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写的诗词主要有:《簪菊》、《残菊》、《南柯子·柳絮》、《灯谜·风筝》、《咏大观园·万象争辉》、《致宝玉花笺》。
1、红楼梦诗词鉴赏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译文:在寒露严霜越来越重的时候菊花花枝渐渐倾斜,宴饮赏菊才过又到了小雪节气。花托上的花瓣还没有落完,颜却渐渐浅淡,枝头的叶子渐渐凋落,留下的也显得散乱纷披。一轮残月半照在床前,蟋蟀的叫声也渐渐微弱,寒云密布的天空中雁队飞行也变得缓慢。明年秋天还一定会相见,暂时分手请不要过分相思。
鉴赏:《菊花诗》以《残菊》作结,"总收前题之盛"(宝钗语)。盛极而衰,这是自然界不可抗
拒的规律,人世亦然。这首诗借描写残菊,暗示了贾府的没落和众人离散的结局。首联中,"露凝霜重"表明贾府所面临的危机日渐严重,大厦已摇摇欲坠,而众人无知无觉,还在宴赏作乐。次联暗示了贾府没落后众人的命运。她们曾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今却焦黄淡泊,丧失了往日的彩。不光是她们,整个家庭都将 "家亡人散各奔腾"。"金淡泊"、 "翠离披",既写出了往日金翠耀眼的繁华景象,又形象地刻画出了后来的破败情形,可见作者遣词造语的功力。难怪宝玉对这几个字也要心服口服了。这一联写菊花,已经形容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颈联转而写人。"才自精明志自高",作为一个有才能、有志气的女孩子,探春早已对家族中潜伏的危机有所认识,只是苦于无力回天。他日远嫁异乡,更使她日夜牵挂家中亲人,以至夜不能眠,听着窗外秋虫的叫声越来越弱,天空中,迟归的大雁迎着万里寒云缓缓飞翔,留下凄厉的哀鸣。在这幅阴冷的背景画面中,贾探春强打精神,安慰菊花,也安慰自己:"明年的秋天,还有相会的时刻,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分离,所以不必过于相思。"这让读者想起了《红楼梦曲·分骨肉》中探春的口气:"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但是明岁的菊花,已不再是今年的菊花。正如甄士隐在《好了歌注》中所唱: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人生如梦,而又不是梦;消逝的将会永远消逝,新来的不知何时会来。戏依旧在上演,而主角却换了又换,散场后的落寞,只能由当事人独自
体味。程本续书,为读者暗示了一个"兰桂齐芳" 的结局,这正如探春"暂时分手" 的愿望一样,不过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真实的人生中,往往既充满希望,又充满了无奈,面对有情与无情交织而成的现实,读者体味到一种更加彻骨的悲哀。
这首诗的前六句,渐次抒写了生命力极强的菊花,现在已是一片残败的景象,透露出探春对芳悲剧命运的冷静洞察。但是,在大观园里的所有少女中,探春是最积极的,她面对残菊并不颓废。 在尾联中,她表达了不必为花残而悲伤,"花落自有花开日,蓄芳待来年"的情怀。她是寄希望于未来的。后来她愤然表示要冲出这个衰颓的家庭,出去"立出一番事业来"就是明证。
从《红楼梦》和《菊花诗》的总体构思上看,"残菊"是蕴含着"残局"的意思的。菊花的整个生命历程,暗寓着贾府由盛而衰的历程,暗寓着大观园中的青少年的人生悲剧的历程,伏脉遥迢,丝丝入扣,仅仅作为一首孤立的诗来看是不够的。
2、南柯子·柳絮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
译文:纤细如缕的柳絮空自挂向枝头。连绵缠绕的绒丝徒然悠悠荡荡。无法把柳絮栓系也难把它羁留。就只好任凭东风吹向南北西东。柳絮飘零了,劝君莫要顾借。何时飞回来,只有我柳絮自知。眼下正是莺愁蝶倦的暮春时节。即使来年相见,也要隔一年的约期。
鉴赏:这首柳絮词,是由贾探春和贾宝玉合写的。词的上阙,由探春执笔,它通过描述柳絮随处飘飞的景象,流露出小说作者对探春命运无可奈何的感叹。
本来,作为自然飘飞的柳絮,是无所谓"悲愁"可言的。然而,在探春笔下,它既自述经历,又还自伤身世。 它那一团团纤细如缕的绒丝,不知有多少回试图去粘挂那细柔的柳枝,然而种种的努力终归徒劳。既然"也难绾系也难羁",就只好"东西南北各分离",无可奈何地任凭其飘泊飞升,直至那海角天涯。
这里叙述的仅仅是柳絮一个极其平凡的故事。但由于贾探春把凄伤的感情浸透于柔婉的笔致之中,因而细细道来,无不委曲动人。而贾探春的满腔哀怨,也自然寄寓于其中。
据三多藏本《石头记》所说,探春最后是含悲远嫁外藩的。在她嫁后不久,贾府被抄,她自
己也无力顾及家园。据此再印证本词,则词中所写的柳絮,便是探春"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的悲哀身世的比况。而"空挂"和"徒垂"云云,既可以理解为她远嫁后亲人们不必为她作徒然的挂念,也可以理解为身处远方一隅的她,即使眷念家园也无济于事。因为那时贾府已经分崩离析大势不可收拾了。由此看来,柳絮的自述、自叹和自伤,何曾不是探春这位"生于末世远偏消"的女中豪杰对自己身世、家族命运的悲叹和婉惜!透过这悲叹和婉惜,我们不正同样可以窥见小说作者曹雪芹对封建家族既已绝望而又恋恋不舍的样可以窥见小说作者曹雪芹对封建家族既已绝望而又恋恋不舍的复杂感情。
词的下阙是由贾宝玉赓续的,它通过对柳絮的咏吟,暗示了宝黛爱情的悲剧命运。词中"落去君休惜"一句,乃是柳絮对惜春人的宽解之语。其实却是从反面表达了惜春人对柳絮遭遇的深深叹惜。"飞来我自知"一句,等于说"柳絮你飞到我的身边,只有我这个惜春人深知你四处飘泊的滋味"。这一反一正的表述,写尽了柳絮的辛酸,也写尽了惜春人的恋情。这两句似隐喻宝黛爱情的悲剧:当黛玉日后如落絮般离开人世的时候,即使那时宝玉要怎样怜惜也已不可得,只好让自己忍受着无边苦恨的折磨。"莺愁蝶倦晚芳时"一句,从宋代词人章粢咏杨花的《水龙吟》词中"燕忙莺懒花残"一句化出。以暮春时节芳菲消歇的凋零景象,来烘染柳絮飞的悲剧气氛。经过这一番铺垫之后,再归结为"明春相见"的希冀。但那时已是"人去梁空巢也
倾"了。那物是人非的悲痛,也只有宝玉"自知"了。
就此词的上下阕相比较而言,两者在立意和构思上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这种区别大略有三:一是所隐喻的对象不同,这一点已如前所述。二是章法的安排迥异:上阕气脉贯穿,自然流畅;下阕开合有致,跌宕顿挫。三是遣辞造语有别:上阕多重词迭义,反复强调;下阕从反面造语,相反相成。这种区别,正是曹雪芹艺术匠心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