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及实践
教学设计
一、
单元教学导语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劳动光荣”, 选入了三篇分别叙写袁隆平、张秉贵、钟杨事迹的人物通讯,一篇关于工匠精神新闻评论,以及两首关于乡村劳作的古诗。劳动光荣的素养目标为 “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传承与发展劳动精神” ,深入体会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的思想。所以,引导学生认识“劳动改造世界,劳动创造文明”这一真理,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培养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树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是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要求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从文
体要求上来说需要把握新闻的特点,如分析通讯的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抓住典型事件,辨析和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提升媒介素养等;学会写作人物通讯与新闻评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新闻传媒类文体;提升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从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要求上来说,侧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思维品质提升。
二、
单元教学目标
1、概括人物的主要事迹,关注社会中的劳动者,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2、阅读与分析文本,了解人物通讯、新闻评论的特点(抓住典型事件、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把握新闻的报道立场、掌握新闻评论的行文逻辑)。 
3、关注社会事件,了解新闻短评的特点,学会新闻短评写作。
4、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提高新闻传媒类表达与交流水平。
三、
单元教学设想
1、注重时代性
       在自媒体盛行与多媒体广泛运用的时代,学习跨媒介表达,把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当下的时代发展联系起来,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
2、注重文体特征
       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有新闻通讯、新闻评论、古诗等文体,教学中增加了宣传语、解说词、拍摄文案等。抓住文体特征进行针对性教学,体现语文的工具性特点。
3、注重实践性
      以任务为导向设计活动,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
4、注重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活动任务中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概括、探究、辩证思考等,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四、
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学设计共五课:
第一课:千里眼——确定对象事件典型(2课时)
第二课:艺术眼——巧选角度细节动人(1课时)
第三课:黄金眼——直面事实立场鲜明(2课时)
第四课:今眼——理性表达逻辑严密(1课时)
第五课:古眼——颂赞劳动经典传承(1课时)
第六课:我眼——立足真实辩证思考(2课时)
第一课:千里眼——确定对象事件典型
第一课时
光荣的劳动  杰出的贡献
核心任务:熟悉第四课,梳理三位人物的事迹,感受他们的精神魅力。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相关知识
2.梳理袁隆平、张秉贵和钟扬的人物事迹和杰出贡献。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活动:通读本单元第4课,分别梳理袁隆平、张秉贵和钟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所做的杰出的贡献,并分析其中体现的精神品质。要求:用表格、思维导图或纲要的形式整理,组内评比,并将优秀作业张贴在班级作业展示区。
表格示例
袁隆平:
 
钟扬:
纲要示例
张秉贵一团火精神——敬业——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忘我精神品质:1.热情、
体贴入微 。例如:对抱孩子的顾客:孩子哭闹时给孩子糖果;对赶火车的顾客整的前面顾客同意后先进行服务;对气呼呼的顾客耐着性子满面笑容地接待;对不同年龄体质的顾客介绍不同的糖果……总之,不同情况用不同的对待方式。2.忘我 敬业。例如:不因私事让顾客不顺心,了解糖果的生产制作流程,熟悉自己的产品。3.不断反省、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作业区引导语:
劳动者辛勤、诚实地劳动,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使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社会进步在每一个劳动者的推动,而每一个劳动者都是一颗蕴含无穷力量的“原子”,构筑了我们这个时代稳定的基架。他们忘我、无私、热心、敬业……这些内在的精神将感召我们“后浪们”奔腾向前。感谢他们!
第二课时 
 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人物通讯之典型事件及表达
核心任务:学习新闻通讯的报道角度和写作方法;感受袁隆平、张秉贵、钟扬劳动者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涉及篇目:《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了解选择新闻通讯的报道角度对于新闻通讯的重要性。
2.依据对本课三位人物事迹的了解,为微纪录片《工匠精神之人物选播》选材并写作解说词。
3.分析人物通讯语言的表达特点,理解其独特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所需资源:《新闻报道人物通讯写作方法探析》蒋海潮
学习过程:
任务一:新闻角度我来析
活动1:资料展示::新闻通讯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
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好的新闻通讯必须是有一个好的新闻角度。新闻角度是记者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角度,也就是采写和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侧面。新闻角度的选取在于追求新闻价值。选好新闻角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尽可能使某件事实发挥出对社会的最大影响。选择新闻角度一般从以下几点入手:(一)主题角度。(二)素材角度。(三)表达角度。活动2:谈一谈第四课三篇通讯选择的新闻角度有什么异同?分析:相同点,主题都是表现劳动者的精神,体现劳动的价值。表达方式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与抒情。  不同点,素材角度,《喜》素材多是集中于袁隆平水稻研究的过程,体现他的敬业、不惧权威、勇于挑战、坚持真理等品质;《心》素材多集中表现张秉贵在柜台上所思所做,主要体现他的热情、敬业、体贴;《探界者》材料选自钟扬生活工作的不同角度,从不同侧面体现他的忘我、责任感、崇高理想等精神。  表达角度:与《喜》《一团火》相比《探界者》多用现代社会的“新词”如“达人”“奇葩”“”,以吸引新一代的读者。(说明:这一部分的分析,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新闻报道有角度,为下面的环节做铺垫。三篇通讯新闻角度的异同能简单说明即可。)小结与过渡:“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得出的结论会不尽相同。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流和文字交流中,角度的掌握有着重要的作用,人物通讯更是如此,因为他直接关乎人物的价
值能不能充分呈现。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当一回编剧,为微纪录片选一选素材,写一写解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