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整理大全
化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真的是一个世纪大难题,因为化学真的有太多东西要记,更痛苦的是我们不知道哪些是重点!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整理内容,欢迎使用学习!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整理
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
“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
“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
“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氧气的制取
九年级化学上册(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法,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此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2)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固液不加热:2H2O2MnO22H2O+O2↑
(3)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4)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③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时再收集;
④实验结束时,先移开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5)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1.化学元素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3.元素化合价口诀
正一钾钠银氢氨,正二钙铜镁钡锌,
铝三硅四磷正五,氯常负一氧负二,
铁变二三碳二四,硝酸盐酸根负一,
碳酸硫酸根负二,二四六硫均齐全。
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4.镁还原氧化铜:Mg+CuO加热Cu+MgO
金属与氧气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3O2=2Al2O3
九年级上册化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一、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
1.纯净物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2.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市售“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于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纯碱不是碱,铅笔不含铅,刷暖气片的“银粉”是铝粉。
4.燃烧是化学变化,爆炸可以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瓦斯爆炸),也可以是物理变化(如气球和轮胎爆炸)。
5.蒸馏是物理变化,干馏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分离空气和石油是物理变化,硬水中加肥皂水出浮渣是化学变化。
6.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就是氧化物(如KClO3)。
二、空气
1.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但不属于惰性气体。
2.二氧化碳无毒,不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3.氧气不是常见的燃料,它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
4.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易溶于水,不是不溶,也不是易溶。
6.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不是质量分数;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长期呼吸高浓度氧气不利于健康,火灾不易扑灭,物质容易氧化。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
7.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燃烧,但是会氧化;带火星的木条和红热的木炭都是在燃烧 ,燃烧不一定有火焰。
8.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是固体小颗粒,不是白雾或烟雾。
9.催化剂不一定加快反应速率!
10.气体出来了叫“逸出”,液体出来了叫“溢出”。
11.空气中的各种组分是均匀混合在一起的,因为分子的运动无处不在。
12.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内要放棉花,防止加热时粉末堵塞导管。氯酸钾制氧气是不需要棉花的,高锰酸钾粉末很轻。
三、水
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如O2和O3混合),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天然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硬水一定是混合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5.电解水时,负氢正氧,体积比2:1 (分子个数比哦)
四、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
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有的原子没有中子,氢原子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量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3.氧化铁是三氧化二铁,不是FeO
4.CO2、SO2、H2O2中都不含有O2分子
5.食品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单质。
6.氧在化合物中通常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
7.海水中最多的元素是氧,空气中最多的元素是氮,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是氧。
五、质量守恒定律
1.无论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或减少,这个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3.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有气体,生成物气体不写“↑”,反应生成的水蒸气不写“↑”。
4.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证明其中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能证明其中有氧元素。
六、碳及其氧化物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石墨和金刚石不是同种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2.木炭和活性炭不属于单质,但主要成分是碳。
3.碳单质只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例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4.紫石蕊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使紫石蕊变红的是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
5.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不同。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含碳量不同。
6.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不是CaCO3和HCl,也不能用稀硫酸。
7.长颈漏斗脖子长不戴帽子,分液漏斗脖子短、戴帽子、还打领结(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