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一组照片或画面,辨别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范围或形状。
2、在观察、想象、推理的活动中,发展空间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提供的一组照片或画面,辨别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范围或形状。
2、在观察、想象、推理的活动中,发展空间概念。
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
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看一看(一) 总课时数:27
教学目标:
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
教学重难点:
根据观察位置的高低与远近的变化,让学生想象、判断观察对象画面所发生的相应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铺垫
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
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
1、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
蹲在地面上看。
坐在凳子上看。
站起来看。
走到桌子前看。
学生按照要求看一看,想一想。
2、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
标出观察顺序。
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
(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
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
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
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
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尝试练习
1、学生独立解决书上的“说一说”。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幅图实在A点看见的,第二幅图是在B点看见的,小明月走进房子,看到的树越少,同时,越走进房子,房子感觉越大。
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
让学生先相互说一说站在这两点看到的树的范围会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在书上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练一练”。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看一看(二) 总课时数:28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地从不同方位观察由小正方体搭建的立方体。
2、会画出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由小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
4、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正确观察立体图形。
2、画出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图形。
教学准备: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课
1、师: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你能背下来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2、师: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是不一样的。
二、探究新知
(一)自由摆放
师: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的三个正方体,在桌面上看看能摆出哪些造型?
生按老师的要求自由活动。
师:请同学们说说怎样才是从正面看电影呢?
生答。
师:大家刚才了解了什么是从正面看电视,按照刚才正面看的要求,老师出示几个图形,请同学们从正面观察,并在方格纸上画出正面观察的草图。
生做观察和画图准备。
师出示一个正方体图形。
生比较容易地画出图形。
师出示一个面完全重合且上下摆放的两个正方体。
生画出图形。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二)不同角度看物体
师:出示教科书第53页由4个正方体搭成的图形,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从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图形。
生画,师巡视指导。
三、拓展应用
1、搭一搭,看一看
2、下面的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图形?搭一搭,连一连。
四、练习巩固
1、课堂练习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2、3题。
2、课后练习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4、5题。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看一看
从不同方向看三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图形
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第三课时 你说我答 总课时数:29
教学目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