,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空间理解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猜一猜,思辨验证
学生根据教师逐一提供的条件,猜一猜立体图形的形状。
1.师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学生想象、描述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得出: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没办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和小立方块的数量。
2.同时出示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
《搭一搭》教学设计《搭一搭》教学设计从正面看:;从左面看:;
学生思考:准备从哪里入手来搭这个立体图形?
交流方法后动手操作(同桌合作)。
展示交流并把各种搭法进行分类整理,到规律。
得出:根据2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我们还无法确定立体图形,但是能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
3.老师再给一个提示:从上面看:
学生动手调整。(能确定这个立方体的形状吗?有几种搭法?)
得出:根据3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交流小结。
观察的方向图形的形状方块的数量
从1个方向看无法确定
从2个方向看无法确定
从3个方向看可以确定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竞猜的游戏形式进行学习,学生经历了“研究视图——充分想象——搭出物体——验证搭法”的过程,有效地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在利用平面图形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按照一定的顺序与方法来思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对思维过程进行描述与刻画,在交流中体会搭法是多样的,而且学会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各种搭法分类整理,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课本“练一练”第1题。
1.先让学生根据内容想象这个立体图形是怎样搭的。
2.和同桌说一说,再动手操作验证结果。
3.交流、小结。
4.学生根据从正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从正面看:
四、交流总结,提升认识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2.学生自由发言。
指名说一说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判断编号
看图理题意
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
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想象立体图形
评判学生展示的结果
学生搭一搭验证
学生尝试不同的搭法
学生根据老师逐一提供的条件,猜一猜立体图形的形状。
学生思考交流后同桌合作。
学生动手调整。
学生全班交流小结。
学生独立试做。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同桌交流,验证。
小结汇报。
师生交流。
作业设计:
1、完成课本第58页第
2、3题。
2、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练习。
板书设计:
搭一搭
先从一个面入手,再逐步调整。
搭完后,要从三个方向看看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