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趣情趣理趣一《石钟山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梳理文章的文脉,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
1.理解富于哲理的思考,把握其中承载的文化理念,学习作者质疑和求实精神。
2.感受作者表现的景趣、情趣、理趣融为一体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作者表现的景趣、情趣、理趣融为一体之美。
难点:感受作者所阐发的〃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诗歌导入,激发兴趣
诗歌导入,激发兴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累那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妻《观书有感》
1.这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明确:都是写景说理。
(1)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一一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2)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写景说理的游记一《石钟山记》,跟着苏轼去游石钟山。
【任务一】得景趣活动一:赏出游之景
首先让我们跟随苏轼的目光,看看石钟山之景。
L一文中对于石钟山之游的正面描写并朗读。
明确: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假设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或日此鹳鹤也。
2.从表达方式上来说,这是——描写,这段景物描写是从哪几个角度、用了哪些手法来写的呢?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以动衬静、远近结合的手法,把大石、栖鹘的形态和声音描绘得形象逼真。
3.思考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特点?
明确:阴森、雄奇、阴森恐怖、毛骨悚然、幽暗、恐怖。
4.大家有没有觉得有小小的意外,我们说一般的景致都是和谐的、壮阔的、缤纷绚烂的,那为什么苏轼描绘欣赏这样的景致?
明确:
51 )作者描绘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埋下伏笔。
62)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景的,而苏轼在"心动"之余,还能继续探险,说明在这样阴森可怖的景致中,他也有所得。我们曾经学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就像他能欣赏悲凉的秋景一样;就像柳宗元自称"以为但凡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有我也",能从奇景异状获得乐趣一样,这种阴森可怖的自然景致也可以是我们观察欣赏的景。苏轼能捕捉这样的景致,并从中得到一些趣味,我们可以称之为文人的景趣。
【任务二】知情趣活动一:探出游背景
1.石钟山之游,背景是什么?具体一点,此时此刻的苏轼以及和他一起出游的谁 (苏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他们为何去石钟山,从文中的注解可以看到?
明确:苏轼送儿子上任,而且自己也在调任途中。
补充:我们看过学案中的写作背景就会知道,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调任,这是一次被贬。苏轼在1079年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挫折——乌台诗案,而此时是1084年,已经过去五六年了,所以是在贬谪途中,只是从一个地方被贬到另一个地方,都远离京城,而此时长子苏迈去做官,文中写道"送之至湖口”说明此时二人即将一一离别。
(板书:贬谪离别)
【任务二】知情趣
活动一:探出游背景
【写作背景】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挖苦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挖苦新法,以“谤讪朝廷”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乌台诗案”。幸而未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2.贬谪和离别的情绪如何?一一悲伤痛苦。
3.在文中我们有没有看到苏轼的挫折和痛苦?如果你是苏轼,你此时是什么心绪,没
有一般人所有的悲伤,反而是出游?一一洒脱豁达,游兴十足(板书:游兴十足)
这种在挫折和困境中仍能保持洒脱、寄情山水的状态,我们可以称它为文人的情趣(板书)。一般的游山玩水并不稀奇,但在这样的逆境中仍然能保持豁达和洒脱就 不简单了。
4 .但是,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这是离别前的强颜欢笑,马上要分别了,你在江 西,我在河南,离得好远,我假装游兴十足,带长子出游,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看 看在此前后他的状态: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知识链接五月十九日,与友同游庐山,诵诗
六月初九,夜游石钟山六月十一,舟中
题《文选》I  六月二十三日,书温庭筠作品赠僧友—
—《苏轼年谱》 所以我们看到苏轼面对贬谪所表现出来的洒脱和豁达是伪装的
吗?不像,反而是 一种真性情。
活动二:明出游时间
1 .接下来我们问个更具体的问题,石钟山之游选择的时间是?
明确:元丰七年六月丁丑,至暮夜月明。通俗来讲就是晚上。
2 .那我不禁要问了,此行不是去考察石钟山得名缘由的吗?是白天去好还是晚上 去好? 明确:白天,光线好,有利于考察
追问:那他为什么要晚上去,是晚上才到此处,只能晚上去吗? 明确:不是,〃至暮夜月明"的"至"字说明特意选择晚上。
3 .为何非要选择有月亮的夜晚去?这时具备白天没有的哪种因素?
* *
* *
石钟山之游前后的苏轼
*元丰七年五月十日,与友同游宝云寺
*五月十三日,过温泉,和可遵诗
明确:气氛感。欧阳修有一句诗非常有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是 一种什么样的气氛感?一一能够引起人更多联想的神秘的气氛感。
4 .这种场景和苏轼的哪篇文章很像?于月夜,驾一条小船,行于江面上?
明确:《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击空明兮 溯流光。" 这是高中,初中我们学过苏轼的作品里,也有这样的回想,一道月光唤醒了正准 备睡觉的苏轼的雅兴一一《记承天寺夜游》"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
有一篇文章可能更能说明月夜的这种情调:"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 意,别是一种趣味。"——《晚游六桥待月记》
朦朦胧胧,模糊看不清可能更引人遐想。
【任务二】知情趣
活动二:明出游时间
•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 击空明兮溯流光。
——《赤壁赋》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 入户,欣然起行。
《记承天寺夜游》
• 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
山容水意,别 是一种趣味。 在月夜出游探险似乎更富情趣和诗意,这是面对人生的坎坷也能到趣味,面对 挫折仍能留下诗句的情趣。
5.还有一句我们没有讲到一一"或曰此鹳鹤也","或"是不定代词,指"有人", 这人指谁呢?
预设:不是出游的三者,即苏轼本人、苏迈和船夫,可能是他后面去询问的对象。 考察过程中产生好奇并解决疑问,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好奇心,我们或许可以称之 为文人的理趣。
【任务三】懂理趣  《晚游六桥待月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