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人物形象分析
贾母人物形象分析
《红楼梦》里,贾府里地位最高的贾母,贾母又被称为“史太君”和“老祖宗”她的娘家姓史,也是四大家族之一,也是贾府里最高的权位者。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贾母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贾母人物形象分析 篇1
荣国公长子贾代善的妻子,有两子—贾赦和贾政。她当时嫁到府上,是重孙媳妇,如今,她眼下也有重孙媳妇。在荣宁两府,男男女女377人(这个人数,是我一个个数出来的数据,仅限前八十回出现的不重复人物),可以说无人不知道这位老祖宗的权威。贾母熬到这个份儿上确乎不容易。当初来贾府,作重孙媳妇、孙媳妇和儿媳妇,多重的身份也就长辈、平辈儿一大帮,礼节、孝道她必然是一点儿也不敢马虎,她那时自然是低眉顺眼,小心谨慎,察言观,以讨她们的欢心。侍候丈夫管教儿子,作为妻子和母亲,她丝毫也不能懈怠,必须竭尽全力。同时因为出身大家,见过世面,且精明能干,便事必躬亲处理繁杂的家政,事无巨细。处处要
照看得到,实非易事,那一份算计我们可想而知,所以宝钗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这话自然也有宝钗恭维老祖宗的意思,但也不难看出和想出,当年她也的确需要如此。老太太听完这话,既是自谦又是自耀的说:“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日我像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妈强远了。(第三十五回)”可见,贾母当年比眼下的王熙凤还要精明强干,善于理家。
几十年过去,曾经的长辈以及丈夫相继过世,她终于熬出头,有了一大堆孙儿孙女,在辈分上和身份上都成了贾府至高无上的象征,她再不必对谁恭谦有礼,看着眼过日子,她心理上的压力逐一散去,谁也不能指挥她或者限制她做什么了,于是,她在晚年,得到了一种真正的心理和身体的自由,所以她表现出活泼的近似少女的心态。她出生于金陵世家的侯门大户,受惯了宠爱,谁能对她进行管束?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她在娘家是多么的自由和顽皮“我先小时,家里也有这么一座亭子,叫做什么枕霞阁。我那时也只像他们这么大年纪,同妹们天天顽去。那日谁知我失了脚掉下去,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如今这鬓角上那指头顶大一块窝儿就是那残破了。众人都怕经了水,又怕冒了风,都说活不得了,谁知竟好了了。(第三十八回)”看看,她有多么淘气,大观园里的妹再玩也
无非就是下棋、钓鱼、吟诗、开个夜宴,谁再也没像贾母小时候玩的那么尽兴吧?
她害怕寂寞,喜欢热闹,正是因为她的年纪还不算大(刘姥姥那场戏了,可以看出她也就是六十几岁)身体还很硬朗,但她守寡多年,没有丈夫的相伴,她就更渴望沸沸扬扬的热闹来排解心头积压的那份对情爱的冲动和空虚,她出于大家子,所以她十分会享受,有一段描写我记忆非常深,意思就是带着刘姥姥听见小戏子们练戏,她说去亭子里隔着水听戏,声音最好听。她主动召集或主动参与
后辈们的各种聚会。宝钗过生日,贾母主动出钱唤凤去备酒席(第二十二回),凤寿诞,她发起攒钱庆贺(第四十三回),探春初结诗社,赏桂花吃螃蟹,史湘云做东,她一请就到,兴致勃勃,并说道:“是他有兴头,须要扰他这雅兴。(第三十八回)”,芦雪亭即景咏诗,未请贾母,诗方咏罢,她竟然冒雪来凑热闹,“贾母来至室中,先笑道:好俊的梅花!你们也会乐,我来着了。又说:你们只管玩笑吃喝。我因为天短了,不敢睡中觉,抹了一回牌,想起你们来,我也来凑个趣儿(第五十回)”。更别提来了刘姥姥,她愣是陪着逛了大半个园子。 为了以热闹排解内心对空虚的惧怕,她把她的爱尽意地转移在孙儿孙女身上,纵容他们,庇护他们,让他们总是围绕在她的身边,在这种氛围下,她的年纪好像也变小了,一起说笑,一起玩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谁可以责怪她,也无须顾及礼教的规范。
她知道孩子们害怕贾政,所以,在她们玩闹的时候如果有贾政在场,她必定毫不留情地将贾政“赶走”,这也有她自己的一方面原因,如果贾政在场,也就时时提醒贾母她的身份,想得到彻底的放松就不可能。
贾母爱她的儿孙们,但她更爱宝玉,爱宝玉绝不仅因为他是男孩儿,可以传宗接代,而是另有它因,看看贾母与众人去清虚观“祷福”那场戏里怎么说:“谁知宝玉解手去了才来,忙上前问:张爷爷好?张道士忙抱住问了好,又向贾母笑道:哥儿越发发福了。贾母道:他外头好,里头弱,又搭着老子逼着他念书,生生的把个孩子逼出病来了。张道士道: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作的诗,都好的了不得,怎么老爷还抱怨说哥儿不喜欢念书呢?依小道看来,也就罢了。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个玉儿像他爷爷。 (第二十九回)” 知道了吧,她从宝玉身上,看到故去丈夫的影子这是贾母溺爱宝玉的原因,更因为此,她便将对丈夫的感情转在宝玉身上。她不许任何人伤害宝玉,哪怕是宝玉的父亲。当贾政笞挞宝玉时,她大发雷霆,宣称要回金陵去,贾政只有叩首认错的份儿,解释他教训儿子是为了光宗耀祖,贾母却说:“你说教训儿子是光宗耀祖,当初你父亲怎么教训你来!”这话的意思有说贾政的无能,
