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理解唐代诗歌的感性美与宋代诗歌的理性美。
    3、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教学重、难点: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运用比较阅读理解唐诗的感性美与宋诗歌的理性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代文人都有一种登临情怀,而且登高必赋诗。李白登上危楼“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王维佳节登高,发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感慨;崔颢黄鹤楼登高怀远,产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愁思。纵观古代诗坛,诗人们登高所抒之怀可说是丰富多彩、绚烂多姿。他们登高远眺,或思亲怀乡,或悲秋伤春,或发思古之幽情,或抒身世之感慨。
今天,让我们走进三首登高抒怀诗,看看不同时代、不同境遇下的三位诗人,他们的登临情怀有何不同。
二、分析阅读《登幽州台歌》及《望岳》,理解、感悟唐诗的感性美。
(一)《登幽州台歌》
诗歌的作者陈子昂,是初唐时期一位文学家。他存世的诗歌并不多,但仍在辉煌灿烂的唐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功不可没。
1、背景介绍:
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当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陈子昂随军,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军谋略,所以唐军在军事上频频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结果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满怀济世之才却无法施展的极度苦闷、忧愤的心境下,诗人登上幽州台,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幽州台,是战国时期燕昭王为招纳贤士所筑的高台。燕昭王在台上摆满黄金,延请天下奇士以示诚心,并因此招到了乐毅这样的贤能之士,使得燕国迅速强大起来,并跻身七雄之列。
那么,因不被重用而苦闷忧愤的诗人,登上这古代明君招贤纳士的高台,俯仰古今,会产生怎样的情思呢?让我们走进诗歌。
2、初读感悟:
〈一〉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高台之上,诗人向往的不是浩渺的美景,而是如燕昭王那样招贤纳士的明君、能重用志士的贤人。但求而不见,寻而不得。时空转换中,想到这悠悠天地之间,只留我一人独自无奈忧伤,使人禁不住涕泗横流,泪湿衣裳。
思考一:
你觉得诗人这“怆然之涕”中,都包含着怎样的情绪?
明确:
①怀才不遇的悲愤
②孤立无援的忧伤
③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
思考二:
诗人的这种情绪是他登台之前就萦绕在心头的呢?还是登上高台之后所见之景引起作者的理性思考呢?
明确:
这是作者登台之前就萦绕在心头,并借助这幽州台外还是发出来的情绪。登幽州台只是作者抒情的一个契机。
诗歌这种寓情于景,以外物为载体,注重内在情感抒发的特点,正是唐代诗歌不同于其他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
了解了这一点,再让我们走进盛唐诗人杜甫的《望岳》,看看年轻时代的诗圣站在泰山之巅展示出的豪迈情怀。
〈二〉望 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范读
2、结合注释,感悟泰山之雄奇。
泰山是五岳之首,称之为岱宗。在古人眼里,泰山是天下最为高大、广阔、雄浑的山。你从诗中能感受到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大”(齐鲁大地上望不尽的是泰山青的山峦)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高”(可将阴阳分割,可见山之高。)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广阔”(白云涌动,飞鸟回旋,使人心胸震荡,视野开阔,好一派“山阔屏运用,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天地啊!)
面对眼前这高大、广阔、雄浑、壮丽的泰山,诗人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诗人化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名言,发出了自己的誓言:“终有一天我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一览山之渺小!”
诗人要做的,仅仅是泰山之巅,览山之小吗?
是要“登上人生之巅,小天下众生” 。
你从这句诗中,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激情豪迈、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杜甫。
在这里,泰山也只不过是青年杜甫内心豪情的载体。也可以说,正是因为内心有着如此豪迈的情怀,诗人眼中的泰山才显得更为雄壮。
欣赏了大唐诗人的盛世豪情,让我们把目光再转向清理温婉的宋代,看看同样有着恣肆诗情的宋代诗人,他们的登临情怀和唐人又有何不同。
三、分析阅读《登飞来峰》,理解、感悟宋诗的理性美。
〈三〉登飞来峰
北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王安石。
关于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次了,这里不再做过多介绍。走进诗歌。
这也是一首登高望远之作。
高峻的飞来山上耸立着千寻高塔,听说晨鸡初鸣时,在那里可以见到红日高升。登上去浮云就无法遮住我远望的视线,只因我身在塔的最高层。
浮云: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这首诗的后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这显然是具有哲理意义的。
诗歌这种由景入理而引发的哲理之思,正是宋诗不同于唐诗的一大特点。
也就是说,相比较而言,唐诗更注重内在情感的抒发,宋诗更注重理性的思考。
四、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唐诗和宋诗在情、理表达上的这种区别,在以下这两首诗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我们来比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