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书法作品欣赏刘禹锡《陋室铭》赏析
在这个世风⽇下,物欲横流的时代,很多⼈正渐渐迷失在物质享受的诱惑之中,距古⼈先贤之遗风已渐⾏渐远。不过,每于夜深⼈静之时,远离城市喧嚣之后,细细品读《陋室铭》,不仅顿觉神清⽓爽,且所有的功利之⼼、物欲之念皆会归于平静。因此,也常常感叹于此⽂主⼈的淡泊名利、洁⾝⾃好的⾼尚⼈格。
《陋室铭》全⽂:
“⼭不在⾼,有仙则名。⽔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丁。可以调素琴,阅⾦经。⽆丝⽵之乱⽿,⽆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云亭。孔⼦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作者简介:
刘禹锡(公元772年—公元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学家、哲学家,据说是汉朝中⼭靖王刘胜的后⼈,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政治改⾰集团的⼀员。刘禹锡在⽂化⽓氛浓厚的⼤唐王朝时期被誉为“诗豪”,其诗⽂精品有《陋室铭》、《⽵枝词》、《杨柳枝词》、《乌⾐巷》等名作。
刘禹锡天资聪慧,少年时曾游学长安等地,在当时已名声鹊起,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他与柳宗元等⼈进⼠及第⽽⼊仕,并与韩愈、王叔⽂、柳宗元组成⼀个改⾰派,希望通过变法来医治⼤唐王朝⽇益衰弱的症状,再现盛唐时期的辉煌,但是改⾰却触动了唐王朝那些藩镇和贵族们的利益,最后改⾰失败,王叔⽂被赐死,刘禹锡、柳宗元等⼈被贬外放,其中刘禹锡被贬为远洲刺史,不久后⼜被贬为远洲司马,这就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司马事件”。
刘禹锡博学多才、⽣性豁达,他⼀⽣为中兴⼤唐帝国奋⽃却屡遭恶运,从初次被贬到天宝⼆年(公元826年)奉诏回朝,前后共历时⼆⼗三年之久,⽽这⼆⼗三年正是刘禹锡⼼智俱佳、精⼒充沛的黄⾦年龄段,却被⽆情的荒废在了流放颠沛之中。
然⽽刘禹锡并未向命运屈服,⾯对不公正的对待,他⼼胸坦荡,不卑不亢,充分体现了他做⼈不可有傲⽓但不可⽆傲⾻的⽓节,他利⽤这段时间创作出了⼤量的诗⽂名著,其中这篇意境深远振聋发聩的《陋室铭》就是在那种逆境中所创。
【陋室铭】创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与政治⾰新得罪当朝权贵,被贬为安微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通判应住衙门⾥三间三
厦的屋⼦。可和州知县见刘禹锡是被贬⽽来,便多⽅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江⽽居。刘禹锡没有埋怨,撰写⼀幅对联贴于房门:⾯对⼤江观⽩帆,⾝在和州思争辨。这个举动⽓坏了知县,⼜令衙内书吏将刘禹锡的住房由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由三间改为⼀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写了⼀幅对联:“杨柳青青江⽔边,⼈在历阳⼼在京。”安⼼住下,读书作⽂。知县见他还是悠然⾃得,将其住房再度调到城中、⽽且只给⼀间,仅能容下⼀床⼀桌⼀椅。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次⽐⼀次⼩,最后仅为⽃室,于是愤然写下了这篇超凡脱俗的旷世名作《陋室铭》。
搬三次家,住房⼀次⽐⼀次⼩,最后仅为⽃室,于是愤然写下了这篇超凡脱俗的旷世名作《陋室铭》。
《陋室铭》简析:
全⽂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写不陋奠定了基调。“⼭不在⾼,有仙则名。⽔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看来,“仙”与“龙”是为⼭、⽔增⾊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居陋室,⽽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缘的。正如他⾃⼰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芬芳四溢的⾹⽓形容其⾼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丝⽵之乱⽿),⽽是⼼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作“诸葛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安贫乐道”之⼼,所以说“何陋之有”。
《陋室铭》鉴赏:
《陋室铭》是⼀篇托物⾔志的铭⽂。⽂章整体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好、不慕名利的⽣活态度。表达了作者⾼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它单纯、简练、清新像⼀⾸精粹的诗,充满了哲理和情韵。《陋室铭》虽不⾜百字,篇幅极短,但格局甚⼤。陋室以矮⼭、浅⽔相衬,与诸葛庐、⼦云亭并提,居住其中,有古之贤⼈、今之鸿儒相伴,真是陋室不“陋”。全⽂想象⼴阔,蕴意深厚,有咫尺藏万⾥之势。
从这篇⽂章,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雅,精神之富有,使⼈感受的是陋室不陋。“苔痕上阶绿,草⾊⼊帘青”,给⼈更多的感觉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屋,充满了勃勃⽣机。可以说这是⼀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
能传诵不衰,脍炙⼈⼝。
⼀直以来,刘禹锡,“⾝居陋室,仍不改其⾼洁”之风范⼀直为后世所景仰。⽽以《陋室铭》为题材的书法作品更是被后⼈⼴泛⽤于家居装饰,以显⽰居住环境的⾼雅及格调(如下图)。
竹枝词刘禹锡
【总结语】
刘禹锡才华横溢,忧国忧民,但⽣不逢时,不为朝廷所⽤且屡遭打击,最后只能寄情于⼭⽔,会昌⼆年(公元842年),刘禹锡病逝于洛阳,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于河南荥阳。⼀代诗豪就此谢世,然⽽他留给世⼈的先贤遗风却永传后世,“法天道,循⾃然”古⼈早有遗训。中华民族作为四⼤⽂明古国唯⼀现存的⽂明,必有其深厚的⽂化底蕴,⽽这种⽂化底蕴也必将使中华民族⽣⽣不息。
更多陋室铭书法作品欣赏,请认准易从⽹!(可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