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第一阶段实物观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个
物体作为基本要求。同一个物体不超过三个方向,三年级
上册发展到观察一个及两个物体的简单关系。我们现在学
习的是第二价段。观察四块或四块以内小正方体搭成的立
图形。活动任务除了观察与辨认,还包括画出观察到的
形状。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通过由立体
形到平面图形再由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双向活动,有效
地协助学生提升空间想象力,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前面学习过观察生活中的简单物体,为本课学
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打下了基础。本课虽然是继续
观察物体,但在观察对象和要求上有了提升。学生的经验既
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也可能成为学习新知识的习惯性防碍。所以要理解到学生由观察物体到观察立体图形的转化,是一
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准确地从不同方位观察由小正方体搭建的立方体。
2.会画出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
的过程,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提升学
生的空间领悟水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及超越自我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正面观察的含义,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准确观察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具、学具
为了协助学生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多个正方体和答题卡等教具。
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直观想象法。
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小正方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以苏轼的《题西林壁》导入,出示诗句;解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意。
(二)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我们在生活中也看过许很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
(三)板书课题《看一看》
二、探索新知.
(一)复习小正方体的六个面的名称(强调以观察者的角度为准,为后面的知识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生自主探究画小正方体的正面
1.师:老师手里拿着一个正方体,请大家画出看到的图形。
学生很容易地画出图形。
2.师出示一上一下的两个立方体,学生也比较容易
地画出图形。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物体要平视。
3.师出示上下相接、竖放的两个立方体,学生仍是
比较有信心的画出图形的正面。
学生画图的时候有的只画出四周框,形成一个长方形。这时我借助幻灯片让学生直观的看出要画的正面是由两个
小正方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要表达每个面都是一个小正
方形,让学生懂得画平面图形的方法。
4.师出示课本第53页最上面的图3的形状。
(1)学生模仿老师的摆法摆放,用手摸一摸,看一看。
(2)有困难的学生能够举手示意,教师协助解惑。
(3)教师强调正面观察的含义,他正面是两个小正方
形竖着摆放。
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画图。(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画法)
师:刚刚大家有好几种画法,究竟哪个准确呢?老师
出示的这个立体图形,是让大家从正面观察,其中我们只
能看到两个小正方体,但两个小正方体是一前一后的,我
们在画观察到的图形的时候,能够不考虑这个位置关系学
生明确哪个图形是准确的。
(二)体验在增加立体图形中正方体的个数情况下,被改
变的立体图形的正面没有改变
1.你还能用几个小正方体摆成正面是这样的图形
(1)学生大胆地猜测,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2)小组合作,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
(3)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2.教师即时总结规律,通过刚刚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问题的触动下,动手操作,培养合作意识,集思广益,学生到多种图形都没有改变
物体正面的形状。知识是在经验的积累的情况下自不过然
的产生,表达了自主学习的模式。在学生总结经验时规范
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孩子完整的表达的习惯。)
(三)从不同位置观察四个正方体物体的形状,并画下来
1. 出示课本第53页最下面的图形,让学生在方格纸上
画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画好后小组讨论,
集体订正,并总结画图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请学生自己用4个小正方体搭建一个立体图形,画出
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得到的图形,并请学生上台展示。
三、你还有什么质疑?为学生解决学习中困难
四、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
五、拓展提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最后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片,把数学知识又一次的与
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论不同,引
导学生擅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六、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七、作业设计
同桌之间用小正方体搭建一个立体图形,互相画出对
方搭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得到的图形。
八、板书设计
看一看
不同的图形从同一位置观察                形状可能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