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秦观与苏轼
诗⼈秦观与苏轼
下⽂是相关资料,欢迎⼤家阅读学习。
  引导语:北宋诗⼈秦观与苏轼是什么关系呢?
  苏轼与秦观
  苏轼和秦观都是北宋著名的⽂学家和词⼈。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物之⼀,秦观是婉约派词⼈代表之⼀。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苏轼⽐秦观⼤12岁,俩⼈虽然是师徒关系,却也是⽣活中的挚友。苏轼名满天下
时,秦观还是⼀位学⼦,他⼗分欣赏苏轼的才情和⽂风,便以弟⼦⾝份拜在了苏东坡门下,成为苏门四学⼠之⼀。
  后来,俩⼈⼀见如故,成为了良师益友。苏轼被贬谪⾄黄州时,苏轼经常给秦观写信,让秦观多写⼀些作品。苏轼⿎励秦观说,秦观之前所写的“练兵”和“治盗”两篇⽂章有很⾼的现实意义,对统治者来说也有很⾼的借鉴意义。随后,苏轼还劝告秦观,让他在学校之中少谈论政事,毕竟谈论政治⽴场是⼀件忌讳的事情。同时,苏轼劝告秦观,让他⼀⾯写⽂⼀⾯参加科举考试,这样才能实现⾃⼰的抱负。  《苏轼全集》中有有两篇是苏轼写给王安⽯的书信,其中有⼀篇就是苏轼给王安⽯的推荐信。这封信的内容⽐较长,他列举了秦观是位全⽅位的⼈才,希望王安⽯能提拔秦观,让他为北宋朝廷献出⼀份⼒量。当时,王安⽯在北宋朝廷有着举⾜轻重的作⽤,如果王安⽯能重⽤秦观,那么秦观也就会实现⾃⼰的抱负。
  在民间传说中,秦观是苏轼妹妹的丈夫。相传,苏轼有⼀个长相美丽且冰雪聪明的妹妹,名为苏⼩妹,⽽这位苏⼩妹长⼤后嫁给了秦观。民间⼴为流传的“苏⼩妹三难新郎”就讲述的是苏⼩妹和秦观的故事。
  秦观是哪个朝代的
  秦观⽣于公元1049年,卒于公元1100年,根据时间来看,秦观是北宋⼈。秦观在⽂学和诗词上都有很
⾼的建树,是北宋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婉约派词⼈。秦观⾃幼喜欢⽂学和史学,因仰慕苏轼的才华,便拜⼊到苏轼门下,成为“苏门四学⼠”之⼀。苏轼⾮常看重秦观的才情,曾经给王安⽯写信,向他积极地推荐秦观。
  民间故事中,秦观和苏⼩妹是天造地设的⼀对佳⼈。俩⼈的爱情故事⾄今仍在民间流传。相传,苏⼩妹是苏轼的妹妹,因秦观在⽐⽂招婿中得到了苏⼩妹的亲睐。随后,俩⼈便成亲,洞房花烛夜
时,“苏⼩妹三难新郎”,秦观凭借⾃⼰的才情,很快地便解答了苏⼩妹的对联,赢得世⼈赞赏。
  “梦中题诗”也是关于秦观的⼀个故事。秦观⾮常推崇佛教,⼀次他在雷州海康宫亭庙下,做梦见了
⼀位九天仙⼥拿着⼀幅画像让秦观题字。秦观⼆话不说就写下:“竺仪华梦,瘴⾯囚⾸。⼝虽不⾔,⼗分似九。应笑荫覆⼤千作狮⼦吼,不如搏取妙喜似陶家⼿。”秦观醒来后,刚才的梦境依然很是清晰,他甚⾄还能记住他在梦中的题字。秦观拿出纸笔,⽴马写下这段话。后来,宋代有位名叫惠洪的`僧⼈,他曾著有《冷斋夜话》⼀书。书中写到⾃⼰在天宁寺亲眼见过这幅字,并确定这幅字出⾃于秦观之⼿。清代⼀部名为《宋稗类钞》书籍,也提到秦观题字这⼀事,并表⽰真迹存在于雷州天宁寺中。
  秦观代表作
  秦观是北宋著名的词⼈和⽂学家,他的词作婉转清丽,深得世⼈追捧。根据史料记载,秦观共著有⼀
