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清明节是传统的重⼤春祭节⽇,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民族的凝聚⼒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然节⽓与⼈⽂风俗为⼀体,是天时地利⼈和的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的和谐合⼀,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然规律的思想。以下“有关清明节的诗词鉴赏摘抄⼤全⼗篇”由⽆忧考整理发布,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忧考!
【篇⼀】有关清明节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纷纷,路上⾏⼈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四节⽓之⼀,在阳历四⽉五⽇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体分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如此节⽇,路上⾏⼈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说在今安徽贵池秀⼭门外。受此诗影响,后⼈多⽤“杏花村”作酒店名。
  ⽩话译⽂
  江南清明时节细⾬纷纷飘洒,路上羁旅⾏⼈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不答遥指杏花⼭村。
  译⽂
  清明节的时候,诗⼈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个⼈在异乡路上奔波,⼼⾥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细⾬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啊,简直要断魂了!个酒家避避⾬,暖暖⾝,消消⼼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呢?
  诗⼈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背上的⼩牧童⽤⼿向远处⼀指――哦,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酒店的幌⼦⾼⾼挑起,正在招揽⾏⼈呢!
  鉴赏
  这⼀天正是清明佳节。诗⼈⼩杜,在⾏路中间,可巧遇上了⾬。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候容易发⽣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远在梁代,就有⼈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节,往往有“疾风甚⾬”。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还有个专名叫作“泼⽕⾬”。诗⼈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个⽇⼦。
  诗⼈⽤“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场⼤雪来”。但是临到⾬,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感到“纷纷”的,绝不是⼤⾬,⽽是细⾬。这细⾬,也正就是春⾬的特⾊。细⾬纷纷,是那种“天街⼩⾬润如酥”样的⾬,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绝不是⼀个味道。这“⾬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然毫⽆疑问是形容那春⾬的意境;可是它⼜不⽌是如此⽽已,它还有⼀层特殊的作⽤,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中⾏路者的⼼情。
  且看下⾯⼀句:“路上⾏⼈欲断魂”。“⾏⼈”,是出门在外的⾏旅之⼈,“⾏⼈”不等于“游⼈”,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的事情。“断魂”,是极⼒形容那⼀种⼗分强烈、可是⼜并⾮明⽩表现在外⾯的很深隐的感情,⽐⽅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断魂”这⼀词语来表达他的⼼境。
  清明这个节⽇,在古⼈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彩情调都很浓郁的⼤节⽇,本该是家⼈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王孙等⼈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他们⼼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事。偏偏⼜赶上细⾬纷纷,春衫尽湿,这给⾏⼈就⼜增添了⼀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在这当⼝⼉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点⼩⾬,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可回到“纷纷”⼆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路之⼈,已经有不少⼼事,再加上⾝在⾬丝风⽚之中,纷纷洒洒,冒⾬趱[zǎn]⾏,那⼼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可也形容情绪;甚⾄不妨说,形容春⾬,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种绝艺,⼀种胜境。
  前⼆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个解决的途径。⾏⼈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个⼩酒店才好。事情很明⽩:寻到⼀个⼩酒店,⼀来歇歇脚,避避⾬;⼆来⼩饮三杯,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被⾬淋湿的⾐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头的愁绪。于是,向⼈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在第三句⾥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句的主语,可它实在⼜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知,但是以“⾏动”为答复,⽐答话还要鲜明有⼒。我们看《⼩放⽜》这出戏,当有⼈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指,说:“您顺着我的⼿⼉瞧!”是连答话带⾏动——也就是连“⾳乐”带“画⾯”,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法却更简捷,更⾼超:他只将“画⾯”给予读者,⽽省去了“⾳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乐”,读者欣赏了那⼀指路的优美“画⾯”,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
的“⾳乐”。
  “遥”,字⾯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切不可处处拘守字⾯意义,认为杏花村⼀定离这⾥还有⼗分遥远的路程。这⼀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个酒帘——“酒望⼦”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失去了含蓄⽆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观园中有⼀处景⼦题作“杏帘在望”,
