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论坛
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Eco-translatologicalInterpretationontheEnglishTranslationofChineseCul-
ture-loadedWords
张琪1董维山2
(1、嘉兴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商务英语152班,浙江嘉兴314000
2、嘉兴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浙江嘉兴314200)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劳动中产生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达情感的工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将富含民族文化信息的词,即文化负载词,翻译成其它语种,有利于文化的对外交流,研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1文化负载词界定及其翻译现状1.1文化负载词的界定文化是人类生活环境的总和,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即饮食服饰、社会风俗、思维模式以及宗教信仰等。而语言是记载着文化的一种符号,记录了从古到今所有的文化现象,具
有储存、描述和传播文化信息的功能。文化常常渗透到语言之中,而产生文化负载词,包括词、词组和习语等。这些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生活、思维方式。文化负载词承载了浓厚的文化信息,是文化最直接的反映。[1]如汉语中的“纸老虎”(意为外强中干的人,英译为
“papertiger”)、“太极”(是多义词,有中国古代的一门哲学、阴阳混合、宇宙的中心等意思,可译为“Taiji”);英语中的“talkshow”(讨论某一话题的谈话节目,译为“脱口秀”)、“shedcrocodile'stears”(比喻假装同情,即“猫哭耗子假慈悲”)等都是特定民族漫长历史中沉淀积累下来的文化负载词。1.2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现状由于中外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方面的区别,一些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出现了空缺的现象,即中外文化的差异造成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困难,阻碍了中外的交流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各国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关注度在不断增
强,掀起了一股
“中国热”和“汉语热”,这极大地促进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和对外传输。但是相对于英语文化负载词的中译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力之大,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现状仍然有待完善,以达到文化输入与输出的平衡。
以下是对于中国一些文化负载词翻译现状的分析。例如中国传统美食“饺子”很多版本仅仅译为“dump
ling”,因此,许多国外读者只是把它看作一种类似于西方带馅儿面团的“dumpling”,而忽视了其文化内涵,即其承载着在节日尤其是在春节“喜庆、团圆”的意味,若将其翻译为“Jiaozi”,既保留了文化意义,又吸引了更多国外读者对此中国美食的兴趣。再如,中国社会现今很流行的“裸官”一词,是指把巨额财产移至国外,并把妻子与子女送至国外定居或永久居留的官员,有意欲贪腐潜逃的企图。很多译本将其翻译成“officialswithoutfamilyburden”或“offi-cialswithfamilyabroad”,前者显然不符合“裸官”的真正含义,而后者只是部分表达了“裸官”的含义,没有体现其意图。因此,建议将“裸官”翻译为“family-and-assets-abroadofficials”,即使是没有中国社会文化背景的读者,看到这一表达也会参透其中蕴含的“贪腐弃官出逃”意味。由此可见,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存在一些翻译不当、意思表达不完全等现象,会让读者产生迷惑,甚至造成误解。因此,研究其翻译策略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生态翻译学概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翻译学”是从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视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而“生态翻译学”是将“生态学”理论和“翻译学”理论相互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术语概念。“生态翻译学”在生物进化理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的指导
下,提出了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对译品
进行选择的活动,译者与译品都遵循
“适者生存”的原则。对于译者,适者生存、发展;对于译品,适者生存、生效[2]
。该学说将达尔文著名
的“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两大理论运用到翻译学中,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可类比于自然生态系统,是由各民族的语言及其所承载的丰富的文化所组成,其间存在语言的生存与淘汰。因此,要在翻译环境中生存,掌握翻译的过程、原则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翻译过程是译者适应语言生态环境和选择最佳译文的交替循环过程,方法可
概括为“三维转换法”,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多维度选择性
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程度越高,译文的质量也就越高。英译时,译者应积极采用“三维转换法”进行多维度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转换,尽最大努力传播中国文化。
