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浓缩的就是精华
文题
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人们倾向于认为“浓缩的就是精华”,对这一观点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下水1
为了精华的浓缩
钟孙婷
面对宏大、广博、深奥、漫长和复杂的事物,人们往往试图以有限沟通无限,希冀以小见大、掇菁撷华。构建相似而相对微小的环境,删去旁枝末节以压缩体量,或集中存留遗物,浓缩之法诸如此类。
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处理浓缩的对象,与人们衡量精华的标准息息相关。基于天人同构、与类相感的观念,士人渴望在一方庭院里,亲近和观赏自然,居所空间与日用物件等的艺术形式,都
被视为天地宇宙的普遍秩序、逻辑、风格和韵致等的高度提炼。为表现自然形态与趣味,人们筑山埋池,引种花草,遵循着“山有高低”“水要萦回”等规范,在“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之时,触发“天地入吾庐”的哲学感悟与审美体验。因“取法自然”而“巧夺天工”的浓缩景致,确乎可视为这一美学理想统摄下的自然精粹。
相对于自然的广大与永恒,人类的历史文化就难免许多“逝者如斯夫”的迭代与失落。幸而有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等,收集、保存、修复和破译历史性长河中的部分痕迹,辨认比对,分类排序,并以一定的主题通贯,使后人能“通过文物看历史”,解读跨越时空的讯息,体认过去的社会制度与精神世界等。这是一种科学又诗意的重构过程,因不可能“穷尽万物”而尽可能“包罗万象”,各类馆藏的布展和陈设亦可视为历史文化的菁华。与之同理,历来人们都以一定的意义之网捕捞着自身所能把握的微缩形式。
但是,人们对被浓缩对象的认识和处置常大相径庭。若以为“精华”足矣,不再顾及来源和全貌,鼓吹一己偏好,则扭曲了浓缩的本意。回顾历代诗文选集,“英华”“铨镜”“大家”等标题无不透露出编者对标准的自矜——但即使像“观止”这样直译是“看到这里就可以休止”的选集,编者对读者“集古文之成者”的赞美也连称“勿敢当”,仅将选集定位于“正蒙养”“裨后学”,谨慎持重如此。“约取”与“博观”交互往来,绝无“只读这本书就够了”之类妄念。
反观当下,缩写读物、剪辑短片层出不穷,固然有助于在信息膨胀、效率优先的时代环境中快速攫取信息,但过分讲求实用原则,把浓缩萃取降格为生吞活剥,有甚者号称三分钟了解《战争与和平》《红楼梦》等,在完成某些敲门砖功能后抛诸脑后,全然没有深入领会原作的意愿和能力。世界简史一简再简,生活形态浮光掠影,情感表达直上直下,辅以大数据平台的自我重复投喂,与其说“浓缩的未必是精华”,毋宁承认这番取舍扬弃已经以拟像“取代”了实存,“精华”又何从谈起?
“我庐”终为人造,于亭台几架间流连,亦能出走天地,“披蒙茸,踞虎豹”,才懂可居可游的自然真趣。对浓缩的对象保有敬畏,对去取的标准时时研判,只有为了精华的浓缩,才有“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相信与传唱。
点评
作文给人一种时空的纵深感,从自然的广博、园林的精巧,到历史的绵长、馆藏的精萃,阐述了对浓缩与精华的认识。随后,钟老师笔锋一转,进入到另一种对待浓缩的方式:以为“精华”足矣,不再顾及来源和全貌,鼓吹一己偏好,则扭曲了浓缩的本意,从古至今,读书人的“浓缩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博观约取的理念逐渐被淘汰,人们对缩写读物、剪辑短片的
追捧则反映了人们在知识上既空洞又饥饿的一个侧面。作文主体的论述紧紧围绕题目中的情境展开,但在展开方式和论证过程上又各有不同。最后,我们再来回溯一下钟老师生成核心观点的方式,“为了精华的浓缩”,通过阐发、辨析到再建立精华与浓缩之间的关系,钟老师完成了她的论述。
下水2
浓缩与精华
战争与和平的作文孙 嫄
浓缩是一种通过去除物质中的水分而提升其浓度的过程。如今,浓缩已然从一种化学意义上的提纯,被引申为广泛意义上对精华的凝练。进一步说,浓缩是当下颇为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品尝着用浓缩咖啡液在几秒钟内冲泡出的精品咖啡,享受着浓缩营养液对机体的迅速有效的供给。沉溺于浓缩带来的美好生活中,难免有人认为,园林是自然山水的浓缩,缩写读物是原著的浓缩,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浓缩。
但是,果真如此吗?我们首先需要反思的是浓缩这个词本身。在词语的引申过程中,它的使
用范围变广了,但感情彩却被大大窄化了。浓度的提升是否一定就意味着质量的超越?浓缩的终点一定是精华吗?
有人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客厅,读懂一座城市,应当从博物馆开始。然而我们也不妨回顾一下福柯的提醒,博物馆是在一定的权力框架内存在的,博物馆中的空间序列往往为某种文化权力张本。有人注意到,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紧随动物展览之后的是第三世界民众生活方式的展览,背后透露出的观念则是某些文化体比其他人更接近自然。这种对帝国主义和白人话语的浓缩,恐怕绝不能被称之为精华。简言之,如果一种历史文化的解读方式背后的价值观是扭曲的,我们如何能期待它会被浓缩为精华呢?
除了追问浓缩的起点之外,那些被人们奉为生活捷径的浓缩品也值得考量。具有强烈感官刺激的各种短视频吸引着、分散着人们的注意力,同时也呼唤着更强的抓取观众专注度的能力。两分钟解读一部电影,五分钟看完一本名著,大家越来越趋向于简单化地解读一部文艺作品乃至我们所生活的世界,致使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被概括为一些片面但吸引人眼球的“人设”“标签”。人们看似获得了高势能、高密度的知识储备,实际上却在不自觉中交付了主体阅读过程中亲自进入作品、与作品对话的权利。如博尔赫斯所说,一本书的最重要之处是
作者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才能打动我们。浓缩品是否已经在种种外力的影响下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和风味?安享这些成果的我们是否也正在逐渐失去倾听外界声音的能力?这正是一类浓缩现象带给我们的迷思。
浓缩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途径,而不是目的。与其依赖浓缩,不如锻造自身,锤炼一双慧眼,用有限的已知照亮无限的未知,创造自己的精华。
点评
开篇入题迅速,从“浓缩”一词的化学词源一下子引申到现今宽泛的语义,并回应题中材料提及的几种情境,表示形成“浓缩的就是精华”这样看法确有一定现实依据。第二段开始重估这类认识的合理性,指出“浓缩”一词在语义泛化的同时,背后的情感彩却被窄化,以致“精华”被认为是“浓缩”的必然结果,“浓缩”则被视为精华的充分条件。接着,以历史博物馆背后隐藏的话语权力为例,指出“浓缩”这一方式背后的价值观念如果存在不当,则难以指向所谓“精华”。进而放眼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思颇受追捧的“浓缩品”带来的种种迷思。于是顺利“拆解”了人们倾向中的“就是”,得出浓缩是浓缩,精华是精华的结论。明确了“浓缩”只是一种获取“精华”的“途径”,并不是“目的”。全文思路连贯,自身逻辑进展得清楚明白。最后倡议
中的“创造”语若在前文有所铺垫则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