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函数极值与最大(小)值(第一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极值的概念,了解函数的极值与导数的关系,运用导数方法求函数极值.
内容解析:(1)极值的概念:函数的极值本质反映的是函数在某一点附近的局部性质,而不是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的性质.教学时可以用高台跳水实例引入函数极值的讨论,先让学生结合实际经验,通过观察图形直观形象的得到“局部最值"的初步想法,通过对比函数的最值,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认识到“局部最值”不同于函数最值,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而生成函数极值的概念.(2)函数的极值与导数的关系:学生对函数的极值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就会面临难题,如何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呢这一部分主要是探究求极值的算法,虽然没有新知识和新概念的生成,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让学生认识到利用导数来求极值是通过探究自然而然形成的.先让学生观察函数极值附近两侧的图像变化,认识到函数极值点左右两侧图像变化趋势是相反的.学生知道图象的上升与下降是用单调性来刻画的,而函数单调性又可以用导数来刻画的.从而,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明白函数的极值可以借助导数来求解.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结合函数图像,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通过观察具体的函数图像,学生直观感知极值这一概念的生成过程,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函数的极值与导数值变化之间的关系的活动,亲身经历用导数研究极值方法的过程.通过学习,学生体会导数在研究函数性质中的工具性和优越性,掌握极值是函数的局部性质,增强数形结合的意识;通过体会成功,形成学习数学知识、了解数学文化的积极态度;通过规范地表达求函数极值的过程,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
目标解析:
达成上述目标的标志是:能够通过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极值点和极值.能够通过导函数的图象判断函数的极值点.能够利用导数研究解一元三次函数的极值.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学问题为何可以利用导数直接判断极值是第一个教学问题,也是教学难点,在没有教师的引导下,导数介入函数的极值中是很难理解.因此,探究的起点应从学生熟悉的公式或概念开始.学生对函数的极值有了初步的了解后,那么困惑产生了:如何求函数的极值呢?
2.教学问题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值为0是可导函数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个第二个教学问题,也是教学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求可导函数的极值的步骤.
四、教学策略分析
时,运动员距水面的高度t=a附近函数导数值的正负性变化,教学时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工具,放大函数在t=a的左侧某点处的切线,当切点沿函数图象从的左侧移动至右侧时,切线斜率由正数变到为0,再由0变到负数.
五、教学过程与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问题或任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
引入
观察庐山连绵起伏的图片,思考庐山的山势有什么特点?
生活动学生间激烈地争论着这个问题,教师再给出这节课要研究的角度,结合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述的是庐山的连绵起伏.由此联想庐山的连绵起伏形成好多的"峰点" 与''谷点",这就象数学上要研究的函数的极值.
将学生从"要我学"被动学习情绪激发到“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欲望上来,学生能够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问题1]观察下图,图1和图2,函数在点处的函数值与它附近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2] 观察图像,出图中的极值点,并说明哪些为极大值点,哪些为极小值点?
[问题3]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唯一吗
[问题4]  区间的端点能成为极值点吗?
[问题5]极大值一定大于极小值吗?
[问题6]回看问题2的图象,思考函数极值附近的图变化如何?
[问题7]函数图的上升与下降可以用什么来刻画?
[问题8]函数单调性可以用什么来刻画呢?
[问题9]如何极大值与极小值呢
教师1:提出问题1.
学生1:学生观察分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生共同总结:函数在点的函数值比它在点附近其他点的函数值都大,它是一个局部的概念,不同于函数的最值,为了区分函数的最值,我们要加以新的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给出极大值的概念:
函数在点的函数值比它在点附近其他点的函数值都大,我们把叫做函数的极大值点,叫做函数的极大值.
学生通过类比,给出极小值的概念:
函数在点的函数值比它在点附近其他点的函数值都小,我们把叫做函数的极小值点,叫做函数的极小值.
教师再强调:
(1)极小值点、极大值点统称为极值点, 极小值、极大值统称为极值;
(2)极值点是横坐标, 极值是纵坐标.
(3)“在附近”的含义实际上指的是一个非常小的区间,这个区间的左端点比小,右端点比“在附近”的含义.
教师2:提出问题2.
学生2:极大值点:b,d,f;极小值点:a,c,e.
教师3:提出问题3.
学生3不唯一.
教师4:提出问题4.
学生4不可以.
教师5:提出问题5.
学生5,故极大值不一定大于极小值.
教师6:提出问题6.
学生6:在极大值点左侧图象上升,右侧图象下降;在极小值点左侧图象下降,右侧图象上升.
教师7:提出问题7.
学生7函数的单调性.
教师8:提出问题8.
学生8:导数的符号.
教师9:提出问题9,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先作出函数图象在t=a的左侧某点处的切线,当切点沿函数图象从t=a的左侧移动至右侧时,切线斜率由正数变到为0,再由0变到负数.
放大附近函数的图像,请学生观察几何画板展示的动态过程,得到当时,函数单调递增,;当时,函数单调递减,.这样,当的附近从小到大经过时,先正后负,且连续变化,于是有.学生9:总结求函数极值的步骤:
(1)先求的零点;
(2)再利用口诀:先正后负是极大值;先负后正是极小值.
让学生将观察分析得到的结论用科学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思维从感性层面提升到理性层面,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采取问题进行递进式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有序展开,螺旋上升.追问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辨析和理解.
让学生经历可以利用导数求极值这一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借助图直观,进行数学抽象形成极值口诀,乘势而上,让学生自己总结求极值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
知识
应用
1.求函数的极值.
[问题10]导数值为0的点一定是函数的极值点吗?易错点
例题2:函数f (x)的函数y= f (x)的图象如图所示,试出函数f (x)的极值点,并指出哪些是极大值点,哪些是极小值点.
教师10:展示例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学生10:按照提示解题,教师规范解答过程.
引导学生归纳用导数求函数y=f (x)极值的步骤:
第1步,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第2步,求出导数f ′(x)的零点;
第3步,f ′(x)的零点将函数f (x)的定义域分成若干个开区间,列表给出f ′(x)在区间正负,由此得出函数y=f (x)在定义域内的单调性,进而求出函数的极值.
教师11:提出问题10.
学生11函数 f (x)=x3f ′(0)=0, 但x=0不是f (x)=x3的极值点.所以,当f ′(x0)=0时,要判断xx0是否为f (x)的极值点,还要看f ′(x)在x0两侧的符号是否相反. 故导数值为0的点不一定是函数的极值点.
教师12:展示例2.
学生12利用求极值的三步曲来进行判断函数的极值点.
强调:导函数也是一个函数,它也可以有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
教师通过解答向学生示范如何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学生养成规范表达的良好习惯,学会探索利用列表法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的方法.并让学生体会到函数在一点的导数值为0是函数在这点取极值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通过该例题,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导函数的图象,利用求极值的三步曲,判断出极值点的位置.也让学生明白还可以根据极值点的定义来进行判断.
课堂
小结
请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总结的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完善.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用导数求函数极值的步骤,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导数在研究函数极值中的作用,感受算法思想.
课后
落实
[课后练习]
求下列函数的极值:
(1);
(2).
强调:规范解答过程.
通过习题的训练,学生进一步体会用表格的形式解题的优势.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