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法与宋代“尚意”
【内容提要】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1苏轼是我国艺术文学史上的旷世奇才,在书法上,开创了“尚意”书风。他的政治命运一路都很坎坷,黄州的贬谪对他的书法艺术也产生很大影响,在这一时期他创作出了如今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帖》。
【关键词】苏轼 艺术史上的集大成者 “尚意”思想
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王澍《翰墨指南》)。从语义学的角度解释“意”,古代的训诂学最为恰当。“意”是会意字,表示言(音)生于心。《说文》云:“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说文》将意、志互训,表示两者都是表达心理内容的概念,偏重于理性和意识。当然苏轼在“尚意”书风中是主角,苏轼是“尚意”理论最早提出者。苏轼的一生十分坎坷,不仅会让人想到这句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平、家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又称其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在诗、词、赋、散文方面成就都很高,且擅长书法和绘画,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奇才,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他的诗词和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负盛名,笔致深厚,姿态横生,自创一体,位列『宋四家』之首。
  北宋仁宗景佑三年(公元1037年)苏轼出生,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逝世。苏轼 6岁进学堂,因为聪明伶俐,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宋史·苏轼传》载:
  (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辄请曰:“辄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故不能为滂母邪?”
  青少年时代即饱读四书五经儒家名著,并能诗词书画,奠定了苏轼坚定的“童子功”。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参加礼部考试,当时主考官是欧阳修,在这一年,年方二十的苏轼考中进士。正是欧阳修这个伯乐,发现了苏轼这个奇才,把他带入政坛。
  苏轼秉性正直,为人坦率,曾自称:“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思堂记》)正因为其耿直的性格,苏轼的一生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苏轼这样善良,所以,他遭受到少有的迫害,且是一再的迫害。
  因此,苏轼的一生可以分为一下几个时期:
  童年青年期(1036――1061),即仁宗景佑三年至嘉佑六年25岁以前。仁宗算是北宋最好的皇帝,故东坡得以少年得志。
  壮年期(1062――1079),仁宗嘉佑七年至神宗元丰二年,2543岁之间。英宗在位仅四年,而神宗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皇帝,他的变法导致了反对变法的苏轼在呆子皇帝哲宗时被贬。起因是作诗,但实际上是反对派的陷害,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成熟期(1080――1093),即神宗元丰三年至哲宗元佑八年,4457岁之间。这期间,苏轼贬往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妻子帮他纳朝云为妾,成为苏轼的红颜知己。人生的磨难,却成就了他的艺术。这期间筑东坡雪堂、游赤壁,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书法名篇,如《赤壁赋》,《黄州寒食诗》等。《黄州寒食帖》在中国书法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被评为继《兰亭序》、《祭侄稿》后的“天下第三行书”,同时,苏轼列为元佑党也在此时。
  晚年期(1094――1101),即哲宗绍圣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5865岁去世。这是苏轼一生最艰难的阶段,一贬再贬,至于琼州,几乎客死异乡。
                艺术史上的集大成者
  浙江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后张传旭介绍说,紧跟着晋唐这样一个文艺繁荣、大师辈出的时代之后,要想在艺术上自成一家,有所突破,必须独辟蹊径,所以最早是由苏轼提出了“尚意”的口号。
  纵观苏轼的艺术理论创作实践,无论是延续前代,或是启迪后世,都居功至伟,诚如《中国苏轼研究》第一辑发刊词中所言,“以他的绚丽多彩、别具一格的创作,凝聚了丰富的手指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特’,从而令历代文人学子为之赞叹,为之倾倒。”2
  苏轼是宋代艺术史上的集大成者,他是词人,是书法家,也是画家,同时他也是美食家。苏轼人生坎坷,仕途困顿,他将满腔激情寄托于文艺,以旺盛的创作为我们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优秀文艺作品。他博学鸿识,在文学上堪称宋代最高宗师,诗、词、文各方面都达到极高造诣,在北宋,词取而代之诗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主体,自晚唐五代以来,词都是婉约抒情
一系列,而至苏轼,则开辟了豪放派的词风。四十岁的他在《江城子·密州出列》中发出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言壮语,此时竖起了豪放派大旗。
  绘画上他开辟了清新隽永的文人画之风,提出很多精妙深远的绘画理论,他提出了传神论向写意论的转变。文人画强调意气,不追求精细的描绘,从外形轮廓上看,仅是“写其大意”,从情感上讲,是画家的主观情怀,也是书法胸臆的一种方式。
  书法上自出新意,不践古人,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学古观念。
                            苏轼书法中的“尚意”
  扬雄曾说:书,心画也。古代文人都把书法看成表达情感、抒发胸臆的载体。