百多⾸词,其中最为著名的词作是《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郴州旅舍》、《减字⽊兰花天涯旧恨》等。
  脍炙⼈⼝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岂在朝朝暮暮”出⾃于秦观所作《鹊桥仙纤云弄巧》⼀词。全词的内容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风⽟露⼀相逢,便胜却⼈间⽆数。柔情似⽔,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岂在朝朝暮暮。”这⾸词作有很⾼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郎和织⼥”的故事已成为⽂⼈笔下爱情的象征,在这⾸词中,秦观既吟唱出⽜郎和织⼥的爱情悲歌,⼜⾼歌出词⼈对爱情坚贞的精神。这⾸词将悲调和喜调融为⼀体,展现了⽜郎和织⼥凄美的爱情故事。上阕中,词⼈借⽜郎和织⼥的典故展现了⼈间的悲欢离合。下阕中,词⼈⽤简练的语⾔告诉世⼈,只要俩⼈真⼼相爱,就能克服千难万阻。这⾸词的后两句也成为恋⼈们常⽤的爱情誓⾔,表达出对对⽅忠贞的爱情态度。
  后来,秦观遭到莫名地贬谪之后,他的词作⼤多以抒发苦闷⼼情为主,呐喊出对现实的不满。感情基调沉闷⽽压抑,⽐如《《踏莎⾏郴州旅舍》就是秦观遭遇贬谪后的代表作。⾔词之间充满了悲凉、伤感之意,抒发了诗⼈对政治的强烈不满。
  秦观与苏⼩妹
  秦观是北宋著名⼤⽂豪苏轼的弟⼦,⽽在“苏门四学⼠”中,秦观也是名⽓最⼤的⼀位。苏⼩何许⼈也?
相传是苏轼的妹妹,这位苏⼩妹聪明伶俐,深得⽗母的喜爱。⽽苏⼩妹和秦观的故事最早源⾃于明代冯梦龙所写的《醒世恒⾔》⼀书。
  其中有⼀篇著名的故事讲述的是“苏⼩妹三难新郎”,⽽⽂中这位新郎,就是秦观。话说,苏⼩妹不但长得美丽,并且才华横溢。苏⼩妹到了该出嫁的年龄后,前来求亲的青年才俊们趋之若鹜。苏⼩妹的⽗亲决定举办⼀场⽐⽂招婿,如果苏⼩妹看中哪位青年才俊的⽂章,那么他就有幸成为苏⼩妹的丈夫。前来参加⽐赛的⼈⾮常多,苏⼩妹收到了多篇⽂章,其中很少有苏⼩妹喜欢的。当苏⼩妹看到秦观⽂章时,⼼情⼤悦。她认为除了哥哥苏轼和苏辙外,秦观也是⼀位才华横溢的⽂⼈。于是,苏⼩妹决定嫁给秦观为妻。俩⼈拜堂成亲后,苏⼩妹在洞房花烛之夜,⼜以三副对联为难秦观。幸亏秦观才⽓颇⾼,加上苏东坡的帮助,很快就对上了苏⼩妹的对联。此后,俩⼈⽣活⼗分幸福。“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在民间有很⾼的传唱度,⼀⽅⾯因为百姓都喜欢听才⼦佳⼈的故事,⼆是因为⼈们对秦观风流倜傥的性格⾮常认同,更加觉得才⼦和佳⼈正好是天造地设的⼀对。三是苏轼重视秦观是世⼈都知道的事情,为了使这份情谊永久地发展下去,秦观娶了苏⼩妹,两家更加亲上加亲。
  苏轼秦观师徒情
  熙宁⼗年(1077),苏东坡从密州太守移任徐州太守,秦观前往拜谒,师徒⼆⼈欢聚了⼀段时间。嗣后,秦观仿照李⽩的名句“⽣不愿封万户侯,但愿⼀识韩荆州”,写诗向苏东坡致意:“⽣不愿封万户侯,但愿⼀识苏徐州!”
