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部编版:七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知道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商鞅变法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历史史实;理解改革促进国家强大和社会进步,但改革需要胆识和策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的精神;体会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了解这一工程,培养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
基础解读
一、战国七雄
1、背景: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封建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取代旧贵族掌握国家政权,发展经济。
另一方面,各诸侯国不再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谋当一方霸主,而力图在各国中胜出,以统一天下,因而开展残酷的兼并战争。
2、“战国”名称的来历:
“战国”一词在当时就已被使用,如《战国策·燕策一》中载苏代言:“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这里的“战国”指的是连年征战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强国。至西汉初年,“战国”这个名称的含义仍没有变化。到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才开始把“战国”作为一个特定时代的名称。战国时期开始于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即《史记·六国年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即秦灭齐统一六国的一年,共255年。
3、战国七雄位置: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
4、三家分晋:
春秋晚期,各诸侯国内部出现“公室”与“私家”的争斗。“公室”指诸侯国国君,代表旧贵族势力;“私家”指诸侯国内卿大夫,代表新兴势力。春秋末年,晋国新旧势力斗争激烈。赵氏、
魏氏、韩氏、知氏、范氏、中行氏六卿,成为新兴阶级的代表,严重威胁着以国君为首的旧贵族。公元前550年,新兴势力联合打垮旧贵族栾氏,控制了晋国政权。
在新旧势力斗争的同时,晋国新兴势力内部也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公元前493年,赵、韩、魏同范氏、中行氏交战胜利后,赵、韩、魏、知四家尽分其地。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又联合灭掉知氏,三分其地。几年后,三家又把晋君所剩不多的土地分去大半,晋君反而要去朝见三家。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册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
5、田氏代齐:
古代“陈”“田”同音通用,陈氏即田氏。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逃往齐国,齐桓公任命他为工正(官名,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这是田氏在齐国立足的开始。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田氏得到齐国国君的宠信,与公室关系非常密切。春秋中叶以后,齐国国内新旧两股势力矛盾开始激化。田氏顺应历史的发展,走向背离公室的道路,在齐国形成了以田氏为首的新兴地主集团和以国君为首的奴隶主贵族集团展开斗争。为争取民
众支持,收揽人心,壮大自己的力量,田氏采取减轻剥削的办法,如把粮食借给民众,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进。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武装斗争,齐国10余家大贵族——国氏、高氏、奕氏、鲍氏、弦氏、晏氏等,陆续被田氏并灭。到公元前476年,“齐国之政皆归田常”,田氏完全控制了齐国的政权。公元前391年,田和把齐国最后一个国君迁到海上,自己完全占有齐国。
公元前387年,田和向魏侯及楚、卫使者“求为诸侯”,魏武侯代他向周安王和诸侯提出这一要求,周安王答应了。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承认田氏为齐侯,沿用齐国号,变姜氏的齐国为田氏的齐国。这就是所谓“田氏代齐”。
6、著名的兼并战争有: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和长平之战(最为著名)
7、兼并战争的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伤亡大。
8、兼并战争的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
思考: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有何不同?
9、兼并战争评价:
负面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
正面影响:促进政治改革、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也有利于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二、商鞅变法
“治世不一道,变法不法古”的商鞅
1、背景:
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在农业生产上进一步推广,为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这是改革的根本原因。
政治方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掌握国家政权,这是改革的政治原因。
军事方面,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秦国也不得不实行变法。
在各国变法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2、商鞅变法的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3、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前356年    秦孝公
4、商鞅变法的内容及作用:
5、意义:
一是使秦国行政高效和国富兵强,成为七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从而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国力基础;
二是在秦国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各国也通过变法废除旧制度,新制度逐步建立起来。战国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6、商鞅变法成效最大的原因:
卫鞅变法
除了适应经济、政治发展需要,顺应时代潮流,还有两大主观因素。一是秦国地处西陲,国家落后,因而改革决心最大,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变法。二是商鞅作为改革家的个人品质和措施得力。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
1. 都江堰的建造及特点
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科学利用高山与平原交界处的地势与河道而修建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都江堰李冰父子塑像
2200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香火鼎盛。每年的清明时节,当地的居民都会在二王庙举行祭祀活动和开水典礼。李冰现在已成为都江堰灌区老百姓所崇拜的神灵,而与水有关的宗教活动则加强了在灌区管理中政府与用水户之间的联系。
2. 都江堰结构图
3 .  都江堰的三个工程及其基本原理
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组成。渠首工程建于岷江之中,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鱼嘴是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于江中,将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分洪。
第一,宝瓶口。他把玉垒山向西伸进岷江的这一块山尾巴,用人工开凿岩石,给拦腰截断,形成一个向东的分水口,也就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部分------宝瓶口(留在江心的那一块山体,就叫做“离堆”)。有了宝瓶口,岷江一分为二,可以分一部分江水向东灌溉成都平原了。
第二,鱼嘴和金刚堤。但是由于宝瓶口上游的岷江东岸有山(玉垒山),地势东高西低,那么在枯水期,江水就不爱往东面流,成都平原就仍然得不到灌溉。怎么办呢?那就搞第二个工程,就是沿着留在江心的“离堆”向上游方向,修筑一个几百米长的大堤,这个大堤就叫做“金刚堤”,金刚堤迎着上游江水的头部,就叫做“鱼嘴”。现在一般把这个工程统称“鱼嘴”。从“鱼嘴”到“离堆”之间的金刚堤,等于把岷江水进一步一分为二,西面的原有岷江河道,叫做“外江”;东面的河道,叫做“内江”。其中“内江”有人工导流渠的意思,每年到了枯水期,就组织人工,对“内江”进行掏挖,挖得比外江低,这样,就解决了枯水期江水不爱流入宝瓶口
的问题。另外,由于内江被挖得比外江深,那么当丰水季节的时候,江水的表层(清水)会抢进内江;而江水的底层(浊水)就会流入较高的外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泥沙淤塞内江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