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纸浆课程教学实践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纸浆是一类环保、无害的美术创作材料,符合小学生的动手创作需求,非常容易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等美术关键能力发展,创新其课程教学研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小学美术教学现状,重点对如何有效开展纸浆教学进行了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小学美术是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会对学生审美鉴赏力与创造力等美术关键能力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其中美术纸浆教学课程是以纸浆材料为核心的一种美术课程教学方式,非常容易满足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创作的需求,也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发展,促进废物利用等环保品质的形成。 小学美术论文
一、纸浆教学课程存在的关键意义(一)纸浆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    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性格,而这些性格的差异反映在美术中,就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术潜能。对小学生而言,6~12岁的义务教育阶段正是思维发展、技能拓展、潜能开发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固定的束缚,因而是较为发散、形式多样的。在这一时期教师若可以借助多样的美术教学模式及时开发学生的美术潜能,就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后期美术综合实力的快速
提升,并且让学生从美术的实践中获得自信,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投入美术作品的创作与思考。而纸浆教学课程就可以成为塑造学生美术素养、深挖学生内在美术潜能的得力工具。在面对“纸浆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时,学生所表现出的好奇心可以成为教师利用于调动学生情绪、挖掘学生潜力的初始动力,让学生可以通过纸浆教学的创作与探索,不断汲取有益于自身美术能力发展的养分。
(二)纸浆教学可以积极拓展学生的美术思维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难发现即使教学内容五花八门,可是学生的思维却逐渐被禁锢。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所呈现的美术作品越来越单一化。这种现象就意味着学生的美术思维或许正在被无形的“定式思维”所捆绑,若是教师不能及时采用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学生的美术思维或许一直得不到释放,直接影响的就是学生自身的美术实力发展,以及学生内在对美术的热爱程度降低。而“纸浆教学”就可以成为打破学生定式思维的“铁锤”。在纸浆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手创作,还需要用多角度的思维鉴赏、创新,这一过程或许较为漫长,但是对学生美术思维的拓展而言却有较大益处。当学生投身其中时,就会发现纸浆美术所蕴涵的美感和创新感是多种多样的,而这些多样化的纸浆美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有效拓展学生的美术思维。
二、小学美术纸浆教学的实际操作对策(一)基于纸浆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内在激动力,是提高他们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的一个关键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在面对那些陌生的美术知识时,如果小学生自身缺乏学习这些知识的兴趣,那么就势必会对他们的自主学习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同理,在开展小学美术纸浆教学课程教学期间,为了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同样要注意从激发学生学习纸浆艺术创作方面的知识出发,想办法使小学生提前对美术纸浆作品提前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欲与创造欲。而小学生本身的感性思维能力比较强,平时更加倾向于以图形或图片等直观性更强的美术知识为主要学习资料,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纸浆方面美术创作知识的兴趣,可以提前为学生展示一些纸浆作品,让他们在这些直观作品的展示下可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过圣诞节的时候,美术教师可以提前在上课的时候为学生展示利用纸浆材料创作的圣诞树作品,上面可以装饰彩纸或其他一些小物品等。通过借助这一立体化的圣诞树纸浆作品展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纸浆作品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并且迫切地想要自己动手自主地制作一些纸浆作品,这样就可以为后续纸浆教学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灵活地应用情境创设法,将纸浆美术作品的具体创作过程以及纸浆的制备等相关的过程以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可以在观看这些直观、形象的教学视频期间可
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纸浆作品方面创作知识的兴趣,同时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创作能力,为后续开展纸浆教学课程做好了铺垫。
