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水节气的古诗书法作品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喜欢把诗词书法融入四时八节之中,以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仰之情。就在这烟雨蒙蒙、天地渐凉的时节,关于雨水的古诗书法作品便是最好的诠释。
    隶书笔力遒劲,给人以刚健不阿之感。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雨中池塘诗册》便是书坛长存的经典。清秀飘逸的隶书遒劲有力,笔画挺拔飘逸,映衬出那片池塘的清凉秀丽。诗句描绘出雨后池塘的景致,水面漾起层层荡漪,池畔的柳树随风飘曳。有水有树有诗,诗书画一体,令人留连忘返。
    草书则更加追求笔力的灵动和自由。宋朝名家苏东坡的《雨中花卉册》可谓草书中的经典。笔画舒卷飞动,起伏跌宕而极富生气,再现出雨后花草摇曳的姿态。画作上诗句也沐浴在这份自由洒脱的气质之中,恍如一股清流在其间穿流而过。人材俱佳的苏东坡此作可谓诗书画三绝,意境深远而格调高雅。
    行书亦别有一番风姿。明代文人沈周是书坛名家,他的《雨中漫步》行云流水笔法纵横捭阖。遒劲有力却不失灵动,将一场小雨娓娓道来。行书字字见风骨,行行现遒劲,又将那份欣赏雨景的从容恬淡娓娓而谈。整个作品如一滴雨水滚落,迸发出阵阵涟漪。
    如今书画家们也不忘雨水灵感。张怀璞先生的《下雨看竹》一气呵成的大草书布局大气磅礴,然而笔墨间却看不到一丝雨水的潮湿气息,反而给人以一股清新质朴之感。笔画沉着飞扬,在纸上挥毫泼墨,将竹叶的毅力与清新尽在其中。诗句亦洋溢着作者对雨后生机盎然的竹子的赞美与喜爱。竹影斜斜,得雨后之真趣,令读者也随之一同沉浸其间。
    古人对雨水这份来自天地的馈赠向来是充满敬爱之情,尤其在盛夏时节,万物都在盼望着这份滋润。吕步青小的工笔画作《雨水盈秋》则刻划了这一情景。细腻的笔触重现出瓜果累累、诗酒盘盘的人间秀。画中人物或垂钓、或把酒、或吟咏,无不沉浸在雨水滋润下的恬淡安逸之中。足见古人对雨水之惠赐有着何等眷顾与心意。
    不一而足,宋人文同的《雨神》亦充满诗意。画中泼墨苍劲,在纸上勾勒出一个具有强烈节奏感的身姿。行云流水的笔势与诗句相得益彰。借泼墨为形,为神龛中的雨神呈现了生动形象。待到纸上泼墨勾勒出肆意挥洒的轮廓之时,诗句便随之纷纷泻地而下,如一阵汹涌的骤雨倾盆而至,大有雄渾之气概。
    纵览古今,不难发现雨水与书画诗词的融合妙契之处。无论是在隶书行书草书之中,亦或是在工笔山水意境之内,这份天地馈赠都滋润着笔墨纸砚,让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挥斥方遒之际,无
不体现出对雨水的热爱与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