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1第一至三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关于古希腊城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附近的若干村落组成
  B.城邦独立自主,赋予了古希腊“多中心”的特点
  C.最著名的城邦是雅典和斯巴达
  D.城邦之间以平原植被与河流为自然边界
2.希腊文明的源头是(  
  A.克里特文明   B.迈锡尼文明      C.爱琴文明    D.荷马时代
    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处于贵族政治时代,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请回答35题。
3.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贵族把持的权力机关有(  
  ①首席执政官②长老会议③公民大会
  A.①③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4.关于公元前632年雅典武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的结果        B.的参加者主要是平民
  C.起义曾一度占领了雅典卫城          D.成功地推翻了贵族政治
5.雅典成文法的出现是(  
  A.是雅典平民反抗贵族政治的结果    B.是雅典贵族为缓和矛盾的主动改革
  C.法律全面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D.缓和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6.下列有关“遗嘱法”的表述( )
①其目的是为了杜绝贵族侵占平民的财产②其内容之一是规定尤子女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将遗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
  A.①正确,②不正确              B. ①②都正确 
  C. ①不正确,②正确              D. ①②都不正确
7.梭伦颁布“解负令”、规定土地最高限额和制定“遗嘱法”的后果是(   
  ①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  ②使贵族的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③使雅典走上了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④使希腊各邦相继废除了债务奴隶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在财产等级制改革中,收益最大的阶层是(    
  A.贵族                     B.平民         
  C.工商业奴隶主                 D.第三、四等级
9.梭伦改革的目的是(  
  A.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B.给予平民足够的政治权利
  C.削弱贵族势力                            D.消除氏族制度的残余
10.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各诸侯国国君的重视                      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
11.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实行“初税亩”,反映了(     )
A、 存在决定意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2.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13.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     )
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
14.(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    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卫鞅变法、富裕农民
15.商鞅在秦国变法,“商君虽死,秦法未败”。造成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            B、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C、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    D、变法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16. 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     )
A、内容相同,性质相反              B、都废除了奴隶制度而确立了封建制度 
C、都壮大了本国争霸的实力          D、都改变了所在国的社会性质
17.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18.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
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19.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
  .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生产生活比较稳定            .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20.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是为了(     )
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了北方民族融合
C.恢复和发展经济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21.关于商鞅的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改革都取得成功                      .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的进展很顺利                    .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22.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政策的实质是:(     )
A.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23.移风易俗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其目的在于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B.其内容涉及服装、语言、婚姻等众多方面
C.其结果有利于鲜卑族巩固对中原的统治
D.其影响是鲜卑族因丧失自身特而走向衰落
24.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 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的封建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25. 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小题,其中2616分,2717分,2817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备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有的因故卖身,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逃亡异地……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
材料二 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的财产等级划分和政治权利分配
 
等级名称
财产资格
分享的政治权利
第一等级
500斗级
年收入500麦斗以上
可以担任一切官职
第二等级
骑士级
年收入达300麦斗
可以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
双牛级
年收入达200麦斗
可以出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
日佣级
年收入200麦斗以下
有选举权无被选举权
材料三 当代有人评论说:梭伦改革对国家政权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民主化改革。……这些措施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的哪项措施?该项措施主要解决哪一问题?结果怎样?(5分)
(2)梭伦曾经写诗描述他的改革措施:“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结合所学    知识和材料二信息,谈谈梭伦改革确立财产等级制度的意义,他是否真正做到了“一视同仁”? 5分)
(3)据材料三回答,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进行了哪些改革?(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
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四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五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请回答:
(1) 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4)
(2) 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4分)
3)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1)
4)材料五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