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体会脱化⽽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放⽜》⾥的牧童也说,“我这⾥,⽤⼿⼉⼀指……前⾯的⾼坡,有⼏户⼈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个⼤招牌”,然后他叫⼥客⼈“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定是真村名,也不⼀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喻,那⾥是有⼀家⼩⼩的酒店在等候接待⾬中⾏路的客⼈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活中,问路只是⼿段,⽬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且喝到了酒,才算⼀回事。在诗⾥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再不多费⼀句话。剩下的,⾏⼈怎样地闻讯⽽喜,怎样地加把劲⼉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消愁两⽅⾯的满⾜和快意……这些诗⼈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他却为读者开展了⼀处远⽐诗篇语⽂字句所显⽰的更为⼴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古⼈曾说过,好的诗,能
够“状难写之景,如在⽬前;含不尽之意,在于⾔外”。拿这⾸《清明》绝句来说,在⼀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愧的。
  这⾸⼩诗,⼀个难字也没有,⼀个典故也不⽤,整篇是⼗分通俗的语⾔,写得⾃如之极,毫⽆经营造作之痕。⾳节⼗分和谐圆满,景象⾮常清新、⽣动,⽽⼜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然,是顺序的写法。第⼀句交代情景、环境、⽓氛,是“起”;第⼆句是“承”,写出了⼈物,显⽰了⼈物的凄迷纷乱的⼼境;第三句是⼀“转”,然⽽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境的办法;⽽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逐步上升、⾼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法。所谓⾼潮顶点,却⼜不是⼀览⽆余,索然兴尽,⽽是余韵邈然,耐⼈寻味。这些,都是诗⼈的⾼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吧!
  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唐代诗⼈。杜牧⼈称“⼩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集》。
【篇⼆】有关清明节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清明
  [宋代]王禹偁
  ⽆花⽆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邻家乞新⽕,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
  我是在⽆花可观赏,⽆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活,就像荒⼭野庙的和尚,⼀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种,在清明节的⼀⼤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读书。
  注释
清明时节的诗词  兴味:兴趣、趣味。
  萧然:清净冷落。
  新⽕:唐宋习俗,清明前⼀⽇禁⽕寒⾷,到清明节再起⽕,称为“新⽕”。
  王禹偁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体诗⼈、散⽂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东省巨野县)⼈,晚被
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年进⼠,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敢于直⾔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新运动的先驱,⽂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反映了作者积极⽤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畜集》。
【篇三】有关清明节的诗词鉴赏摘抄⼤全
  清明
  [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荒冢只⽣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郊原草⽊柔。
  ⼈乞祭余骄妾妇,⼠⽢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丘。
  译⽂
  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地带来了勃勃⽣机。春⾬绵绵,使⼤地上⼀⽚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感到难过。诗⼈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想到⼈⽣的意义。诗⼈指出,⼈⽣各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天天到墓地偷吃别⼈祭奠亲⼈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
⾥,还要对妻⼦和⼩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官的朋友家⾥吃喝,主⼈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的⼈⽣萎琐卑下,毫⽆⼈格尊严。⽽另有⼀些⾼⼠,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推,他帮助晋⽂公建国以后,不要⾼官厚碌,宁可隐居⼭中。晋⽂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烧⼭,但是,介⼦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论智愚⾼低,最后都是篷蒿⼀丘,但是⼈⽣的意义却⼤不相同。
  注释
  桃李笑:⽤拟⼈⼿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已过了惊蛰的节⽓,万物正欣欣向荣。
  蛰:动物冬眠。
  “⼈乞”⼀句:《孟⼦》中有⼀则寓⾔。说齐国有⼀⼈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回家后
却向妻妾夸耀是刖⼈请⾃⼰吃饭。这是⼀个贪鄙愚蠢的形象。
  “⼠⽢”句:⽤春秋时介⼦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再出仕的典故。
  蓬蒿(hao):杂草。
  丘:指坟墓。
  鉴赏
  这是诗⼈触景⽣情之作,通篇运⽤对⽐⼿法,抒发了⼈⽣⽆常的慨叹。⾸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愁构成对⽐,流露出对世事⽆情的叹息。⼆联笔锋⼀转,展现了⾃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乞⾷,由寒⾷禁烟想到介⼦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杯黄⼟。诗⼈看到⼤⾃然的⼀⽚⽣机,想到的却是⼈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种消极虚⽆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间。这与诗⼈⼀⽣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取向,鞭挞了⼈⽣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道⼈,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县)⼈,北宋⽂学家、书法家,为盛极⼀时的江西诗派开⼭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宗)之称。与张⽾、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格,为“宋四家”之⼀。
【篇四】有关清明节的诗词鉴赏摘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