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映钱塘剧目赏析2000字
《月映钱塘》是一篇美文,但是应试教育的文学课堂,很容易把她的美扼杀。我在讲授这样堂课的时候,很注意从文学鉴赏角度为学生进行文学性、美学性教育,往往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一、月映钱塘的阴柔美:
阴柔美是美学鉴赏的一个方向。朱自清的散文,常常欲表达种种浓重而又无法言说的情感,显得委婉而忧郁,因此,我认为他的散文具有一种阴柔美。而《月映钱塘》,便是其中一篇具有阴柔美的散文。
《月映钱塘》是朱自清抒情散文代表作之一。作者着意描写的是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但写荷塘也好,写月也好,都是作者特殊心境下的景,字里行间总是“透映”着自己的主观体验。因此,我们阅读朱自清的这篇散文,仿佛走进了一个裸露自我的灵魂世界。
作者写荷花荷叶、月华光影,暗示着自己的内心体验。与其说月映钱塘是客观情景的描述,不如说是作家主观心路历程的记录。全文选取的,都是一些具有阴柔美特征的景物,作者的
情感随着景物流溢其中,因而散文形成了委婉、含蓄的阴柔美。
二、动静之美:
动和静是一组矛盾的音符,在这篇美文中,动和静的结合恰到好处,给人富有想象和体验的空间魅力。
朱自清先生对《月映钱塘》的结构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而表现得却又不露痕变,显得浑然天成。这是一种圆形结构:“出家门”“荷塘散步”“入家门”。
朱先生巧妙地将独自散步设定在月夜。既是夜晚,故而文章整个背景便有一个“静态”的基调。在此基础上,朱先生有意点缀一些“动态”,以此反衬夜静。例如:“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除此之外,无论是写去荷塘的路上,还是写月下荷塘,塘上月,塘四周夜,都极写其静。
写月下荷塘和塘上月时,朱先生散文风格进一步显现出来,那就是似乎毫不节制其激情
悦动。月下塘中之荷美得让人心旌摇荡,难以把持。也美得有些失真。因为是月夜,这种美又是幽美、静美。
我们看到,“我”的四周是静静的天地,而“我”的内心却是“不宁静”的,外部环境的“静”反衬了“我”内心的“动”。景幽深,“我”一人独自夜晚独欣赏。静夜,美荷,淡月,“不宁静”的“我”在此情此景下,涌出是是更浓重的孤独,寂寞,哀愁,更浓重的“不宁静”。同样,单单“我”一人,夜越静,景越美,我们越能感受到先生此时的孤苦,可怜。先生在这美文赏析
里用了中国传统文学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外在的“静”反衬了内心的“动”。
三、现实和理想之美:
月映钱塘不是无病呻吟,把现实的矛盾切入美感的文章情感里面,可以看到生化的美,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一个文人的感情,而是一个承担者的责任。
朱自清已经是清华大学教授,“五四”精神仍在他身上闪闪发光。《月映钱塘》之所以成为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在显示层面上,似乎很得力于作品作融情入景的渲染描摹。那飘渺轻纱掩映下的荷塘月景,恰恰是当时作者心境的微妙展示。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月映钱塘
无疑就是作者心灵的一种寄托。他要寻得自由自在的所在,没有现实矛盾的羁绊。他沉静在这样的气氛里,他感到了短暂的静默的喜悦。这也让我们也与他一道分享到了他体验到的那种内心的喜悦,以及他心灵深处那缕缕微妙的律动。这或许含着当时笼罩在知识分子心头的时代气氛所致的因素。
但月下荷塘的一番漫游,并不能解决作者的心灵“不宁”的问题。而心灵的孤寂与微苦恐怕是处于动乱年代士人心中共有的一种心态。作者在寻一种爱的力量,像月光在天最黑暗中发出光来,普照世人万物,爱就是我们的信仰,人类唯一的信仰,它是至高无尚的力量,像是夜中的月用爱和舍己去关怀人类和万物。
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空洞,世间万物都无法填满。但在这苍茫的月下,作者却有了与月独处的妙趣,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因为月的圣洁,月的无私,月的博爱,月的美,更有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抚慰着他一颗颇不宁静的心灵,月呈现出的静,无声但有力的抚慰着作者心中的不宁静。
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摆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使读者觉得有一种力量在使人挣扎,奋进。荷塘里有“流水”、“花”、“叶子”、“月光”、“蛙”、更有作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后来到荷塘边“笼着轻纱的梦”。荷塘在给予,无私的给予一切需要它的人和物,它也像作者一样爱人,爱大自然,爱世间的一切。因着荷塘的爱和舍己才有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没有了荷塘,这一切都将不复存在。荷塘再美,也无法抗拒人的毁坏,正如作者对人生的梦再好,面对黑暗的世界也有苦闷与彷徨。但他们都有一种向往于未来思想的力量,盼望一个公平,公正,公义的和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