3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文化负载词英译的三维转换法刘守华认为:“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不同的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因而也就使得自己的语适者生存英语
言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和民族特征。”[3]
为了适应这
种民族性的差异,可运用“三维转换法”,从语言维层面、文化维层面以及交际维层面对译文进行适应性转换。英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时,在语言维度层面上,译者首先需要掌握好的是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然后结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翻译,以增强译入语的可读性;在文化的维度上,译者要在了解两国特定文化因素内涵的基础上灵活取舍,既要照顾好英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又要尽最大努力跨民族传播中国文化;而在交际维度层面上,译者最重要的是能设身处地为英语读者着想,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3.1文化负载词英译的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4]每
摘要:汉语文化负载词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信息,研究其英译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
平衡。主要界定了文化负载词,分析了其翻译现状,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阐述了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三维转换法,以扩大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文化负载词;三维转换法Abstract :Culture -loaded words contain abundant cultural inform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ying its translation con -tributes to external transmission and promotes the balan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This thesis firstly
defines culture-loaded words ,
analyses its present translation situation ,and interprets three-dimension transformational methods of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so as to broaden external transmission and the worldwid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Eco-translatology ;culture-loaded words ;three-dimension transformation method 指导老师:董维山,嘉兴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80··
高教论坛
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信息,要突破障碍,实现良好的沟通,就要遵循民族语言的特点。卓有成效的译者会随时作必要的调整,把源语信息用目的语的独特结构表现出来。“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需要准确把握两种语言的特征,并对其译文进行适当的调整,通常运用音译法、转换法等,以适应读者的语言习惯,加强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例1:天津传统美食“狗不理”包子,作为一种中国传统美食品牌推广到国外,被译为“gobelieve”。
分析:对于国外食客来说,若翻译为汉语拼音“Goubuli”,这种拼音体系不熟悉且不容易接受。而例句译文运用了音译法,在发音上和原文相似,并且“believe”是英语中已经存在的词汇,读来朗朗上口。该译文读来还有“信任”的意味,给人深刻印象,激发国外读者一品美食的兴趣。因此,“gobelieve”更适合作为中国传统美食的品牌推广到国外。
例2:中国俗语“打铁还需自身硬”有很多翻译版本,将此译文1为“Themetalitselfmustbehardtobeturnedintoiron”译文2为“Toforgeiron,youneedastronghammer”。而中国新华社干脆忽略打铁的意思,引申翻译为“Toaddresstheseproblems,wemustfirstofallconductourselveshonorably”。
分析:译文1的意思是“金属自身必须坚硬才能锻造成铁器”,侧重说明锻造自身需要的品质。译文2意为“打铁的人必须要身体强健”,侧重体现打造别人需要的品质。两种译文运用了直译法,虽然无误,但是翻译生硬,不能很好地体现中国思想文化内涵。译文3的意思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自己首先得身正”,该译文运用意译法,跳出字面意思,没有直接翻译“打铁”,但富有内涵而又通俗易懂,使目的语读者一眼明白个中寓意。很好地表达出中国的思想文化,适应了译入语读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3.2文化负载词英译的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文化意识,认识到翻译是跨越语言、跨越文化的交流过程,注意克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以保证信息交流的顺利实现。[5]民族的独特文化因素往往会渗透、深入到本国语言的各个层面中,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必然会遇到一些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这就要求译者要具备强烈的文化意识,不仅要对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文化均有充分的了解,还要对其文化差异有准确的把握。更重要的是,译者要了解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包括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倾向等,在两方之间建立起文化沟通的桥梁。为了适应文化的差异,通常可添加注释、释义法、增补等方法。
