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美句欣赏之莫高窟余秋雨摘抄赏析
“美文”,顾名思义就是优美的文字,语言优美舒适 、意境奇妙无穷,词藻真实而不华丽,文笔行云如流水般的流畅,文风朴实而清新自然而明快,活泼而可爱。它可以使人感到生活状态的美好,幸福而甜蜜,温馨且浪漫,欢快而热烈。
“美文”形式多样,可以是随笔,散文,诗歌,孩子的成长日记,心灵鸡汤,爱情小说……还可以是思绪的辗转,情绪的发泄,也可以是心灵的慰籍。
平日收集汇总有感触的美文美句,久而久之可以让人出口成章、腹有诗书气自华。喜欢的朋友请赶快收藏阅读起来吧~
莫高窟一个光彩夺目的名字,一个另人神往的艺术圣地;莫高窟余秋雨摘抄赏析的内容有哪些?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莫高窟余秋雨摘抄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一、借助媒体——激情。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儿童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各种信息的。课堂上,借助媒体——
音乐、录像、课件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那活生生的事物,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彩,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生便由感而发,情绪大振,激情奔放。《莫高窟》这一经典历史文化艺术,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尤其是南方的孩子。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所讴歌的敦煌艺术和世界文化历史,降低教学难度,景老师在教学伊始,首先让学生通过一组图片了解敦煌,感知“敦煌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教师设问:“为什么说敦煌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课文介绍了莫高窟有些什么?”这样教师的一点一拨很快地就把学生带进了课文。由于学生的情感已被深深地激发了起来,对文中彩塑、壁画、藏经洞三个部分一目了然,学生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就不言而喻。学生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了调控,由此成为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在语文课中做数学题。
看起来这有悖于教学常理,有违于教学的常规逻辑。但这一案例的教学结果却显示,这两道简单的算式犹如两支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炬,让整个课堂都变得生动起来:
师:莫高窟的壁画有什么特点?
生:莫高窟的壁画宏伟瑰丽。
师:你从哪儿觉得莫高窟的壁画宏伟?
生:我从“莫高窟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中觉得壁画宏伟,因为她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师:(赞赏地点头)你读课文读得真仔细!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有多大呢?我们一起来做一道算式题。
生:(都好奇地看着老师,有同学嘀咕:语文课上怎么做数学题?)
师:请大家听好题目:我们的教室大约30平方米,四万五千多平方米有多少个教室那么大?
生:(想了一会儿,七嘴八舌地说)150个教室那么大。
生:不对,是150多个教室那么大!
生:哇!
(这时,学生的情绪普遍激动起来)
师:再听好:我们的教学楼底层共有6个教室,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占地大约有几幢教学楼那么多?
生:(有沉思的,有拿出纸笔计算的,有用手指在台上比划的,不一会儿,都说出了答案)
差不多有25幢教学楼占地面积那么大。
生:(情不自禁地)好大啊!
美文赏析师:哦,现在想说什么?
生:莫高窟的壁画真是太宏伟了!
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能造出这样宏伟的壁画,真是了不起!
生:我真想亲自到莫高窟去看一看!
师:谁来把这句话读一下,要让人听出宏伟。
生:(纷纷举手,一名学生站起有感情地读了一遍)
师:一齐来读!
(师与生大声地朗读)
这是两道简单的一步除法算式,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小菜一碟,连平时成绩较落后的同学也很容易便做了出来,都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这种成功带给他们心灵的愉悦,消除了课堂中的紧张感,使学生产生了积极参与的学习情感。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势。
经过这样一算,抽象的数字就与文中的语言、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就使学生有了更为真实深切的感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与“150多个教室”“差不多有25幢教学楼”哪一个更易在学生心中引发共鸣呢?很显然是后者。由此学生才会不由自主地感叹:“莫高窟的壁画真是
太宏伟了!”这已不是书本中的语言,而是学生由衷发出的感叹,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语言的距离,真正地感觉出壁画的宏伟。有了深切的感受,再来朗读,就水到渠成了,学生自然把感情孕育到了读中。
见字如面,文字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文化和信仰,也诉说着作者的心声与情感。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意思是说,仓颉造字成功后,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又听到鬼哭魂嚎。为何?唐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张彦远,对此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说:有了文字,“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通俗地说,就是文字的发明创造,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它使知识与历史得以记载与传承,从而诞生了人类文明。文字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请静静地徜徉于文字的天地中,领略那种远离尘嚣和远离名利纷争的世外桃源,让我们读懂生活,感悟人生的真谛吧,因为那真的是一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