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三路军阀在赤壁之战之后,实力便已趋于均衡。在这种情况下,出于不进则退的忧虑,各方都致力于境内的经营与治理,在一段时间内使天下形成了比较稳定有序的状态”材料的主要观点是(  )
A.三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分裂的状态
B.三国时期,经济发展促进局部统一
C.三国时期,局部统一利于社会稳定
D.三国时期,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2.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的特征是(  )
A.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B.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3.《三国志通俗演义》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故事情节。这指的战役是(  )
A.桂陵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某电视剧制作组在布置三国初年曹丕书房的场景。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道具是(  )
A.书案上有毛笔、纸张       
B.桌上放着《史记》
C.墙上挂有临摹的《步辇图》 
D.墙角放有青铜编钟
5.如图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发生的时间与下列轴线上的序号相对应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他不过织席贩履之辈却胸怀匡扶天下之志,他一生五易其主,四失妻子,颠沛流离,屡战屡败,人到中年仍一事无成,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折而不挠,后在孔明的辅佐之下终于成就三分天下的伟业。这里的“他”和“他”建立的政权是(  )
A.曹操  魏
B.曹丕  魏
C.刘备  蜀
D.孙权  吴
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官渡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孝文帝改革——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发展卫鞅变法
8.《三国志》关于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县这一历史事件有不同记载,《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为“奉天子以令诸侯”,《三国志·魏书·毛阶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表明(  )
A.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B.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C.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叙述 
D.历史真相具有模糊性
9.某同学整理了我国古代的两次著名战役,空缺处应该补全的是(  )
战役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意义
200年
曹操和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A.①涿鹿之战  ②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
B.①长平之战  ②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C.①淝水之战  ②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
D.①官渡之战  ②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10.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221年刘备称帝,222年孙权称王,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
.破坏了,不利于民族融合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1.完成下列表格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国号
都城
曹丕
洛阳
221年
蜀(汉)
222年
孙权
建业
1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诸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读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图中A、B、C分别代表的是哪三个国家吗?它们的建立者是谁?
A:       
B:       
C:       
(2)图中D、E两点曾发生过两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写出当时的作战地点。
(3)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台湾,出台湾的位置并写出当时的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上第16课:三国鼎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解答】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三国时期,局部统一利于社会稳定。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解答】如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解答】“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都和赤壁之战有关。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相传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和施“连环计”。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程昱等人就劝曹操要谨慎小心、明察秋毫,但曹操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从而导致上当中计,兵败赤壁。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
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故选:C。
4.【解答】《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三国时期没有出现。故搞错的道具是墙上挂有临摹的《步辇图》。故选:C。
5.【解答】由图片信息“赤壁”“曹操军”“孙权、刘备军”可知,这反映的是赤壁之战。在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在长江赤壁一带大胜曹操军队,这是历史上称为赤壁之战。经过赤壁之战,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则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西川。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公元208年位于时间轴的①处。故选:A。
6.【解答】根据材料“他不过织席贩履之辈却胸怀匡扶天下之志,他一生五易其主,四失妻子,颠沛流离,屡战屡败,人到中年仍一事无成,然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折而不挠,后在
孔明的辅佐之下终于成就三分天下的伟业”和所学可知他是刘备。刘备在孔明的辅佐下建立了蜀政权,成就三分天下的伟业。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