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本53--54页的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看一看》,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从个同位置观察立体图形。在此之前,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上下、前后、左看”的位置关系、知道从不同角度观察间题看到的结果会有所不同、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个物体的个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材设计了四个问题,通过观察和操作的活动,帮助学生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让学生经历用正方体搭立体图的操作与观察活动,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以突出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编排,为后续学习有关观察物休的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
在本课学习前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是很足,有些立体图形不能在脑海中直接想到各个角度的形状,还需要借助实际摆放操作才能完成。
教学目标:
1.观察立体图形(最多用4个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从它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2.通过观察形状不同的立体图形,获得这些立体图形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可能完全相同的直接经验。
3.初步经历把空间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以及观察、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想象、判断观察到画面发生的相应变化,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资源 :
课件 、正方体
课时划分:
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平时经常听到同学们背诵古诗,那么你们会背苏轼的《题西林壁》吗? (学生背诵)
师:你们知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低声讨论)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一下由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看看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什么变化。
依据新课标指出: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通过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物体,引导学生将观察
到的图像与观察方位对应,发展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学习环境。
二、探究新知
1.教师搭立体图形,学生画平面图形。
(1)拿出一个小正方体,让同学们观察,并将看到的图形的正面画一画。 (学生画一个正方形)
(2)拿出两个小正方体,上下摆放,学生自由观察,并将看到的图形的正面画一画。
(3)教师按照教材53页上面例题中图3摆出3个小正方形。 师:从正面看这个立体图形,你能看到几个正方形的面?画出来是什么形状?
2.看平面图形,摆立体图形。 课件出示教材53页中淘气画出的图形。 师:猜一猜,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2个、3个、4个、5个……) 组织学生拿出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 师:如果只有3个小正方体,那么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想一想,动手摆
一摆,看一看) 师:如果只有4个小正方体,那么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学生想一想,动手摆一摆,看一看)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交流后小结:增加摆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改变立体图形的形状之后,看到的正面形状也可能不发生改变。
3.连一连。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第三个例题。
师:看一看,他们三个都是从什么位置观察的? 学生观察后明确:淘气从正面观察,笑笑从左面观察,小鸟从上面观察。 师:想象一下,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想好后连一连。 (学生想一想,动手连线,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连)
4.画一画。摆出教材53页下面例题中的图形。(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师:看一看,把你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分别在方格纸上画出来。 (1)学生观察后在方格纸中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 (2)小组交流各自的画法。
依据新课标指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个简单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物体,让学生在画一画,猜一猜,摆一摆等活动中,体会从不同角度
观察物体时,所观察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不仅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而且促进学生想象、分析能力的提升。
三、全课小结
通过刚才我搭你画,连一连、画一画活动,你学习到什么?评价一下自己,你的表现如何?
[设计意图]题西林壁教学设计:通过小结,让学生知道自己对这一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强自信心。
四、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教材54页1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连线。
2.出示课件: 观察下面的立体图形,然后填一填从什么方位观察到的。
3.出示课件:想一想,画一画。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依据新课标指出: 学生要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简单物体所对应的照片或直观图。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几道题的练习,学生能更熟练地把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立体图形转化
为平面图形,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时,所观察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