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教研能力?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提升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没有教师的发展,一定没有学生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一般通过四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参加培训,提高水平。
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学生的不断变化,因此无论原来教师的学业水平如何,都需要在职的继续培训,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这是教师保证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最基础的要求。
 作为学校要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如继续教育培训,课件制作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现在正在进行的国培计划等,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其次是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如每年的各科优质课大赛,班主任培训等,这样的外出学习确实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让他们看到校外的一些优秀的值得借鉴的经验,对教师的提高有很大帮助;第三,就是坚持校本培训,通过学校内部骨干教师的精心准备,实现集体研讨,集体学习
二、积极读书,自我增值。
教师论坛
  由于培训受到资金的约束,那么更主要的学习渠道是让教师养成读书的习惯,不仅是读有字之书,还要读网络之书,图书室对教师开放,倡导教师积极读书,尤其是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学校主要向教师提供足够的书源,引导教师读书的兴趣,搭建教师读书交流的平台,比如班主任论坛在进行时,向每个班主任发放班主任工作相关的书籍2至3本,要求学期末的时候上交,校长亲自检查,可以在书上圈点勾画,可以写上自己的感想,并且要在下次论坛交流心得体会,但是目前在对教师读书积极性的引领上还是比较欠缺,大多数教师还是埋头繁琐工作,没有形成良好的读书和写作习惯,需要进一步做好工作。
三、开展教研课,促进教师。
  课堂仍然是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实行分轮赛课,是学校一直要坚持的方法。人人讲公开课,组内讲优质课,全校讲观摩课,每期都要进行,而且每次讲课要求每讲必说,每听必评,人人参与,人人过关,最后推选出的选手在全校上观摩课,学校对这些选手大力表扬,并推选为镇级、级或者的优质课选手,营造出积极参与听讲评课活动,通过赛课,使一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发展的带头人使一些青年
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在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
反思是教师成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真正到恰当的反思点,坚持认真反思的教师比较少,更多的教师是在应付,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并不是仅仅检查教师有没有反思,而是重视教师反思的质量,要注重交给教师反思的方法和途径,减轻教师的一些负担,让教师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做一些有用的反思,如教学前反思,教学后反思,自我的反思还有集体的反思,真正地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发挥教学反思对自己成长的巨大作用,具体可以进行一些教学反思的培训,展示一些优秀反思,减少反思的数量提高反思的质量,最好能够公开在自己学校的网校上,让广大教师参与评议,每一学期评选出优秀的反思给予表彰,编辑成册,也许效果会更好。
总之,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手段有很多,需要我们因校制宜,合理运用,实用的适用的就是最好的。
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在全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学生组织行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联系目前学生的现状,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比较淡薄,必须通过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这种精神。
针对上面的形势,我们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身的业务素质,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个学校课改的成效如何,推进力度如何,往往取决于这个学校的领导者;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是合作学习的引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达到以上目,我们学校在各个学科组织了相应的课题研究,信息组以《中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为课题进行研究,积极进行农村高中信息课有效课堂教学的教育科研的探索。   
本课题是2012年4月开始进行,主持人周至中学李肇亮,成员组教师按老中青搭配,各个年龄段都具备,有高级教师、也有中级教师,老教师的的经验和年轻的教师的创新精神有效结合。我们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现就初步研究的小组讨论成果向大家交流。 
一、精心设计教学结构、方案,使学生产生“可学习、要讨论”的积极愿望 
应该说,有效的小组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就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没有一定的时间做保证,学生的研究探索将一事无成。如果教师设计的合作问题没有一定的难度,讨论就没有意义。  因而在备课时,需要我们教师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均要估测一下:哪个问题多数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个问题需要发挥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是否进行小组讨论。在上课时,需要我们教师重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在组织小组讨论时,先应给学生留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形成初步的看法。这样,学生在讨论时才有话讲,才可能出现各种观点的碰撞,激起创新火花,小组讨论才省时又高效。因此教师在对教材进行学生“可学习”加工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这就要求课堂能够贴近学生经验,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发学生好奇。小组将要讨论的问题、课题,应该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生通过讨论,有可能生成新的讨论、争议;正是在生成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表达和说服别人的愿望。 
二、巧妙调整小组讨论过程,使学生投入“讨论情境”   
怎样才能促使每位同学都投入到小组讨论中去呢? 
首先,要选择组织小组讨论的最佳时机。要给学生这样一种感觉或暗示:现在是“小组讨论时刻”!一般来讲,当出现了新的知识时,当遇到个人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当学生意见相左且有争论时,当学生产生实践的欲望时……这些时机,教师要有效利用。另外,小组讨论的时间要有控制,学生不可能整节课都保持积极愉悦的学习心境。在小组讨论活动的准备阶段,我们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基础和座位分布以及班内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等情况的基础上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也可按能力大小及类型分组),每组4至6人为宜。在分组时,组内着眼于学生互补,比如能言善辩的学生和沉默寡言的学生搭配、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搭配等。不同的学生之间互相影响、鼓舞,从而逐步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各组实力应该是接近的,这样各组之间才具有可比性——学生喜欢富有挑战性的课堂。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础上,教师要保持各小组成员的互换、流动。这样能够带给学生新奇感:学生不仅锻炼了与不同的同学交往的能力,而且可以扮演更多的角。小组成员要定期轮换角,使其掌握新的合作技巧,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才是真正有效的合作。小组讨论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但每位同学都要有各自的个体责任。就像足球比赛中的球员一样,小组中每一位同学都获得了一项独特的任务,并产生了相应的责任。小组之间,就像比赛中的各支球队,为了成功而努力。小组成员的讨论(合作学习)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和谐的配合。
而明确的分工使各组都有自己的课题和研究方向;各个组内又有分工,各司其职,有序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