  从书法美学的角度上看,“尚意”并不是宋代书坛的一时之风,它甚至可以看作为书法审美本质特征。早在东汉时期,蔡邕就在书法创作中提出重意思想,“欲书先散怀抱,任情致性”;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出书法抒情达意的功能,“情动行言,取会风骚之意”,“故可达其
性情,形其哀乐”。3
  “尚意”这种审美观充分明朗化并成为一种风尚,仍然是在宋代。
  在唐代和宋初尚法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书家们难以摆脱和超越唐代趋以极致的法式。在宋代的尚文政治环境影响下,宋人更加注重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宋朝书法家中,更多的是书法家与画家、词人、诗人、文学家等诸多身份兼而有之,这种艺术成分的多元并存,也为宋朝的尚意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到了北宋中期,苏轼主张观念的提出让宋代书坛有了新的活力。他注重对内在精神的把握,寻求一种突破。他主张“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在无刻意雕饰的创作状态下,创作出来的书法作品才是完美的,不重全面完美而夸大个性的张扬与发挥。宋代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又是一个变革创新的时代。宋代一改唐代以严格的法式作为书法评价标准的风尚,将尚意抒怀作为时代书法的主流。
  尚意一词据说就是从苏轼的诗词中取划出来的。他的思想表现在书法上,就是他提出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思想。告诫人们要摆脱在形式上的种种束缚,进入
到随心所欲的创作状态。将自己的意毫无保留的挥洒在书作中。在《苏轼全集》里面有很多论断说明苏轼对自然、意趣的追求。如《书张长史书法》云:“张长史草书必醉,或以为奇,醒即天真不全。”在醉的状态下张旭书就得草书有天真烂漫、自然天成之妙。《跋刘景文欧公帖》云:“此数十张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其文采字画,皆有自然尽人之资,信天下之奇迹也。”可见苏东坡对自然意趣的重视。
  苏轼的“我书造意本无法”和“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观点。他说自己的书法臆造本无法,并不是把法度扔了,他还是讲究方法,他所说的法和唐代的法是不一样的。苏轼在强调苏东坡全集知其本末的基础上,还指出要知其法度,能通其意,然后才能出新意的道理。他认为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书体各有法度,书法的法度包括各种字体的布局、结构等,都有规律可寻,书法艺术就是要在法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和布局,加以变化,突破创新。他指出各种书体都有矛盾和难度,所以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4,只有在掌握法度的范围内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和难度。苏轼说他不践古人,并不表明他不学古人。
  黄庭坚在《山谷集》中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洒酣放浪,
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意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苏轼显然也是学过很多名家的,他曾学遍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创造出沉厚苍劲、体态丰腴的“苏体”。苏轼中年学习颜真卿书法,深受其影响,曾说“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颜鲁公。”说明出苏轼对颜真卿书法的推崇,从颜真卿书法中汲取养分的同时,也在魏晋书法的浑厚朴拙的风貌,进行创新。
  苏轼身为对“尚意”进行极力鼓吹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人,苏轼是功绩卓越的,他“蔑视成法,追求传神”。他最重视精神,他说:“书必有神、气、骨、气、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4“神”是作品的神韵,是作为外在形状的形象的线条造型所表达的意蕴,即抽象的意境和情趣。苏轼认为书法艺术一定要有精神、气力、及生气、骨肉、饱酣笔墨,展示其淋漓的血气,这五者缺一,就不是成功的书法艺术品。他把书法比作有生命的人,用生命的观点把作者和作品联系起来。他把“神”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把追求意境美放在形体表现之上,对后来的书法品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庭坚将苏轼书法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年姿媚、中年圆劲、晚年沉著。早年代表作为
《治平帖》,笔触精到,姿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晚期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肥短”的特点,他追求的是天性的自由发挥,是另立一家的思想,苏轼自我辩解道:“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以历史上一肥一瘦两位美人作喻,可谓非常恰当,又诙谐幽默。其最晚的墨迹是《与谢民师论文帖》。
  最能体现苏轼“尚意”精神的,是他的行书,而他的行书得到一个质的飞跃,却是在黄州。《黄州寒食帖》作于元丰五年,即1082年,苏轼被贬谪黄州的第三年。此时的苏轼,“幅巾芒屩,与田父野老相从溪谷之间。”生活极其清苦。诗中自叙了这种生活状态,并表达出因寒食节与苦雨而感到眼前的一切萧瑟难耐,暗藏着自己来黄州后的抑郁心绪。始则漫声细诉,娓娓道来,继而感情的闸门渐开而不可遏止,一任自然,于“乌衔纸”处到达宣泄的顶峰,至末又渐次收敛,全诗在一派肃杀的气氛中结束。此帖中书法与诗相得益彰,其书“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无间心手,忘怀楷则。”(孙过庭《书谱》)笔致自然沉着,点划粗壮丰满,字体真行相间,上下左右松紧欹侧,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字形忽大忽小,各随其意,极尽姿态。用笔“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孙过庭《书谱》)节奏上有快有慢,布局上
疏密有度,不愧为苏轼神来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