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22课《观书有感》教学设计
溧阳市永平小学余金元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上第22课)
《观书有感》(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预习积累: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凯勒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朱熹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交流读书名言。
二、课题导入
读课题,说说课题的意思,下面看看写了什么感想和怎么写感想的?
三、吟诵,相机理解字词
1.自学,要求做到: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朱熹
2.检读。读正确、通顺,读出节奏。
检读正确:相机理解与写字:鉴,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一学生上黑板临写。
检读节奏:相机理解徘徊。
(古诗有声律美,关注声调,读起来就抑扬顿挫;相机点拨古诗的韵味“压韵”,再读。)四、理解这首诗,吟诵这首诗,体会诗歌意境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展开教学:题目写观书有感,我们却没有到一本书,却看到了——一方塘。这是怎样的一方塘?——清。
请学生说说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池塘?在诗中圈出一个能概括池塘特点的字。
预设:“方”“清”……
辨析:哪个最恰当。谁清?怎样清?为何清?
1.这是一个怎样的池塘?相机理解句子意思,培养联系上下文的学习方法。朗读。
2.用几句话连起来写一写(播放音乐),说一说。朗读。
3.如果没有“源头活水”呢?(老师擦去“有源头活水”)方塘怎样?同桌思考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板书:枯竭、陈腐、污浊……
4.读到这里,你明白了什么?相机朗读
五、观书有感——多元解读,品悟诗理,明写法
1.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读题目,看诗句,你又弄不明白什么?为何是《观书有感》?诗的内容写的是池
塘吸收源头活水就清,不吸取源头活水就浊,但这与人看不看书有什么关系呢?再次简介朱熹:理学家,他常借诗来讲道理,会说什么道理?读书与方塘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相机板书:悟理)
2.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多让几个学生回答,这是生成,这可能是精彩。)
(点拨策略:a.你的意思是说人多读书也能变清?——也像水一样清如明镜?b.人有清浊吗?——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清”?c.人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变清?)
相机评价:1.朱熹由读书想到塘,你能从塘的清浊想到人的学习,你是朱熹的知音呀!
2.你不但读懂了诗中的道理,还知道了诗人采用比喻的方法来讲道理,你真了不起!
引导:除了书本,还有什么是我们学习进步的源头活水呢?
六、结课法——延伸拓展,升华认知
拓展学习哲理诗:
1.教师小结:朱熹的这首诗既有优美生动的画面,又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这一类诗叫做哲理诗。学生说
这类诗句。
《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居高临下地多角度地观察和分析问题,才能不被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只有不断地学习,人才会变得睿智,人的心智才会不停地发展。
2.小结学习方法,引导自学下一首古诗:吟诵——解意--读出画面——悟理。同学们采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自学下面的古诗。
登飞来峰(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只有立足高远,才能够排除种种迷雾,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策略:1.自学。2.提问,悄悄告诉老师。3.存疑留趣。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