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续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研究,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课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融化等。
2.化学变化:木材燃烧、铁的生锈等。
3.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颜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放热、发光(发光发热的不一定是化学性质,如灯泡通电发光)等。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物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溶于水等。
课题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收集呼出的气体:排水法
课题三 走进化学实验室
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
2.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处的最低保持水平。
3.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盐酸,产生大量气泡,粉末消失;锌粒中加入盐酸,产生气泡。
4.试管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
5.氢氧化纳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沉淀物。
6.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以洗干净。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 空气
1.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1/5的结论。
2.红磷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3.空气中所含的体积: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4.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5.纯净物: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红磷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等分别由一种物质组成,它们都是纯净物。
6.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性质:
氧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为懒惰气体,常用作保护气和霓虹灯(物理性质)。
7.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其中无易形成酸雨的是二氧化硫。
课题二 氧气
1.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氧气不易溶于水。
2.硫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发出淡蓝的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
3.硫 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4.木炭在空气里燃烧:红热状;木炭在氧气里燃烧:发出白光,剧烈燃烧。
5.木炭 氧气——点燃>=二氧化碳
6.铁丝在空气中加热:发生红热,不能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加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铁丝加热时,集气瓶底部要放水或细沙)
7.铁 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8.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9.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在氧气中燃烧的较剧烈),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氧化剂)。
10.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慢,甚至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
课题三 制取氧气
1.常用制取氧气的办法: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
2.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3.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 氧
4.氯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 氧气
5.高锰酸钾——加热>猛酸钾 二氧化锰 氧气
6.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7.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原理也就是压强原理。用手紧握试管,气体受热膨胀,气压增大。如果气密性好, 空气就会从出口出来,在水中可看到气泡,反之,如果气密性不好,气体就会从没密封好的接口出溢出。停止加热时,要把导管移除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水会倒流使试管破裂。有些固体试剂受热时会放出水蒸气,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冷凝水流到试管底部,炸裂瓶底。
8.工业上制取大量的氧气主要利用了液态物质具有一定的沸点,在低温条件下加压,把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由于氮的沸点比氧的沸点低,因此氮首先从液态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一 水的组成
1.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2.水在通电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正极处的试管中生成氧气,负极处的试管中生成氢气,比例是1:2
3.氢气是一种无、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空气密度1.293g/L),纯氢靠近火焰时,声音很小,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火焰,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4.水——通电>氧气 氢气
5.氧气 氢气——点燃>水
6.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二氧化碳、氧化铁、高锰酸钾都是化合物。
7.氧化物: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就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碳
、氧化铁、高锰酸钾和水都是氧化物。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氢气、氮气、氧气都是单质。
课题二 分子和原子
1.物质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分子和原子的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如氨在空气中的扩散、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水在常温下的挥发等都是分子在运动着。在受热时,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这就是水受热加快蒸发的原因。
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4.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5.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
子。
课题三 水的净化
1.自然界的水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因此很浑浊。
2.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淀,达到净水的目的。
3.投药消毒是化学变化。
4.利用漏斗、滤纸、烧杯过滤液体的步骤: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始终低于漏斗边缘;液面始终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装过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5.活性炭的作用:过滤不溶性物质,吸附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及素。
6.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7.软水:不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8.肥皂遇到硬水易起浮渣易生水垢,起泡多的是硬水,不易起泡的是软水。
9.生活中通过煮沸水降低水的硬度,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10.制取蒸馏水时,在底部放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加热时出现爆沸。
11.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纱布的作用是隔离。
课题四 爱护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着,海水中含有化学元素有80多种。
2.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3.工业上,减少污染物产生;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4.氢气 氧气——点燃>水
5.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一 原子的构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原子核带正电既核电荷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既核外电子数。
3.核电荷数(既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既电子数),公式表达: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4.不是所有的原子都含中子,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5.原子很小,一个原子跟一个乒乓球体积之比,相当于乒乓球跟地球体积之比;原子核跟原
子体积之比,相当于蚂蚁跟体育场体积之比。因此,原子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
6.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这种碳原子叫做碳12,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它的质量1/12等于1.66*10(-27)kg)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r为下脚标,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