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逐句解释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季是温暖,鸟语花香,万物生机勃勃的季节。我国把立春这一天定为春季的开始。
    雨水:雨水节气,每年2月19日--3月6日,太阳黄经达330°时为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雨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这一时期,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雨水节后,土膏脉动,雨水增多,且气温升高,又是多病之时,应当注意预防疾病。”《通书·历法》:“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增多,土壤含水量增加,对冬小麦的返青生长较为有利。惊蛰:
    “惊蛰”表示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昆虫。它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
雨水节气的诗句
出走矣。”这时冬眠的动物被雷声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时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桃花红,黄鹂鸣,鹰化为鸠,均是此时节令的特。春分: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又名日中、仲春、春分、春社、晚春、分分、仲平。每年公历3月20日前后( 3月19或者20日)。太阳到达黄经0°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意思是说春分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所以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其中,雷乃发声是指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声音响彻天宇。惊蛰过后,气温和地温渐渐升高,冬眠的虫类慢慢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