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得好:“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兴趣是一种动力,如果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感兴趣,学生就会对美术教学活动感到轻松、快乐。如果对此没有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厌烦、厌学等情绪。因此,学生对美术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为整个小学阶段美术教学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学校里,由于主课的任务很重,往往对美术课不重视,而且经常把美术课占为己有,而学生也会把学习兴趣放在主课上。作为美术老师,在教学中应将文化课和艺术修养课在学生个体成长并驾。我们的责任是努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及审美、创新方面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努力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及审美、创新能力是我们的责任。但是,有很多学生表现出对美术没兴趣,我们该如何把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兴趣转移到美术课来呢?
一、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文学与美术从来都是相通的,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在语文教材里就有很多与美术有
关的内容,精美的教材设计和每一课都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每一课都有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原本是为了通过形象来提高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的,但我想,美术教师不正也可以利用这些插图讲美术知识吗?无疑这是一个提高美术兴趣的绝好机会。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美术的配合。如:《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的想象非常丰富,配备的插图也非常美。书中有一整张纸画了盘古的形象,一个脚蹬着地,双手撑着天的巨人,背景云雾缭绕……,我首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又着意引导他们感受了图画的美。我是这样来增加美术内容的,在这幅画面中为什么把盘古画得这么大?画面中天和地是怎么画的?运用了哪些彩?这样用有什么好处?如果要你画盘古你会怎么画等等。这样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灵活的运用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的美术活动,形成综合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在美术课的时候,我常常让学生按课文的内容板画简笔画,为学生学习课文打好基础。比如《荷花》一课,根据课文内容: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我一边说,一边就在黑板上快速的画出荷花、荷叶在文中的情景。我这
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单一的线描同样能画出美的画面。在生活学习中,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美是无处不在的,无时无刻都享受到美、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无形当中激活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心理。在美术课中不再是:“我没东西画、我没有材料无法做…”。我这样一次又一次,一步进一步地做,学生美术学习的观念改变了,在提出教学任务后,学生比较配合,能主动的、积极的寻材料及代替品。在教学中,还可以巧妙利用美术与语文学科的联系,进行故事插画、日记画、诗配画等,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利用数学教材中的图形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如数学课里就有一个单元是《对称、旋转和平移》,所讲也就是美术图案里的内容,只不过加上了数学的元素。在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看看镜子中自己的脸,用尺子放在脸的中部,明白什么是对称。然后发给学生大小和彩都不同的长方形纸,用了重叠或不重叠的方法进行对称的设计。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因为在制作过程中,他们既要考虑方块形的位置以及彩的关系,而且眼睛离不开对称的目标。学生通过设计活动,直观、平直的掌握要求学会的一个数学概念,体验创造设计的愉悦,同时了解、欣赏、感受美术中图案的对称美。通过实践,我明白了学生学习了某种学科课程后,再创造有关的美术作品,他们就能在具体的经
验中,加深对学科内容的理解。这样既上好了语文数学,同时提高了美术素养,有了一定的欣赏素养,对美术也就增加了喜爱了,兴趣也便有了。
三、利用优美的旋律,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彩增强对美术的兴趣。
小学美术论文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有人说音乐是流动的画面,美术是凝固的音乐。因此,有人说,音乐与美术是姊妹艺术。它们是实施美育的两个途径。如我在上课时常用音乐来吸引孩子,因为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能触动孩子的心灵。组织教学时,播放音乐,或者在课件中插入适当的儿童音乐,让孩子的注意力迅速的从激烈的课外活动中转移到课堂中。在学生动手作业时,我也常常播放优美的音乐,烘托气氛,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受到感染,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我也常常借助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如上《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时,借助音乐的快慢、强弱、欢快、悲伤,让学生感受,来表现线条的长短、疏密、杂乱、曲直、有序。
再如与学生一起欣赏一段乐曲,如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边听边指导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让学生随着恬静优美音乐进入平静凝思,然后在丰富内心体验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学生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师提示:节奏舒缓、旋律优美流畅的音乐呈现的是
一幅协调的画面。第二遍听赏的过程中伴随图片、配音解说一起进行,调动学生的视、听等多种感官去领悟音乐与协调的关系。再欣赏第二段乐曲,如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着重让学生感受乐曲中激烈的锣鼓声所渲染的热烈欢腾气氛。教师用言语、身体语言促使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动起来,学生体验着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感受着此时的彩搭配所体现的强烈对比。这样扩大了学生音乐文化的视野,体验到艺术的通感,同时获得美的享受,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四、利用美术与自然科学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课上,经常有与自然学科沟通、联系的教学内容,是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转换的一种有机结合,更是美术教学内容更新的一种好方法。如表现有趣的昆虫、我和动物朋友,等。比如上《海底世界》一课时,我在课前收集许多海底的奇异景的图片、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图片,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到许多奇异的海底景象,视觉的冲击使学生不仅发出“哇”、“哇”的赞叹声,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喜悦,产生美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愉快的,潜移默化的,久而久之,就会从心底产生兴趣。另外,我还在演示的同时为学生介绍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让学生尽情欣赏,自谈感受,挖掘范作每处美的东西,让学生
融进美的作品之中。让学生置身于自然科学的天地中,尽情感受美,欣赏美,体会活动的乐趣,从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再如三年级第二学期《做房子》一课,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利用废旧盒子制作建筑模型,然后进行装饰美化,最后进行集体展示。这是一堂课,需要学生运用到美术、科学、劳技、环保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我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小区”模型。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们进行了合理而有效的分工,每位学生按分工进行设计、寻制作材料、组织制作工具、美化装饰、整体调整等工作,对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分歧能在协商中得到解决,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小组成员能分头寻解决的办法,直至完成作品,最后“合作”展示自己的作品即一座座精致的“小区”模型,并都取了一个个时尚又响亮的名字,同时也表现出了对美术课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