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中考备考复习指导
  一、语文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比较琐碎,一般包括字音、字形、成语、句子正误的判断、古诗文默写及文学常识等。这些知识点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积累,是一个“细水流长”的过程。同时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这些知识点都记录在本子上,方便在中考语文冲刺阶段进行复习。
  二、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般中考语文试卷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一般以教材为主,涉及课内外结合的比较阅读理解。同学们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将课本上的文言文课文的句式、通假字等知识点熟记。同学们平时可以多做一些阅读理解题,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三、作文
  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所占分值一般最大。同学们在平时的中考语文复习,要多加重视。一是多背中考范文,学习优秀初中作文范文的写作技巧;二是要多动手写,同时请老师进行修改,这样才能有所提高。
  九年级语文中考备考阅读理解复习策略
  首先要了解中考语文阅读理解常会考到的题型和知识点,做到“知彼”。一般来说现在的中考语文阅读理解会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两大部分。文言文阅读一般是对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在复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同学们需要以语文课本为基础,将课本中要求背诵的文章所涉及的知识点作为重点复习对象。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后,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阅读练习,将涉及的知识点进一步巩固。
  现代文阅读理解一般按照体裁可以分为散文、小说、议论文等。同学们首先需要掌握这几种题材相对应常考的题型及答题技巧,然后把近10年各地中考语文真题中的相关题目按考试的要求解答一遍,总结出自己的答题公式,这样在中考语文考试的过程中,可以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做到“知己”。
  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要保持每天至少要做一套阅读理解,保持答题的状态。
  九年级语文中考备考课文背诵六法
  背诵,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它有助于同学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为说话和
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但在平时的背诵活动中,很多同学拿起课文就忙于去朗读,急于成诵,结果往往收效甚微。其实,背诵也要注意讲究方法。只有根据课文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切实提高背诵效果,事半功倍。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线索法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如《醉翁亭记》第三段的线索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利用这条线索,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
  2.串连法
  ⑴层次串连法: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与段落,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记,最后依次把各部分串连起来。如背诵《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接着把春风图背熟;再背熟春雨图;最后背熟迎春图。然后再把这几幅图画串连起来,一气呵成。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内容层次:先历数艰难情
望天门山诗配画状;次说艰难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后作结。然后再把三个层次串连成诵。
  ⑵词语串连法:如背《回忆我的母亲》后面两段,我们可以出关联词语:母亲现在…
  我将……母亲是……只是……但是,正是……报答……尽忠……使……这是……一定……愿……。根据关联词语,串连成诵。
  3.支点法
  即把课文中或段落中的重点词、句作为记忆支点,利用这些支点检索贮存脑中的文字,毫无差错地背出有关的文段。如背《岳阳楼记》:先抓住警句,作为记忆支点,理清文脉,有助于快速记诵。本文的警句是“先天下”二句,有此抱负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背《陋室铭》:把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为全文支点,再从三个层次理解记诵:
  ⑴开头以类比方式点题——“陋室德馨”;
  ⑵隐居生活:A,环境:苔痕……草……;B,交往:谈笑……
  往来……;C,生活情趣:……调……阅……,无……无……;⑶类比作结:何陋之有?可见,
支点法与层次串连法结合,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4.欣赏法
  有些课文的段落荟萃了许多好词好句,我们常常为之陶醉。欣赏法则是在熟读课文后在字里行间寻觅优美词句,说出理由,感情朗读,相互交流,自赏共赏。如《爱莲说》、《春》、
  《听潮》等,分别圈画出有关好词佳句,通过听录音或看录像,及多次有声有的朗读,形成记忆。
  5.图画法
  就是背诵课文时,凭借图画使课文的语言文字头脑回忆出来,边回忆作者怎样写雪景,及由雪景引出的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有些诗词没有插图,我们都可以根据诗词内容与意境,自己动手画图配诗。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都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
  6.比较法
  即比较句式的特点进行记背诵。如背诵《白杨礼赞》第七段,抓住先抑后扬,先否定,再肯定,最后是四个排比反问句的句式特点。抑:没有…没有…也许…(否定句),如果……那么……(假设);扬:但是……更……它是……(先转折,又递进,然后肯定)。
  当你……难道……难道……难道……难道……(第一句是肯定反问,后三句是否定反问,四个反问构成一组排比句)。背《愚公移山》第三段则要比较对话双方的语气:智叟的话句句是嘲讽,愚公则先斥后驳。这样,从比较中折抓住了特点,背得快,记得牢,有效果。