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及运用。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
药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 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
二、推进新课物质的变化
[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1(2)首先展示胆矾晶体,再把蓝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粉末。
[讲解]蓝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粉末状的胆矾。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回答]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小结]教师小结物理变化的概念和特征,并叫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两种方法形成的硫酸铜溶液中都滴入氢氧化钠。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沉淀〕
[讲解]这里的蓝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也说明蓝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粉末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演示]实验1(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讲解]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小结] 教师小结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征,并叫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这两种变化有没有联系呢?
[小结]这两种变化唯一的区别是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同时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却是化学变化。
[思考]灯管通电发光发热是什么变化?水烧开冒气泡是什么变化?
[小结]这两个都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颜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三、课堂练习 P10第1题
四、完成练习册P4探究一及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抓住两者的本质区别,多做一些练习。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
第1课时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2.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有发光发热、颜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