(二)巧用纸浆材料,加强课程教学指导    在小学美术课程体系中,立体构成方面的美术知识是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比较强。如果教师一味地采取讲授式教学模式,采用知识灌输的讲解方式,那么会使小学生觉得很难理解这些教学知识,甚至会挫伤他们学习相关美术知识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不利于高效美术课堂的构建。而如果可以结合小学美术教学中立体构成等美术知识的教学难点,结合相应的美术知识教学目标和要求,科学地选择和运用纸浆材料等一些特殊的美术创作素材,那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分析和理解纸浆作品创作过程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立体知识等相关美术难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使小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纸浆创作方面的相关美术创作知识,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此外,在指导小学生学习纸浆材料创作的美术知识期间,教师可以灵活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教学技术与手段,辅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纸浆作品的创作技术和方法,这种借助多媒体情境创设的方式更容易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纸浆创作知识的兴趣。兴趣也是学生发现艺术之美的“眼睛”,兴趣是发展和行为的动力,兴趣为引导,理念为蓝图,实践为作品,灵活使用纸浆材料,在运用的过程中发现
其特性。在兴趣引导下创作,在创作中充实兴趣。
    例如,在“三百六十行”这部分美术知识教学期间,教师一般需结合教材上的内容设置形式和教学目标与计划安排情况,指导小学生灵活地采取绘画的方式,亲自动手绘画出点、线与面这一美术创作的“三元素”,并使小学生可以利用他们可以初步绘制出人物的基本轮廓特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灵活地利用纸浆材料,指导学生利用纸浆艺术表现方式对不同职业从业人员自身的一些外貌特征进行表现。但是在实际的创作中,小学生本身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如可能无法深入地把握纸浆材料的一些特质,这主要是由于其本身质地比较软,那么如何将其制作成立体化的雕塑作品感觉非常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大胆地进行思考和想象,如利用铁丝或瓶子等废旧材料做模型,在其外面糊上一层泥浆,之后等泥浆干燥变硬后就可以形成立体化的纸浆雕塑作品。需要注意的是,立体结构的美术作品本身需要综合利用多种不同的美术创造材料,并非单单利用纸浆材料,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相关美术知识期间要注意以纸浆艺术的立体构成为基础,引导小学生综合利用多种美术创作材料来创设立体化的美术作品。
(三)引导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为了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
创造力等关键能力,单单依靠口头层面的知识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创作过程中,在实践中才能逐步提升他们的动手创造能力,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同理,在小学美术纸浆教学课程教学期间,为了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实践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必须注意引导全体小学生积极开展深入思考和大胆地动手操作。基此,在平时指导小学生参与美术课程教学期间,可以设定一些教学时机,引导学生灵活地利用纸浆材料等各种美术创造材料开展自由创造实践。由于纸浆材料来源广泛,成本比较低且可以实现重复利用,所以可以在美术创作教学中多采用纸浆材料进行自由创作。特别是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地创作,避免对他们创作的思路或者思维模式进行限制,只需要他们按照自己的创作思路,大胆地利用纸浆材料开展创作即可,这样就可以使小学生通过自主创作的过程逐步提升他们的创造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一次次的实践和创新中不断得以实现的,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自体验、表现艺术之美、创造发现亮点,不断在学习中思考与创造。
    例如,在指导小学生学习“雕刻艺术”部分美术创作期间,在导入这一美术创作主题期间,许多小学生可能会觉得实际的创作过程中会涉及木板和石膏等一些质地比较硬的材料,这实际上就是他们陷入了思维定式,认为石膏或木板雕像是雕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创作材料。然后教师可以在授课中可以为学生展示《飞翔的老鹰》这一纸浆材料制作的美术作品,
这时候学生会惊奇地发现不使用木板或石膏材料同样可以创作出具有空间感和体积感的雕刻艺术作品,从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意识与学习情趣。在此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利用纸浆材料进行自由创作,让他们可以借助纸浆浮雕或纸浆平面创作等活动不断提升他们自身的创作能力。此外,基于小学美术纸浆教学,同样可以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懂得变废为宝,积极利用生活中的废弃品制作各种实用性美术作品,这样更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
(四)引导自身思考,培养学生精神内涵    借助纸浆画作品鉴赏不仅可以拓展学生对纸浆画的认识和眼界,还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彩的感知以及对彩的合理运用,在对纸浆画作品的鉴赏中,学生也可以不断思考,纸浆画作品艺术的发展、风格、艺术表现形式。纸浆画作品的初衷是什么?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过什么?有什么样的表现风格与表达形式?纸浆画作品是最终的表现形式,但是每一幅作品都具有其独特的思想核心。既可以表现主题式的展现,又能是对艺术美学之美的思考。如“音乐是无国度的信仰”“美术是对艺术的精神表达”。纸浆画作品是艺术的表现方式之一,作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艺术思考是一种存在的精神。作品可以反映作者对艺术的思考与理念。不难看出意识思想是客观体现的基础,纸浆画作品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艺术作品,它是作画者对艺术感知与体会的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艺术
的具体呈现。纸浆画作品充分利用纸浆材料,以环保、价格低廉、无公害的本质反映其思考主题。纸浆画作品艺术形式是对环境保护所作出的回应,本着原材料环保、科学化、可循环、价格低廉、无公害无污染的特征,利用最为科学性、普遍性、环保性的材料,表达对艺术之美的体现。材料可以没有那么的专业或昂贵,也可以表达学生对艺术的思考与精神本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