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5《诗词五首》《饮酒(其五)》优质课教学实录 备课参考
老师诗歌一、导入
老师:有这样一个人,他种豆南山下,却草盛豆苗稀,他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却始终不戚戚于贫贱。他自己身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的环境中,却愿天下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齐):陶渊明。
老师:对,他就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元好问曾经这样评价过陶渊明的诗。我们一起把它连读三遍。
学生(齐):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教师板书课题)
二、读通品诗韵
老师:好,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近陶渊明,一起共赏这首《饮酒》。先自由地大声地把古诗
朗读一遍。两个要求,第一个,读对字音。第二,读出节奏。那么对于节奏,这是一首五言诗,五言诗一般的节奏是,二三,二三节奏怎么读。
老师:自由大声地朗读。
学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生自由朗读)
老师:好,来,同学们,咱们已经读完一遍了,咱自己评价一下,自己的朗读怎么样呀?
学生:非常好。
老师:非常好。两个要求,读对字音,达到了吗?
学生:达到了。
老师:那读出节奏呢?
学生:达到了。
老师: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好像还有那么一点欠缺。不过,没有关系,原来在古代,古诗还可以这样读,一二声平三四仄,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汉语中,一共有四声,一二声称之为平声,三四声称之为仄声。好,平声音长,我们碰到了平声的时候,要读的怎么样?长一些。仄声短,仄声的时候要读得相对短一些,韵字平仄皆回缓。碰到韵脚的时候,无论他是平声还是仄声都要读得缓一些。平声老师用横线,仄声老师用竖线去标志了,我们一起把这个口诀来读一下。一二声平开始。
学生(齐):一二声平三四仄,平声音长仄声短,韵字平仄皆回缓。
老师:其实,《饮酒》这首诗,并不是一首严格的五言律诗,自然也就不符合五言律诗严格的平仄规律,但是我们在这里只是借鉴这种朗读的方法,把它读出古诗的韵味就可以了。我们来试一下。“结庐”它是一个平声,老师用横线去标注。平声怎么样呢?长一些。“在”,相对来说短一些。好,就像这样和老师一起来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合读)
学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合读)
老师:好,再缓一些。再试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合读)
学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合读)
老师:最后一句再来试一下,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学生: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老师:再试一下,尤其是最后一句,一定要读缓是吧,就像这样。欲辨已忘言。试一下。
学生:欲辨已忘言。
老师:好,自己试一下,感觉。
学生:欲辨已忘言。(自己读)。
老师:好,哪位勇敢的同学,来给我们试一下。尝试一下这种方法,好,这位女同学大胆试一下。
学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老师:不好意思,老师稍微地打断你一下,我觉得,你可能有点误解我的意思了,我只是说平声和仄声是相对的短和长,就是说不要太刻意。自然和情感才是最重要的。知道吗,你还可以读得再缓一些。就像这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来,试一下。
学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老师:好不好?
学生:好。
老师:掌声在哪里?那么,受这位女同学的感染,老师也想把这首诗读一下。《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好,老师读完了,下面就请你借鉴老师刚才在朗读过程当中的得与失,咱们一起再把它试一下。坐好。放松,把心静下来,先来一个深呼吸。就好像置身田园一般。看着黑板缓一些,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