更多的,是对丈夫的想念和崇拜。
贾母人物形象分析 篇2
前人历来都认为贾母是一个看起来对儿孙们很爱惜,却是维护封建纲常礼教的“第一人”。
贾母姓史,乃金陵世勋史侯之女,故又称“史太君”,荣国公贾代善的夫人,封为“诰命”。年轻时即在贾府中治家,独掌大权,威信很高,形成她至高无上的权威,至老不衰。她作为贾府的最高长辈,是贾府的核心。
贾母是一位优秀聪慧的女性,她见多识广,看到身边的众多优秀女性远远强于须眉男子,所以她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一切都以本人的认识角度出发,来评价人的价值。在她的几个子女中,她最疼爱的就是女儿贾敏,而非儿子贾赦、贾政。她的两个孙女探春和迎春都十分优秀,她把她们都放在身边亲自教养,以自己的做法来感染和教育她们,耳濡目染间,使她们有着男子所不可企及的优越之处。贾母吃自己爱吃的食物时,总是喜欢与大家分享。小说第七十五回写众人在她那里吃饭,她“负手看着”,觉得“这是最有趣的”,仿佛别人吃和自己吃的意义和价值是一样的。这也充分表现了贾母对身边这些女孩子的不可言表的关爱之意。
贾母在贾府内的权威更多的是来自于有尊严的母爱,而不是凭权力与盛气凌人的威风。她对凤及其他大、小媳妇们的过失很少采取声俱厉的斥责与惩处,有过的批评和责备常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总以博大的母爱为出发点,令人心服口服。在清虚观,她对凤的失当言行是不满意的,但她的批评显得很委婉:“猴儿,猴儿,你不怕割舌下地狱?”凤也并未听到贾母的批评就紧张起来,依旧谈笑风生。在大观园的宴请席上,凤想对刘姥姥耍恶作剧,欲以这位乡下老人之丑态取悦众人,贾母即加劝阻,道:“说是说,笑是笑,不可多吃了,只吃一杯罢。”小说更多的表现了贾母慈爱的一面。贾母是一个慈祥的老祖母和母亲,对儿孙有着老年人特有的疼爱与宽容。贾母的'母爱是以宝玉、林黛玉、凤三人为中心的,同时成放射状态向周围的年青一辈发散。
贾母不仅喜欢自家女子,对于别人家的女孩也一视同仁。如,那日,当宝琴在冬日的阳光下披着凫魇裘斗篷出现在雪坡上时,身后又有一丫头抱着一瓶红梅。贾母一见,立刻向众人说:“你们瞧,这雪坡上,配上她这个人物儿,又是这件衣裳,后头又是这红梅,像个什么?”经她一指点,众人立刻明白,都说:“就像老太太屋里头挂着的仇十洲的《雪艳图》!”贾母却摇头笑道:“那画的哪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这样好。”因为对女性的关注和聪慧的肯定,所以贾母比其他人更善于发现和欣赏女性的美。
另外,对身边的和遇到的个孩子,都表现出热情的爱怜之心。
她对宝贝孙子宝玉异乎寻常地疼爱,这种爱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母爱,既有老年人的舔犊深情,更有着太上家长对年青继承人的殷切希望与庇护。二十九回中贾母对着张道士的感叹也将自己对宝玉偏爱的缘由表述得清清楚楚:“我养了这些儿子孙子,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还像他爷爷。”父亲的责骂与苛求,母亲的自私,使得宝玉感情上偏向祖母,贾母主动代替了王夫人母亲角,她和孙子之间“隔代亲”,书中也写道宝玉和元春都是由祖母抚养大的。贾母给宝玉以温情、教诲,日常生活中甚至关心到提供他“仔细那上头挂的灯穗子摇下灰来迷了眼”。贾母坚决不同意贾政那样严厉地管教儿子,每当宝玉不敢去时,总是说:“不要紧,有我呢。”当宝玉“不肖种种大承鞭答”时,她制止了食古不化的贾政的不理智行为,事情过后,贾母继续贯彻她的宽容政策,叮嘱宝玉周围的人:“以后倘有会人待客诸样的事,你老爷要叫宝玉,你不用上来传话……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可出二门。”在老祖母的庇护下,宝贝孙子享受着政治外的特权。
对于孙媳妇王熙凤,贾母的爱更多地表现为对“凤辣子”的欣赏、器重和对她无伤大雅的打浑凑趣的宽容与受用。凤精明强干,是贾母垂帘听政的最得力助手,也是唯一一个敢于拿贾母开玩笑的人,贾母对她的放
诞无礼也不计较,反觉得高兴。第三回写林黛玉因父母双亡而放接进了贾府,当她刚与外祖母洒泪诉衷肠时,忽听得后院传来笑语声:“我来迟了……。”此时此刻,众人“个个敛声屏气,恭肃严肃,这来者是何等人物,敢于如此放诞无礼?”贾母提醒黛玉不必拘礼,“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封建社会司空见惯的婆严媳卑的清规戒律,在她俩那里没了踪影。尽管在这种场合里凤的表现似乎显得突兀、反常,而贾母反而很欣赏,在她向黛玉介绍凤的诙谐语调里流溢着由衷的赏识之情。
王熙凤人物分析《红楼梦》中贾母是一位能干称职、尽心尽责的母亲。贾母饱经沧桑,见多识广,持家经验丰富。薛宝钗曾巧妙地恭维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二嫂子凭她怎么巧,巧不过老太太去”,贾母受之泰然答道:“当日我像凤丫头这么大年纪,比她还来得呢!”贾母对年青一辈爱怜有加,但也维护正经礼数,时时不忘加以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