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担湾堰塞湖
枷担湾堰塞湖位于白沙河上游约12km“S”型河道转弯处,地理坐标为E:103°38’40”N:31°13’01”,该处河谷左岸较陡,右岸稍缓,形成不对称的“V”型谷。
“5.12”汶川大地震时,左岸山坡岩体由近200m高处向下滑动冲向右岸,堵塞白沙河河道,形成堰塞湖,堰顶高程约为1396.5m,堰前水深约54m,容量约610m3。由于滑坡体动力大,速度快,形成堰塞体右面高,左面低的堰顶地形。堰塞体上游坡度较缓,约1520°,下游侧坡度20°,局部较陡。堰塞体顺河长约400m,宽200m,高6080m,估算土石方量210m3。左岸高达200m的岸坡由滑坡形成一“V”型滑坡陡槽,陡槽下半部分还有大量的滑坡堆积体,堆积体目前未发现明显继续下滑的迹象,预计在暴雨期将进一步下滑。由于滑坡体动力大,速度快,形成堰塞体右面高,左面低的堰顶地形。
枷担湾堰塞湖形成后,为排除溃坝危险及对下游的洪水威胁,都江堰市水务局2008年及时采取开挖泄流槽的降水措施进行了应急排险处理,泄流槽底宽6-15m,槽深4m,泄流槽长400m。目前,已顺利完成前期排险任务,堰塞湖水位降低4m,目前堰塞湖内水深约50m。湖水通过
左岸溢流槽下泄,估计下泄流量约2.53 m3/s,但下游河水约45m3/s左岸右岸,不排除堰塞体还存在其他渗漏通道的可能。应急排险阶段,开挖石渣沿泄流槽两岸堆积,在下游无弃渣,但由于堰塞体的堆积物质随水流冲刷移动,在堰体下游200m范围形成淤积,厚度约510m。堰塞体上下游附近住户稀少,亦无农田淹没。
枷担湾堰塞体以上控制集雨面积164.5km2,主河道长20.86km,平均坡降66.92‰
组成堰塞体物质主要为花岗岩漂石、块石和碎石土,最大漂石可达20 m3,一般在0.53 m3之间,根据物质结构,堰塞体大致可分为两段:右块段以漂石、块石为主,含量80%以上,左块段以碎石土为主,含少量漂块石,碎石土含量约60%,碎石多呈风化状态,结构松散。左块段表层还有滑动的草皮和树木,草皮和树木现仍存活,表明该块段是随滑坡整体下滑,未经受大的翻滚。

窑子沟堰塞湖
窑子沟堰塞湖位于枷担湾上游约2.8km处,地理坐标为E:103°38’53”N:31°14’06”,该处河谷狭窄,原始岸坡直立。
“5.12”汶川大地震时,右岸百余米高的岩体形成山体滑坡,滑坡岩体直抵左岸基岩岸坡,形成堰塞湖,堰前水深曾达到约58m,容量约620m3,地震后,经现场勘察,堰前水深约33m,容量约为240m3。目前堰塞体顶部高程1480.00m,右侧高,左侧低,底部高程约1420.00m,堰高约60m,宽约180m,顺河向长约250m,估算土石方量180m3。堰塞体由于多属大块石,块石间架空严重,孔隙较多,堰顶未见溢流现象。目前湖水都由堰底岩块间孔隙中流出,在堰塞体下游坡脚左右两侧都有大量湖水渗出,渗漏量约3.54 m3/s
在堰塞湖内近堰塞体约150m的左岸尚有一覆盖层滑坡,覆盖层主要为III级阶地之砂卵砾石、碎石等,滑落部份已被湖水淹没,但滑坡后壁直立,仍系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在浪蚀和洪水冲刷下还可能下滑,淤塞于湖内,但规模不大,不致于成灾。
窑子沟堰塞体以上主河道长18.05km,平均坡降79.95‰,堰塞体以上集水面积135.3k㎡。
组成堰塞体物质主要为澄江晋宁期闪长岩漂石及块石,最大漂石粒径2m,一般在0.20.5
m之间,均呈棱角状,滑坡前缘即堰塞体与左岸坡接触地带大块石居多。
关门山沟堰塞湖
关门山沟堰塞湖为后期发现的位于白沙河最上游的堰塞湖,位于窑子沟堰塞湖上游约5.8km处,地理坐标为E:103°39’44”N:31°16’54”
关门山沟堰塞湖为“5.12”汶川特大地震时,在强震作用下致右岸百余米高的岩体形成山体滑坡,滑坡岩体直抵左岸基岩岸坡,形成堰塞湖。
据测量,堰塞体下游底高程为1648.0m,目前顶高程1728.0m,堰塞体高约80.0m,宽230.0m,顺河长约500m,估算土石方量270m3(未加入堰塞体以上滑坡体部分),堰前水深约55m,水面距堰体顶部约5.0m,蓄水量约370m3
目前,堰塞湖湖水主要通过堰塞体内岩块间孔隙渗漏,向下游排泄,目测渗漏量约1m3/s。此外,在堰塞体的下游还有一小堰塞湖,水位已到关门山沟堰塞体下游坡脚,除已发现的一处渗漏点外,还有通过其他渗漏通道直接渗入下游堰塞湖的可能性,但无法观测其流量。
关门山沟堰塞体以上主河道长11.09km,平均坡降135.0‰,堰塞体以上集水面积56.3km2
组成堰塞体物质主要为块碎石,由于受构造挤压强烈,岩体破碎,因此所形成的滑坡体岩石块径均不大一般在0.10.5m3之间,仅个别达1m3以上。堆积物结构松散,堰塞体的后缘即滑坡陡壁高约150m,地形坡度5060度,右岸坡上尚存大量碎石,有较大再次下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