例1:开封著名景点“清明上河园”被译为:“ParkwithuptheRiveronQingmingFestivalViews”。
分析:此翻译显然不恰当,易对国外游客造成误解。在英语里,“uptheriver”是一个俚语,意思是“坐监狱”。译者在翻译该景点时应充分考虑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而不是生硬地根据字面意思来翻译。此外,“清明节”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之一,将其翻译成“Qingming”不易被外来游客所理解,翻译时可运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因此,建议将“清明上河图”翻译为“RiversideSceneDuringtheQingmingFestival”(“QingmingFestival”alsoknownas“Tomb-sweepingDay”,fallsonthe4thor5thofApril,itistimetorememberthedied)。
例2:旅游景点“十三陵”,其英译为“MingTombs”。
分析:“十三陵”按字面翻译是“thirteentombs”,但是此译文无法体现其为明代宫廷陵墓的文化意义。而该例句译文运用了释义法,舍弃了原词的字面意思,直接表现出该景点的文化内涵,跨越了文化障碍,优于前者译文。
例3:《红楼梦》第九回中的一句:“……,未免人多了就有点龙蛇混杂。”将“龙蛇混杂”译为“snakesmixedupwithdragons”。
分析:在例文中,“龙”指才华横溢和地位显贵之人,与“蛇”相对,“龙蛇混杂”意为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对龙有不同的理解,“dragon”在西方神话中是一种长相怪异的邪恶生物。因而将“龙”翻译为“dragon”会对译文读者造成误解,即恃强凌弱之人。建议翻译时可在译文后增添注释,翻译为“snakesmixedupwithdragons”(thehighandlowweremixedtogether)。让读者在领会中国文化的同时能够读懂原文的意思。
3.3文化负载词英译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是指“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时,除了尽力实现语言符号和文化符号的适应性转换,还应该考虑交际意图在译文中的适应性转换”[6]。意思是在注意语言和文化适应
性转换的基础上,侧重于交际意图的适应性转换。因此,译文中应避免使用生僻的词语,以表达出原文的内涵,实现交际的目的与意图。文化负载词英译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主要体现在电影说明书等翻译、商务交际翻译、国际性盛会等,通常运用意译、缩译、词性转换等方法。
例1:中文字幕中经常出现的“有眼不识泰山”,有一翻译版本是“haveeyesbutfailtoseeMountTai”。
分析:“泰山”象征“雄伟、眼界高”,对于国外的电影观看者很难理解其意义,电影字幕翻译的目的是充当源语言和电影观者之间的桥梁,使观者更好地理解电影所要传达的意思,因此译为“failtorecognizeone'seminence”更为恰当。
例2:北京奥组委是在2005年11月11日公布“福娃”及其英译为“Friendlies”,引起了一番争议,而后改为“Fuwa”。
分析:首先,在单词发音上,“Friendlies”跟“福娃”极不协调;其次,在单词形式上,“Friendlies=Friend+Lies=朋友+撒谎”,另外,发音与单词Friendless(没有朋友的)相似,此译文会对国外友人造成误解或不好的印象,无法传达出“福娃”友谊的象征,实现交际的目的。而将“福娃”翻译为“Fuwa”,运用了音译法,既保留了中国的文化,同时富于福娃象征友谊的意义,很好地在奥运盛会上传达了中国对国外友人希望和平相处、共同进步、吉祥如意的美好愿
望和交际意图。
例3:商业用语“成为在华外商投资500强的新科状元。”可译为:“ledthetop500foreigninvestorsinChina”。
分析:“状元”是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负载词,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常用来表示在不同领域中取得的第一名的人。“状元”对应英译为“numberonescholar”,但这并非原文要表达的意思,且对于不是很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不易理解。译文灵活地变名词为动词,且“led”意为领导、领先,就是500强中第一名的意思。该句子是商业用语,故更侧重于目的语读者对句子的理解,实现商业交际的目的,因此,翻译成“led”更好。
文中的多维度适应转换有分类,但并不意味着这三个维度上的选择是截然分开的。每个维度下策略的选择都只是各有偏重,具体的论述中通常会重叠交叉使用。译者应根据文体以及翻译的目的选择翻译时维度选择的侧重点,使译文具有更高的可读性,适应生态翻译的环境,实现语言交流的目的。
4结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以及英美文化在世界广为流传,而一些文化的发展也必将导致某些弱势文化的消亡。为了在全球语言生态环境中生存,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输,完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
至关重要的。从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着重分析了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三维转换法,以期为实现源语、译者和译文之间的良好互动,翻译出适应度最高的译文提供参考。以期完善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实现跨文化交流,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32.
[2]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33.
[3].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50.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谢天振.翻译研究新视野[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69.
[6]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