  邢恕评论秦观的⽂章铢两不差,不是从⼤秤上称来的,⽽是从戥⼦上戥来的。有⼈告诉秦观:“东
坡先⽣夸赞你的诗⽂如美⽟⽆瑕,倘若较量精雕细琢的功夫,没⼏个⼈能⽐得上!”秦观说:“年少时,我喜欢作赋,雕琢的习惯早已养成,对于炼字我从不畏难。但有时候雕琢太过,就会辞华⽓弱。”秦观有⾃知之明,这个优点许多⽂⼈都不具备。后来,李清照将秦观的词定性为“⼩家碧⽟”,元好问将秦观的诗定性为“⼥郎诗”,都是针对他“辞华⽓弱”的短板⽽⾔。
  苏东坡将秦观视为“异代之宝”,盛赞这位门徒有“屈宋之才”,但他偶尔也会出语批评。有⼀次,苏东坡对秦观说:“真没想到,你近来居然学习柳耆卿,创作艳词。”秦观辩解道:“虽然我学问不济,但还不⾄于此。”苏东坡就拎出秦观的词句“销魂当此际”来敲打他,认为这是典型的柳永句式。敲打完毕,苏东坡问起秦观的新作,秦观随即吟诵“⼩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苏东坡说:“⼗三个字只描写了⼀个⼈骑马从楼前经过,太浪费笔墨。”很显然,苏东坡对秦观的作品期望值很⾼,他特别欣赏秦观的代表作《满庭芳·⼭抹微云》,当众称呼秦观为“⼭抹微云君”。
苏东坡全集  谪居黄州时,苏东坡写信给秦观,劝他多著书,此前所论“练兵”、“治盗”的篇⽬很好,具备实⽤价值。⾄于时政,多有忌讳,少谈为佳。苏东坡还劝导秦观在著书的同时积极应举,争取早⽇考中进⼠。  在《苏轼全集》中,收录了苏东坡写给王安⽯的两封书信,其中⼀封书信的篇幅较长,主题却只有⼀个:向王安⽯极⼒推荐秦观,表彰秦观的⼏⼤优点:“⾏义修饬,才敏过⼈,有志于忠义”,“博综史传,通晓
佛书,讲习医药,明练法律”。苏东坡深知王安⽯的影响⼒巨⼤,只要他肯在公开场合夸赞秦观⼏句,世⼈就会重视秦观的才华和品德。
  苏东坡有⼀个苦命的同胞,由于婚姻⽣活不幸,年纪轻轻就弃世了。民间故事却给他杜撰出⼀个才智不凡的同胞妹妹。“苏⼩妹三难新郎”流传甚⼴,那位遭到编派的新郎就是秦观。倘若不是苏东坡从旁⽀招,新婚之夜,秦观连洞房都进不了。实际上,秦观的妻⼦是徐⽂美,他钟爱的⼥⼈是边朝华。  古⼈认为,⽞虚的诗谶⾮常灵验。宋朝时,于诗谶之外,⼜添词谶。秦观在处州梦中作词,结尾是“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预⽰他将死于古藤州(今⼴西藤县)。后来,苏东坡听侬君沔讲起秦观的这桩轶事,为之⽼泪纵横。
  元符三年(1100)初夏,苏东坡奉命从海南儋州移居⼴西廉州,他写信约秦观在海康县见⾯。令苏东坡⾼兴的是,秦观“意⾊⾃若,与平⽇不少异”,但令他吃惊的是,秦观⾃作挽词⼀⾸:“……官来录我橐,吏来验我⼫。藤束⽊⽪棺,蒿葬路傍陂。家乡在万⾥,妻⼦天⼀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秦观⾃料⾝后事如此凄凉,字字催⼈泪下。
  只过了⼀个多⽉,秦观就在藤州光化亭中暑去世。死前,他给客⼈讲述梦中所得的长短句,直讲得唇⼲⾆燥,想要喝⽔,凉茶端来了,他却眼睁睁地看着它,微笑⽽逝。
  苏东坡得悉噩耗,两天吃不下东西,但他怀疑这个消息属于误传和谣传。别⼈曾多次误传和谣传过他
的死讯,不⾜为奇。苏东坡抵达⽩州(⼴西博⽩县)那天,秦观的死讯得到证实。他写信给欧阳元⽼,哀叹道:“当今⽂⼈第⼀流,岂可复得?此⼈在,必⼤⽤于世;不⽤,必有所论著以晓后⼈。前此所著,已⾜不朽,然未尽也。哀哉!哀哉!”
  秦观死于知命之年,在苏门四学⼠中,年寿最短。噩耗传开,⼀位爱慕他的歌姬伤⼼不已,⾃杀⾝亡。⼀年后,苏东坡病逝于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