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诗词鉴赏练习题
一、阅读下面王维的诗歌和《红楼梦》(节选),完成第1—3题。(11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接舆:春秋时楚国人,一位狂人、隐士;诗中是接舆比裴迪。
《红楼梦》(节选)
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烟’好,你还不知他这一句还是套了前人的来。我给你这一句瞧瞧,更比这个淡而现成。”说着便把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了出来,递与香菱。香菱瞧了,点头叹赏,笑道:“原来‘上’字是从‘依依’两个字上化出来的。”
1.对《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A.一二句写景,有视觉形象有听觉形象,动静结合。
B.三四句写人,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隐者的安闲。
C.末句“五柳”写景,兼用陶渊明“自号”的典故。
D.这首诗炼字炼句,表达含蓄委婉,境界旷远壮阔。
2.你认为“上”和“依依”哪一个更好?写出看法和理由。(4分)
答案示例一:“依依”好。“依依”与前一句“远人村”呼应,写出了远处的炊烟隐约而轻柔的样子,同时又移情于景,将“我”融于景物之中,传形又传神,表现了田园的宁静安闲,表达了对田园的热爱。“上”没有“依依”更有情味和“淡”的境界。
答案示例二:“上”字好。“上”用白描手法,写出炊烟缓慢升腾的样子,极具动态感、画面感(立体感),使人如临其境;虽没有“依依”那样移情于景,但景物中自然融入情感,是一幅无我之境,更显淡泊,更让人回味无穷。
评分说明从词语意义、情景关系与意境的营造、上下句关系(结构关系)、手法技巧、思想感情的表达等方面分析都可。如果某二个方面说的充分,即可满分。
3.此处《红楼梦》的节选部分表现了黛玉的某形象特点,此形象特点在《红楼梦》整本书中是前后统一的,请结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任一内容,对此加以分析。内容写出概略即可。(5分)
答案示例一:林黛玉对陶渊明诗歌的喜爱,对田园诗“淡”的欣赏,表现了她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黛玉葬花,并在葬花词中说“质本洁来还洁去”,同样表现出对纯洁品德的坚守。
答案示例二:香菱是薛蟠抢的小妾,薛宝钗不教她学诗而黛玉倾心传授,既说明黛玉对命运悲苦的香菱的同情,也说明她本质上不顾及世俗人情和礼法。林黛玉与宝玉互赠情物情诗、同看《西厢记》,都说明她更珍视现实人性而抵触传统礼法。
答案示例三:黛玉教香菱学诗表现了黛玉的诗性、感性的形象特点,对诗的谈论表现了黛玉充满了自然的灵性和秀逸天真的意态风神。黛玉葬花,黛玉悲秋,黛玉叫紫鹃撂下纱屉看大燕子回来的对话,都说明黛玉形象中有诗的气韵灵性。
评分说明所选黛玉教香菱学诗部分表现的形象特点2分,基于文本的分析基于《红楼梦》整体分析的形象都可成立,比如人名、住处等;《红楼梦》相关内容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4-6题。(8分)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
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4.甲、乙两首诗作者分别为《红楼梦》中人物( C )。(1分)
A.林黛玉、薛宝钗
B.薛宝钗、林黛玉
C.贾宝玉、薛宝钗
D.薛宝钗、贾宝玉
5.对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分)
A.甲、乙两诗都是以螃蟹为主要对象的咏物诗,而情感不同。
B.甲、乙两诗首联都点明了吃蟹的季节、环境及众人的兴致。
C.甲诗颔联批判了奢侈浮华之风及社会现实中冷酷无情之人。
D.乙诗颈联写食蟹时去腥味、防积冷,实则喻人生,含深意。
6.《红楼梦》中描写,众人看毕这几首诗,都说:“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你认为哪一首更符合“寓大意思”的评论?请比较、赏析,写出理由。(5分)
审题:试题类型——比较阅读:赏析主旨、情感
答:两首螃蟹咏,作为咏物诗,不能就事论事,要有所超越,也就是说小题目要寓大意思,即要寓托较为深刻的含义。(1分)(解释概念内涵)
第一首诗比较流于表面,虽然写出了众人吃螃蟹时的时节、环境、热闹场面、众人的兴致盎然等,但只是表达了螃蟹味道甚美,满足人们口腹之欲而已,并未有所超越,寓托深意。(2分)(分析诗歌内容)
红楼梦诗词鉴赏
第二首诗则不然,除了以上内容之外,寓托深意。如第二、三联,讽刺了世上有人粗暴野蛮
、横行霸道,有人皮里阳秋,阳奉阴违,阴险诡诈;螃蟹虽然有腥味、味寒用以自保,但用酒、菊、姜即可彻底对付,最终还是会被下锅蒸煮吃掉,也预示着这种人没有好下场。本诗没有仅仅就事论事,停留表面,而是寓托深意,读来意味深长。(2分)
(其它,螃蟹可能在曹雪芹那里还指贾府大家族,后被抄家;甚至清王朝,江河日下,也有可能)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9题。(8分)
残花
[唐朝]李商隐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
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注】①尖:在前或先行的。另有一解:尖即“簪”。②掩关:掩门。
7.从题材上看,下面这首诗最不可能属于的一项是( D )。(1分)
A.送别诗    B.闺怨诗   C.伤春诗    D.山水诗
8.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D )。(2分)
A.清新流畅   B. 绚丽飘逸   C.阔大悠远   D.深沉蕴藉
9.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为宝玉过生日,芳开夜宴。行酒令射覆游戏中,香菱引李商隐《残花》的诗句“宝钗无日不生尘”笑说宝钗名字的出处原在唐诗上。分析曹雪芹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5分)
香菱所引的诗句与薛宝钗的名字关联起来,表现香菱学诗后,读书日多,学问渐长;其次,借物喻人,用先发的花、镶着珠玉的钗子比喻才华能力出众的薛宝钗;用诗句中“宝钗生尘”的意象暗示人的命运,暗示宝钗后来出嫁竟独守空房、懒于梳妆的不幸结局;有乐中寓悲的艺术效果;含蓄地表达作者对薛宝钗才华、能力被无可奈何的命运埋没的同情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